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感統訓練的理解都存在哪些誤區?

感統訓練的目的

感覺統合訓練注重的是幼兒感覺和動作的發展,目的就是幫助幼兒不斷與環境產生互動,幫助幼兒通過自己的觸覺、聽覺、視覺等等感覺,去認識物體的形狀、顏色、質地和聲音。幫助孩子去認識自身,去認識自己的感覺,去認識自身與環境的關係,以此發展孩子的動作能力、應變能力、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等。

家長對感統訓練的理解都存在哪些誤區?

兒童的成長是逐步漸進的,幼兒應該關注底層兩個階梯

感統訓練的好處

第一、感覺統合訓練有利於增強兒童的體質。

第二、感覺統合訓練可以發展兒童的智力。

第三、感覺統合訓練可使普通感統失調兒童融入正常的教育之中。

第四、感覺統合教育對兒童心理發展有積極影響,有助於培養兒童愉悅的心情,使兒童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建立自信心。

家長對感統訓練的理解都存在哪些誤區?

第五、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第六、感覺統合訓練可培養兒童勇敢頑強、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質。

第七、培養兒童競爭、團結、協作的社會意識,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

家長的誤區

誤區1:感統失調是一種病——有的父母以為感統失調是一種見不得人的病,其實它在所有孩子的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上有不同差別而已。就算成年人也會有感統失調,例如:暈車、怕高等等,這些都是感統失調的表現,而做感統訓練就是為了讓孩子更自信、學習能力更強等。

誤區2:長大了自然就會協調——有的父母認為,寶寶的身體不協調是年齡太小的原因,長大了自然就會正常,其實幼兒時期,正是學爬、學走的關鍵期,也是建立感覺統合能力最佳的時期,錯過了時機,寶寶的身體會有很多的潛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家長對感統訓練的理解都存在哪些誤區?

誤區3:遊戲也要有限制——有的父母會因為沙子、泥巴太髒而制止寶寶的遊戲,其實每一個遊戲都有其可貴之處,只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建議家長儘量不要阻礙寶寶的興趣延伸。

誤區4:學步車有利於早走路——有的父母為了讓寶寶快點學會走路,用學步車來進行“輔正”,其實這恰恰違背了成長的正常要求,寶寶的爬行期是不可逾越的,要儘可能讓寶寶爬行,這樣才有利於四肢肌肉的發育,才能為今後的成長里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誤區5:感統訓練是針對特殊兒童的特殊訓練——有的家長一提到感統課程這個詞,就感覺這是給特殊兒童上的課程,我的孩子不需要。其實,感覺統合過程是我們人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每個人的生活、學習都離不開感覺統合。

家長對感統訓練的理解都存在哪些誤區?

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的成長也發生了很多變化,例如兒童遊戲時間變少、活動空間受限、家長過度保護、老人帶孩子等等,

這些問題導致越來越多的兒童感統失調。所以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兒童都應該多進行感覺統合遊戲,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成長空間。

太優優能訓練課程是專為3-12歲中國幼兒研發,以提升兒童綜合能力為主要宗旨,圍繞這一核心目標,運用感覺統合訓練、視聽知覺訓練、表達能力訓練等多種訓練方法,來大幅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幫助孩子打造更堅實的基礎。

如果您想讓孩子嘗試專業的感統訓練,那就請點擊文末“瞭解更多”,趕緊領取免費體驗課吧~

太優全腦優能中心

合理的訓練方法 專業的導師團隊

6大科系18大課程 全面提升孩子能力

給孩子金色未來

點擊“瞭解更多”,免費領取太優競思體驗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