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用開放的視野建設陝西(西安)國際旅遊樞紐

戴斌:用開放的視野建設陝西(西安)國際旅遊樞紐

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正在接受採訪

7月19日下午,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陝西(西安)國際旅遊樞紐建設全球建言活動”現場接受媒體聯合採訪時表示,北京、上海、陝西聯手建立中國入境旅遊樞紐機制以及陝西啟動西安國際旅遊樞紐建設恰逢其時。

戴斌表示,在發展入境旅遊的同時,既要做好傳統旅遊資源文章,也要講好當代城市故事。加強陝京滬入境旅遊合作,建設陝西(西安)國際旅遊樞紐,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陝西因絲路文明的起源地受到世界的關注,要在共享客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新媒體,講好新時代陝西旅遊故事。不僅講兵馬俑,講大雁塔,也講抖音,這是歷史與時尚的結合。

西安既有歷史文化積澱,又是與時俱進的城市;既承載國家戰略,又是滿足人民幸福生活的城市;既可以舉辦開城門、迎國賓的盛會,又是可以讓市民和遊客共享、參與、能夠觸摸的城市。戴斌指出,基礎設施、商業環境、甚至是和旅遊業相關的導遊、酒店等涉旅行業都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形象,遊客體驗的不只是一個城市,更是一條線路。相信在入境旅遊市場上,只要把基礎設施建設好,把市場主體培育好,陝西旅遊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戴斌說,發展旅遊首先是可進入性,城市的互聯互通,飛機、高速公路等都必不可少,旅遊發展,交通先行,要做好城市的基礎設施。遊客到了西安,要住城市的酒店、主題客棧,要看鄉村的設施。陝西擁有的不只是兵馬俑,秦嶺這麼好的避暑之地,遊客要找可以泡溫泉、可以滑雪的地方,都可以開發出來。要把商業環境建好,充分利用好市場主體優勢。

戴斌提到,遊客來到陝西,不僅看法門寺,還想吃老孫家的羊肉泡,想廣泛的參與到城市的方方面面,看看城鄉居民的日常生活。陝西要圍繞遊客需求進行產業佈局,還要注意產品差異性,做到你有我有,但是我的更好。還要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延安是紅色資源,秦嶺是綠色資源,要精準定位國內市場,同時瞄準國際市場。

戴斌提出,西安要有自己的城市形象。比如巴黎的城市形象是時尚,紐約是前沿動感,那麼西安是什麼,一定要有自己做好旅遊的根基,打造一個有品質的城市形象。要發展旅遊,心要到位,基本的理念要到位。

“景觀之上是生活,品質旅遊不止是在美麗風景中,也在美好生活裡。”戴斌最後說,所有的城鄉生活,都可以為遊客做貢獻,比如秦腔、榆林的評書,本地人喜歡,外地人不一定看得懂,這些也不一定要去劇院觀賞,也可以放在茶館。遊客有需要是最重要的,比如華陰老腔,要研究內容和形式如何創新,要做到讓年輕人喜歡,這樣大眾更容易接受。我們的視野和眼界要放開一些,未來的陝西不僅在國內是一流的,在國際上也是一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