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賓川縣的小粒咖啡

在雲南省大理市賓川縣,有一個隱秘的小山村,整個村子被一片綠樹掩映,走近村子,你會發現這些綠樹幾乎全是咖啡樹。穿過層層包圍的咖啡林,才能走進村子,村裡每家每戶的房前屋後,種的都是咖啡樹。

雲南大理賓川縣的小粒咖啡

雲南大理賓川縣的小粒咖啡

源頭·法國傳教士

1904年, 法國天主教傳教士田德能接到教會大理教區的安排,他要帶著另一個法國教士魯鴻儒、一箇中國僕從鄧培根到大理管轄範圍內的賓川地區宣揚主的意志。田德能和魯鴻儒,都是他們取的中國名字。

他們隨身攜帶的物品中,除了《聖經》、隨身衣物、一些生產工具和藥品外,還有經過越南時選購的咖啡豆和咖啡苗——因為田德能酷愛喝咖啡。儘管自19世紀早期起,法國人已經在越南和老撾種上了咖啡,但在中國大理的傳教士因為交通不便,還是時常喝不上新鮮咖啡。

雙腿裹著泥土的田德能三人, 走了一百多公里,行至魚泡江邊的一個小山坳,看到一個依山而建的小山村。整個村子被綠樹掩映,村前是層層深淺不一的綠色梯田,遠望過去還可看見掛在天邊的雲霞。

神父決定在這個世外桃源留下來傳教,他在村外按著這裡房屋的樣子,建了一座青瓦白牆的教堂。教堂外種下了帶來的咖啡苗,他並不知道,這些咖啡幼苗的祖先,竟然可以追溯到1715年荷蘭咖啡商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那株咖啡苗。

帶著“貴族”血統的咖啡幼苗來到雲南後,仿若找到故鄉的感覺,馬上適應了紅土高原的海拔、土壤、氣溫、降水量,慢慢孕育成一片咖啡林。而田神父的傳教事業也漸入佳境。

已有百齡的咖啡樹

咖啡豆

當時,魚泡江地區東昇“順江王”張邑清飛揚跋扈,強佔土地和人口,民憤極大。彝族杞幹文等人請田德能幫助訴訟,作為報酬,官司打贏後田德能獲得了很多田產,天主教徒也很快發展到數百人。

在傳教之餘,田德能也在精心培育著這些咖啡樹。除了自己飲用咖啡,還供給大理的天主教堂。然而好景不長,4年後,賓川發生了教案,田神父被迫離開了朱苦拉。

但是朱苦拉的村民已經習慣了咖啡並學會了製作咖啡,在田神父離開之後,仍然保留著喝咖啡的日常。

朱苦拉村招待客人時煮的咖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