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看电视?家长这样做,娃越看越聪明!

幼儿可不可以看电视?这是很多家长和育儿学家所争论不休的话题。过去很多育儿文章都是告诫家长不能给孩子看太多的电视,而且对于幼儿的限制则是:3岁之前不要有任何屏幕时间。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注意屏幕内容的情况下,幼儿适当长度地拥有屏幕时间,并无明显危害,还会有一些益处,尤其是语言发展上的益处。

争论一:幼儿可不可以看电视?

随着电子产品的大范围普及,不让孩子看电视、平板电脑或者手机几乎成为不可能。所以,家长可以参考美国儿科学会2016年10月综合各种研究给出的建议:

0-18个月 不要接触电子屏幕,即使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电子屏幕上的内容不感兴趣,也不建议妈妈一边带孩子一边看电视或手机,因为宝宝可能会被屏幕所发出的光和声音所刺激,影响睡眠。而且,也不利于妈妈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和动态,造成亲子情感互动不畅。

孩子喜欢看电视?家长这样做,娃越看越聪明!

2-5岁的儿童 可以引入屏幕时间,但是每天不超过一小时。建议选择高质量、不含广告、节目中人物直接和孩子对话的节目。也可以让孩子通过手机里的社交工具和亲人进行视频通话。同时,建议父母陪同,并就节目内容和孩子互动。

孩子喜欢看电视?家长这样做,娃越看越聪明!

当然,除了要控制小孩看屏幕的时间,还要多注意儿童看屏幕的距离和姿势,保护好小孩的视力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争论二:有没有必要选择动画片的内容?

家长要去筛选动画片的内容吗?三观不正的动画片能不能给孩子看?有家长认为不用太担心动画片的内容,因为“孩子会有自己的思维,慢慢会去判断他所接受的信息是否正确”,并举了个例子:“我们上学时看了古惑仔,也没有成为混混。”

孩子喜欢看电视?家长这样做,娃越看越聪明!

这句话乍一看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其实是不太恰当的。之所以说这句话不恰当是因为一个常见的思维误区:常以个案代替整体。

电视节目的选择,咱不应该看个案,咱要看大数据。研究显示(见文末参考文献),让孩子长期暴露于暴力型或者性爱类型的媒体内容会让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以及冒险性行为(过早发生性行为、不一致避孕套使用、多个性伴侣等)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同理,多给小孩挑选有正向引导的动画片,对孩子有正面引导意义。

孩子喜欢看电视?家长这样做,娃越看越聪明!

当然,一个人孩子的长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所接触的电视节目,孩子本身的性格特征,父母的介入和引导,孩子周边的大环境等同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争论三:看动画片该不该把教育作为第一目的?

有的妈妈认为有些动画片的情节不现实,比如用小飞机送快递等,其实这个并没有问题,孩童时期最大的美好就是他们的想象力是自由无边际的,我们作为已经社会化了的大人倒真不应该用我们的“常识”来限制他们。

比如,如果孩子说苹果是方形的,西瓜瓤是绿色的,自行车跑得比飞机快,夜晚到来是因为太阳回家睡觉了……我们就一定要纠正么?让孩子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让孩子自由挥洒想象力,其实是难能可贵的。

孩子喜欢看电视?家长这样做,娃越看越聪明!

当然,我们要警惕一些危险行为的暗示,比如拿着雨伞就可以当降落伞从高楼跳下这种。

再回到看动画片应不应该把教育作为第一目的,这要看大家所认为的教育是什么了,只是文化知识,还是孩子的各种人生经历?

无论孩子看电视是学了新的词汇新的儿歌,还是看电视很欢乐跟着电视蹦蹦跳跳,又或者看某个故事很伤心哭了鼻子,其实都是家长可以接受的。孩子的大脑还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如果电视节目能让孩子看到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事物和场景,又不具威胁性,从本质上来说,都会给孩子带来收获,无论是智商的、情商的、还是情绪体验的。

如何让看电视更有益?

有家长曾经问起,不知道如何就电视节目内容和孩子互动,这里有一些小建议可以做参考:

1.和孩子一起看节目,看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聊一聊节目中的角色,比如,对角色外表的描述、感觉如何、询问孩子喜不喜欢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在故事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开心、伤心、生气、害怕?

2.当孩子问及与节目内容有关的问题时,或者是节目中出现新的词汇时,家长要耐心和孩子解释,从而帮助他理解。

孩子喜欢看电视?家长这样做,娃越看越聪明!

3.尽量将节目的内容和孩子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比如,屏幕上出现的物体家里也有;屏幕中的小朋友洗手,孩子也有做同样的事情等。电视节目结束之后,还可以通过游戏或者角色扮演,将所看到的东西内容演出来。

4.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如果对电视里的情节非常不能理解和接受,建议家长鼓励孩子自己查找资料或者自己思考,然后可以在尊重孩子想法和情绪的基础上,和孩子分享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

1.Nikkelen, S., Vossen,H., Piotrowski, J., & Valkenburg, P. (2016). Media Violence and Adolescents’ ADHD-Related Behaviors: The Role of Parental Mediation.Journal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60(4), 657-675.

2.Anderson, C. A., &Bushman, B. J. (2002). The effects of media violence on society.Science,295(5564), 2377-2379.

3.Wright, P. J. (2011).Mass media effects on youth sexual behavior assessing the claim for causality.Annals of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35(1),343-385.


♡妈咪说♡

你家娃喜欢看哪几部动画片?快来评论区互相取经~


孩子喜欢看电视?家长这样做,娃越看越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