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塞上江南 共話桑梓之情

“2017年海外僑胞故鄉行—走進寧夏”活動成功舉辦由中國僑聯主辦、寧夏僑聯承辦的“2017年海外僑胞故鄉行——走進寧夏”活動9月11日至9月15日在寧夏成功舉辦。來自12個國家及香港地區的30名海內外僑胞同聚塞上江南共話桑梓之情。

9月11日至15日,嘉賓們赴第九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寧夏永寧縣閩寧鎮、寧夏博物館、銀川城市規劃館、靈武白芨灘林場、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僑資企業西夏王玉泉國際酒莊、銀川市市民大廳等地,分別考察了閩寧鎮原隆村生態移民及扶貧開發、白芨灘防沙治沙成果、葡萄種植及葡萄釀造等,瞭解銀川市城市規劃建設、西夏曆史和文化等,直觀的感受寧夏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及社會事業發展的豐碩成果。此外,嘉賓們還參加了由我會與寧夏發改委、商務廳聯合舉辦的座談會,深入瞭解了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我區投資環境和招商引資情況。

此次活動內容豐富、安排緊湊,使嘉賓們親身體會到了寧夏經濟發展改革的成果和城市的魅力,進一步增強了嘉賓們對家鄉的自豪感、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了他們回鄉創業、投資的熱情。

走進塞上江南 共話桑梓之情

活動首日,嘉賓們在第九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拍照留念。第九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以“花兒綻放新絲路”為主題在寧夏銀川市花博園舉辦,主會場銀川花博園佔地5791畝,有60多個風格各異的場館展區,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攜珍貴的花卉參展,更有觀光雲軌首次亮相。花博園內湖光山色美輪美奐、各色花卉爭奇鬥豔、浪漫花海沁人心脾、科技展館令嘉賓們流連忘返。初到家鄉就已經感受到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進塞上江南 共話桑梓之情

嘉賓們在永寧縣閩寧鎮的閩寧農業創客空間合影留念。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面積56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人口約4.4萬人,是一個移民開發區。幫助西海固地區貧困農民走出大山、脫貧致富、奔向小康。嘉賓參觀了閩寧鎮的觀光農業、蔬菜種植等,瞭解這裡農民脫貧致富的情況,對這裡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讚不絕口。

走進塞上江南 共話桑梓之情

嘉賓們對閩寧鎮的蚯蚓養殖興趣盎然。

走進塞上江南 共話桑梓之情

嘉賓們考察僑資企業西夏王玉泉國際酒莊,瞭解葡萄的種植、釀造、儲存及酒莊的管理。

走進塞上江南 共話桑梓之情

嘉賓們正在瞭解葡萄酒的基本情況。

走進塞上江南 共話桑梓之情

圖為寧夏林業研究所森淼現代林業科技園中的都市農業館。寧夏林業研究所森淼現代林業科技園,佔地4300畝,始建於1986年,歷經20多年精心培育,將一片半荒漠建設成集集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現代農業觀光、會議培訓、青少年植物科普、拓展訓練為一體的綜合型生態旅遊區。目前建有西北最大、最全的沙旱生植物資源圃,收集特色植物資源540種;已成為寧夏珍稀瀕危植物種質源保存基地和半荒漠地區植物引種選育的綠色寶庫。置身其中猶如走進沙旱生植物博物館,成為銀川市郊的天然“氧吧”。

走進塞上江南 共話桑梓之情

嘉賓們通過影像資料瞭解寧夏的枸杞種植、儲存、銷售及使用情況。

走進塞上江南 共話桑梓之情

嘉賓到銀川市閱海灣中央商務區參觀。銀川閱海灣中央商務區是寧夏和銀川市重大規劃項目,也是銀川市承載高端商務、聚覽總部經濟的重要載體。

走進塞上江南 共話桑梓之情

活動最後一天嘉賓們在寧夏特色物產館合影留念。寧夏特色物產館佔地面積3100平米,由寧夏物產文化展示中心、寧夏特色物產體驗中心、寧夏旅遊商品研發中心"三大中心"構成。物產文化展示中心以"兩山一河"為主線,集中展示了寧夏124種特色物產,通過視頻影像、裝幀藝術、造型藝術、文字解說、聲光電等現代藝術和科技手法,全面向嘉賓們展示寧夏的地、道、風、物等特色物產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