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考复习路上三大坑,你掉进去了吗?

2019国考即将拉开序幕,一说到国考,很多考生的第一反应是感觉难,尤其是很多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新手。面对“难”的局面,会第一时间进行准备;第一时间进行筹划;第一时间进行复习;这确实是明智之举。但是,也存在一些考生在准备的过程中没有发现自己早已掉入备考的“深坑”,进入了备考的误区。因此,下面小编给广大考生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误区,加以避免和防范。

2019国考复习路上三大坑,你掉进去了吗?

(一)理论与真题分离

在公考的复习之路上,我们往往会遇到没有将理论与真题充分融合的考生。一方面,有的只顾学习理论,单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缺乏真题的辅助,导致一做真题发现自己的正答率并不高;即使有一定的正答率,但是时间上无法保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更有的考生在自己复习的后期会更焦虑,没有通过做题的量变实现自身成绩的质变。甚至最后上考场的那一刻,对自己充满了各种的不自信,影响考场上的发挥。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考生,不了解相关理论,只是一味的买一些真题作答,再加上做题不能达到一定的数量,最后不能将知识点复习全面,也会影响自身最后的成绩。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理论,会让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做题缺乏总结

总会有一些考生疑惑:真题、模拟题一直都在做,但是为什么我的成绩并没有起色?其实我想,这个问题不难解答,我们虽然在不断做题,以为只要有量的积累就可以实现转变,其实并不然。如果只是一味的做题,但是不懂得总结,不懂得归类,不懂得重难点的区分,不懂得将自身的错误题目进行重点攻克,那么我们其实会进入一个错题重错的怪圈,形成错题重错的恶性循环,只能原地踏步,无法取得质的飞跃。总结很关键;总结很有必要;总结适合我们公考路上的每一位考生,只有总结反思我们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三)复习缺乏规划

在复习的道路上,我们的很多考生其实是缺乏整体的复习规划的。在复习过程中,有的将自己的主要时间只给行测,只有一少部分时间来攻克申论,导致申论分值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申论要想获得高分,做题质量、日常的积累、理解并概括材料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所以在行测与申论的复习上一定要将时间分配合理。还有的考生即使有整体框架的规划,但是没有具体的每一个阶段,没有具体到每一个星期,没有规划到每一天,加上自身自制力的不足,最终在公考的复习路上半途而废。所以我们学习一定要有良好的环境氛围来督促,在合理规划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小编提醒大家,在复习之路上,我们一定要时刻自省;时刻自检;时刻自觉;检验自身是否存在上面的误区,如果有,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加以改进,只有我们跳过复习的“坑”,我们才能真正在公考的路上收获我们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