「玩習」提高智商,輕鬆成爲別人家的孩子!

千萬別再讓你的孩子“學習”!0到6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是“玩習”!而非“學習”,大人經常以自己擁有寶貴經驗為資本,那孩子的經驗又從哪裡來?當然是從“玩”中來!此階段我們應該注重的是對孩子“學習力”的培養,而不是竊喜自己家小朋友掌握了別的小朋友暫時還不會的技能,技術這東西真的可以慢慢來,千萬不能成孩子啟蒙時期的主題,如果因為某些特定模式的訓練限制了孩子的無盡想象,豈不是捨本逐末?

舉一個自己的例子,我女兒4歲通過英語培訓機構教學主管的測試,批准跳級。5學鋼琴,3個月就可以彈四級的曲子,喜歡跳芭蕾舞和滑冰等等,愛好廣泛,但是這一切並非是靠學,都是“玩習”的結果。

舉兩個我和女兒日常“玩習”的例子“

一、詩、書、畫,不分家

“玩習”提高智商,輕鬆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亂蟬衰草小池塘

這是我女兒2歲多的作品,某天晚上我正在翻看齊白石畫集,翻到這一頁時我說:“這個好玩,我要畫一幅!”女兒跑過來看了看說:“媽媽我也要畫!”就在我準備下筆之前,她用了一分鐘的時間迅速畫好了這幅畫,還給它取名為“亂蟬衰草小池塘”!我驚訝於她對作品的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準確的把握住作品的動勢,還知道要進行分組表現,根根線條都充滿生命力,頗有一種“疾風知勁草”的味道。我未動筆已罷筆,磚尚未完全拋出卻引來了玉,這就是“玩習”的力量。以詩中一句“亂蟬衰草小池塘”為題,說明她對詩詞之美也有自己的理解。

二、鋼琴

女兒1歲左右,我找了一位鋼琴老師學琴,每週六孩子爸爸都會帶孩子陪我一起去,當時家裡沒有琴,我經常用女兒的玩具電子琴練習,好奇心使她經常學我的樣子坐在那裡亂彈,我彈她聽,這樣玩到了快要上中班年紀,一天她聽我彈完一首曲子後說太好聽了也想學,4歲10個月我覺得可以了,就買來小湯教材隨便教了她幾下,沒想到一會的功夫她就可以彈出前面好幾首曲子,之後我把她轉入一所鋼琴特色幼兒園,她算是正式接觸鋼琴了。

我是個很懶,又不著急的媽媽,很多人說我佛系,我喜歡什麼事情慢慢來就好,只是女兒進步飛速,鋼琴難不倒她,老師說違反教學順序給她一個四級的曲子試試,結果她也可以彈,倒是我,跟老師說,我不著急,讓她愛音樂喜歡彈琴就好,不要在小小年紀就用鋼琴壓垮她。

“玩”中學的好處多多,把有意義的事情變得有趣,我想沒有孩子會拒絕這種方式的“學”。還會不斷有文章更新,如果你家也有寶貝,請關注……請轉發……

“玩習”提高智商,輕鬆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