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跑鱼和竿没啥关系,这几点就是鱼竿的问题

别说跑鱼和竿没啥关系,这几点就是鱼竿的问题

跑鱼是钓鱼过程中最让人郁闷的事情,跑鱼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大多数钓友把跑鱼的原因放在线组不合适、钩号不合适上,其实鱼竿不合适也是造成跑鱼的罪魁祸首之一。

别说跑鱼和竿没啥关系,这几点就是鱼竿的问题

为什么鱼竿不适合也是罪魁祸首呢,常见的跑鱼情形最刺激的一种是断竿跑鱼,如果断在二三节,很多时候商家会说这是应力点,在这个位置断节是很合理的事情,这话怎么说呢,对也不对;鱼竿的竿稍起二三节位置不仅是应力点,也是整根鱼竿相对来说竿壁最薄的地方,薄一是为了控制鱼竿的重量,二是较薄的管壁可以是增加弹性,如果过厚,调性过硬,鱼竿几乎没有弹性,遇见大鱼反而容易断节;这是对的地方,不对的地方在哪里呢?事实上因为超过钓重而断节的情况几乎很少,有一半是因为错误的姿势,比如背竿导致的断节,但是还有一半就纯属质量问题了,鱼竿竿节制作是通过将碳布裹在合金钢滚,粘黏后再进烤箱高温处理后接头处就会自动粘连,但是无论怎样还是会有接口,大多数做鱼竿的厂家会通过调整碳布接口的粘连位置来保证不会出现应力点敞开的问题,但是钢棍是有固定距离的,一旦出现多余的一条碳布,大的渔具厂会直接扔掉,而小渔具厂则会继续拼接粘连,所以遇见这样的竿节就没话说了,稍微重一点肯定断。

别说跑鱼和竿没啥关系,这几点就是鱼竿的问题

那么怎么挑选避开这样的有问题的竿节呢?选竿的时候,自己抓住大把,让另外一人抓住竿稍,不用把竿稍拉到和大把平行,只要有个大弯即可,然后轻微抖动,把大把做360度慢慢的调整,如果整体转动下来弯弧都比较流畅自然,说明没有遇见这样的竿节,但是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现有几个角度的弯弧不太自然,那必然是遇见这种拼接的竿节了。

别说跑鱼和竿没啥关系,这几点就是鱼竿的问题

其次,跑鱼还有一种极大的可能是鱼竿老了,这话不是开玩笑,不管是碳素竿还是以前的玻璃钢鱼竿,有经验丰富的老钓友会发现一种很有意思的情况,买来二八调的鱼竿,在使用过1~2年之后,累计钓重超过3000~4000斤以上后,鱼竿的调性会变软,二八调的鱼竿会变成三七调,如果累计钓重达到5000斤往上,调性甚至会达到四六调,但是传到新手那里,就变成鱼竿每隔3年就要换代了。而我们手里的鱼竿,二八调和三七调甚至四六调的竿子,上鱼的动作是不一样的,比如二八调的硬竿,稍有吃口迅速刺鱼提竿,动作是很流畅的,除非遇见超过钓重的鱼,否则提竿的速度是很快得,但是三七调和四六调的杆子则不一样,必须要确定刺鱼后,再通过溜、放、溜、放这个步骤,确保鱼钩百分百刺鱼,而且动作还不能太快,太快就容易近岸撞岸导致跑鱼。

别说跑鱼和竿没啥关系,这几点就是鱼竿的问题

为什么鱼竿会变‘软’呢,因为碳布也好,玻璃钢布也好,超过一定的累计拉力值后 会产生拉力值疲劳,请注意,是累计拉力值,一旦产生拉力值疲劳这种情况,其实不仅是调性变软,整个杆子的受力极限也会出现问题,这种情况只要有钓鱼的行为,就不会停止,只能减缓不能避免;

别说跑鱼和竿没啥关系,这几点就是鱼竿的问题

第三,鱼竿梢头生产工艺问题,因为鱼竿跑鱼的还有一种比较纠结的情况是竿稍头直接脱落,以前没有碳素和玻璃钢竿的时候鱼竿主要是竹竿,梢头主要就是在竹竿竿节处留一个结疤不让鱼线脱落,后来工艺有了进步,玻璃钢、碳素等材料出现后,改为在竿稍处留了一段尼龙绳做梢头一直到现在为止都是这样,但是在休闲钓和小体型鱼野钓时基本上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在水库或者大体型鱼垂钓时就经常性遇见问题了,最常见的是鱼直接拖着梢头绳就跑了,还有的梢头绳粘的比较结实,把梢头绳拖段,留一节在竿稍,另一截直接就跟鱼跑了。其实这是工艺问题,在加工竿稍的时候没有留下膨胀的缝隙,竿稍头没有遇见超过极限拉力值则以,一旦遇见大鱼,超过了极限拉力值之后光是梢头绳收到的拉力瞬间就会脱胶,目前而言,高档鱼竿在竿稍头增加环氧树脂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这个问题。

以上就是因为鱼竿的问题导致跑鱼的常见情况,不知道诸位钓友了解之后是不是该检查下咱们的鱼竿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