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xuo940


小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电视剧里,那种戏说三国的电视剧。记得当时电视里的曹操恸哭,说着这句名言。


长大之后,小编才知道,电视剧都是骗人的。因为这句话是东晋人说的,彼时曹丞相已经去世快有一百年了。

那么,伯仁到底是谁?伯仁大名周顗(yǐ)。“伯仁”是他的字。东晋元帝时,他担任尚书一职。

周伯仁


至于伯仁的故事,还要从“王与马,共天下”说起。这个故事里的另一位主角——王导出自著名的琅琊王氏,王导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从兄。司马睿从东渡到登记,主要依靠的是王敦、王导兄弟的支持。王氏权倾天下,司马睿登基后,重用刘隗等人与王氏抗衡。

司马睿


王敦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借口自武昌举兵,史称王敦之乱。《晋书·列传三十九》记载,大司空王导带着一家老小跪在宫门口请罪,正巧碰见周伯仁准备进宫。王导赶紧叫伯仁,希望他看在自己全家上下百口人命的面子上帮助自己向皇上说情。谁知道伯仁跟没听见一样,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宫里走去了。


伯仁并非没有听见王导的恳求。一进宫,他就向皇上力言王导对皇室的忠心。皇上听从了伯仁的劝解。皇帝不杀王导了,伯仁开心啊,在宫里喝酒,直至喝醉才出门。出门时,王导还跪在门口。看到伯仁出来了,他再次恳求伯仁出言相救。伯仁却还是不理王导,四下望望,道:“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我今年要杀掉各种乱臣贼子,搞个比斗还大的金印系在手肘上!


跪在那里的王导心里听了什么滋味?“乱臣贼子”,句句诛心。两次求朋友帮忙,遭到冷眼不说,还被朋友用这种话明枪暗箭地嘲讽。心中的委屈与愤懑可想而知。可谁曾想。伯仁刚出宫,又赶紧向皇上上书,表明王导的忠心,“言甚切至”。他做的这一切王导却并不知道,对伯仁的怨恨也越来越深。


过了几个月,王敦得志,占领了建康。而伯仁作为曾经司马氏的旧部,自然岌岌可危。

王敦之乱


一次,王敦问起王导:” “周顗(伯仁)、戴若思这样的世族大家,应当登位列三公,不为过吧?”王导不说话。王敦又问:“当不了三司,仆射总能当吧?”王导继续不说话。“那就杀了。”王敦说。王导最终也没有说话。


伯仁死后,王导有一次整理宫廷档案,看见了伯仁上书出言相救的那一份,只见上面的话字字殷切,“殷勤款至”。王导拿着表,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哭道:“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然而悔之晚矣。阴差阳错,幽冥之间,王导因友出言获救,又因不肯为友出言眼见其亡。


其实,伯仁还真有必要“冷酷”。在众目睽睽之下,若伯仁当面答应王导的请求,只怕救友不成,还会被当成同党,一起剿灭。王导愤怨心切,没能想到这一层,悲剧发生却为时晚矣,空留后人一同扼腕叹息。


参考文献:

[1]《晋书》,商务印书馆,1933年。


历史研习社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句话许多人都听说过,他的意思也很简单,虽然为没有亲手杀了“伯仁”,但“伯仁”的死却与我有关。他表达的是一种因误会不作为而导致朋友被杀去世的愧悔心情。其中的“我”是东晋时期的名相王导;其中的“伯仁”是当时的名士,也是名臣周顗。

这个故事本身很简单,但把故事的内容全部弄明白,却不太容易。下面我们先看看《晋书》对此事的记载:

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顗喜饮酒,致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导不知救己,而甚衔之。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这个简单的故事之所以不好理解,是与对王敦起兵的评价有关。如果是在宋之后,臣子起兵对抗朝廷,就是造反。造反有两个结果,一是失败满门抄斩。二是成功,建立新的王朝,称王称帝。可是王敦的这次起兵之后,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也就是说,他达到了自己巩固自己权势的目的,但没有建立新王朝的基础和能力。

东晋的建立,本身就是靠世家大族支持的。世家大族与皇家本身也是有着千丝万绦的联系的。乱世之中,能者为王,魏晋时期,曹魏代汉是如此,司马代魏也是如此。在这样的乱世环境之下,儒家君君臣臣的社会伦理秩序和道德被打破,整个社会处在一种道德失范的状态。

之所以道德会失范,原因很简单。汉之后,以儒家思想为原则建立起的伦理规范,成为社会的正统。可是,王朝更迭事实,都是权臣篡位。为了证明自己的合理性,他们便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增加了道德的虚伪性。引起了士大夫阶层的不满。从而形成了上层意识形态的斗争。正统的知识分子,由于不满现实,又无力改变,于是,便以“薄周孔,非礼仪”相标榜,不谈儒学。而谈老庄,由此形成了一门新的学问“魏晋玄学”。由于这种学问,形成一种新的处世态度与行为风格,被称之为魏晋风度。这个问题,问的是王导与周顗的故事,他们都属于魏晋风士,如果不了解魏晋风度,大概很难理解他们的故事。关于这方面,鲁迅先生有篇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说的就是那个时代士大的思想以及精神状态。

八王之乱后,西晋灭亡。东晋王朝的建立,就是在江南世族的帮助之下建立的。其中势力最大的应属王家。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王敦是王氏的重要人物,同时,还不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自收贡赋。王敦在外为将,王导在内这相,这样的家族势力,对东晋政权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平衡国家权力,不使大权旁落。做为皇帝的司马睿重用刘隗、刁协等人,与王氏相抗衡。并以讨伐外敌为名外放刘隗等人,以防王敦。这样做的原因,王敦当然是心知肚明,因此,在公元322年以诛杀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健康。在实力为王的情况下,司马睿只能承认现实,舍车保帅,封王敦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这就是故事的背景。

这次起兵王敦收拾了反对自己的人,然后还屯武昌,自领扬州牧。两年之后,王敦又起兵,不久病逝,叛乱被朝廷平定。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王敦第一次起兵的时候。当时刘隗建议把王氏一族全部杀掉。这样的建议在当时来说,是有合理性的。王敦造么,朝廷杀他全族的理由是成立的。如果司马睿当时那样做了,就没有后来中国历史上的“二王”书法了。

王导是在朝王氏一族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带领王氏一族,跪在宫门之外向皇帝谢罪。此时的周顗,是朝中大臣,于是,王导看到周顗上朝,便烦请他为王氏求请。

这时,周顗的做法,体现出了魏晋风度的一些方面。他进宫的时候,非常诚肯的为王家求了情。而且下朝回家之后,又认真写了求情的奏章。可是这一切,王导都不知道。周顗上朝之时,王导喊他,他没有答应,下朝之时,王导一家还跪在宫门外。这时,王导又喊周顗,周顗不但没理他,还因喝醉酒和同行的人说了一些过头的话“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大意是,今年杀了那些反贼,弄个大点的官当。因此,王导对他产生了怨恨。

当王敦回来收拾反对派的时候,特意提起了周顗和另一个人。因为此二人有很高的威望。此时王导对周顗未置可否。最后,周顗被王敦所杀。

当此事过后,王导继续当他的宰相,在翻阅中书省文件的时候,看到了周顗为王氏说情的奏章。这时,王导才恍然大误,明白自己误会了周顗,于是,就有了这句名言“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看到这个故事,在觉得喝酒误事的同时会认为周顗的做法,似乎有些矫情。但真正了解一下所谓的魏晋风度,就会发现魏晋时期,类似的行为层出不穷。比如阮籍居然能够喝酒喝的大醉四十多天,王徽之雪夜访戴,走了一夜,到了门口却不进去,直接又回来了等等,不一而足。

魏晋士人的佯狂,其实是掩饰着内心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周顗对王家的态度,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王敦造反,是反臣贼子,是应该反对的。王导为相对朝廷是有功的,不能混为一谈。此其一。

第二,周顗本着自己内心的原则处事。他认为王家不应该被杀,自然会去求情。他不想因此让王家承自己的情,这是他不理王导的原因。如果他认为王家应该被杀,那王导求他也没用。如果他认为王家不应被杀,王导不求他,他也会救。不必因此换取个人的利益。这种处事的原则,正是儒家所谓的君子之风。

从两个方面可以证明我的观点。周顗被抓之后,大骂王敦造反,荼毒生灵,并没有以救王家人之事以求自保,说明他的行事,只是基于内心的原则,而不是想做利益的交换。

其次,周顗被杀之后,抄其家时发现“家无余财”,也可以证明,他品格的高尚。


七月流火140400643


这个典故出自王导与周顗的故事,我把其事的背景及经过简单说一下。

公元322年,东晋大将军王敦叛乱,以清君侧为名,上书弹劾晋元帝的心腹重臣刘隗与刁博,罗列的罪状,在武昌起兵东下,向首都建康挺进。晋元帝司马睿不由得大怒,下诏亲率六军,讨伐叛军。

刘隗与刁协晋见皇帝司马睿,要求把京城内王氏家族之人员全部诛杀。这场战争,关系到东晋朝廷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王氏家族的命运。此时王敦的哥哥、时任光禄勋的王含,已经从京城逃出,搭上小船投奔弟弟去了。其他王氏家族在朝为官者,还有司空王导、中领军王邃、左卫将军王廙(yì)、侍中王侃、王彬等。王敦的叛变,令他们命悬一线,离鬼门关只有一步之遥。

刘隗、刁协的看法很简单,这些王氏家族的人有权有势,若与王敦里应外合,那对朝廷是灭顶之灾,杀光他们才是最稳妥的办法。不过,王导追随司马睿这么久,是他的心腹与智囊,没有王导的奇谋与决策,哪有司马睿的皇位呢?杀光京城王氏,司马睿毕竟于心不忍。在这关键时刻,仆射周顗的态度对拯救王氏家族命运起来重要作用,他竭力向皇帝保证王导的忠诚可靠,说到恳切处,声泪俱下。

司马睿终于否决刘隗、刁协的建议,宣王导进殿。王导进宫见到皇帝后,叩头便说:“叛臣贼子,哪一个朝代没有,不想竟出自我宗族。”皇帝见王导叩头,便赤着脚上前拉起他的手说:“我正要把朝中政务交给您,您这是说什么话!”皇帝为什么赤着脚呢?那时还是跪着坐,坐时脱鞋的,司马睿为了表示诚心,不等穿上鞋子,就一个箭步上前,所以就光着脚。

叛军兵锋已经进逼至首都建康外围的石头城,守将周札开城投降。皇帝司马睿大惊失色,诏令刁协、戴渊、刘隗等人率军反扑石头城,同时王导、周顗等人兵分三路进击王敦,然而全部被叛军击败。


在这场君臣大战中,皇帝成了失败者。王敦把朝廷控制在自己的掌心,开始清算政敌。刁协被杀、刘隗出逃,朝中名望最高且效忠皇帝者,当属周顗与戴渊,王敦颇忌两人之名,遂起杀心。在杀两人之前,王敦曾向王导询问意见,王导虽然站在皇帝一边,但与王敦是亲戚,还是说得上话的。当时王导为明哲保身,一言不发,没有替周顗等人求情。

周顗被杀后,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档案时,发现周顗所上的奏书,才知道京城王氏家族能得以保全,周顗是出了很大气力。睹物思情,王导手里捧着这些奏章,眼泪哗的落下,说道:“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后来经常被引用,其中的“伯仁”就是周顗的字。若是王导早知道周顗曾经全力营救王氏家族,凭此一点就可以救周顗一命,因此他后悔了,虽然不是他杀了周顗,但沉默使他成为杀人者的帮凶。


君山话史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和典故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东晋时期。这个典故挺有意思:一个爱“装”的自视甚高的“风流名士”遇到了一个“心眼小”又虚伪的门阀,爱“装”的风流名士帮了“小心眼”的虚伪门阀,而虚伪门阀却杀了风流名士。

杀完了人,虚伪门阀挤出来几滴鳄鱼的眼泪: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那个意思就是,我没想杀过伯仁,可他也“太能装”,即管如此,我也有责任啊!

呵呵!好奇怪的逻辑……

我们来看看这个事儿的来龙去脉:

先隆重推出本故事的“小心眼”虚伪主角,东晋最大的门阀王导。

王导,是东晋时期最大的门阀家族“琅琊王氏”的代表。琅琊王氏在西晋灭亡,司马家南渡成立东晋政权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王导的地位也是如日中天,司马睿登基的时候,甚至要主动邀请王导和他坐在一起接受朝贺,一时间“王与马,共天下”流传甚广。

王导和他的弟弟王敦,一个文,一个武。权侵朝野,垄断朝政。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琅琊王家和陈郡谢家,几乎就是东晋门阀的真实写照。

司马睿对这个局面非常恐惧,于是他在登基之后,就着手扶持自己的势力,削弱王导的影响。他启用并扶持刘隗等人想以此来冲击和削弱王导兄弟的影响。

这个举动惹怒了王导兄弟,王敦首先就不干了,他以“清君侧”,为王导讨说法的名义举兵。

但是,也可能是没想明白,举兵意味着造反,王导可还在京城呢!王敦一起兵,王导可就危险了,吓的他赶忙到皇宫门前下跪请罪,并表明自己和自己的兄弟绝对没有要造反的意思。

伯仁出场了。

这位伯仁兄进宫找皇帝汇报工作,正好赶上王导正跪在那儿请罪呢,王导看见伯仁兄,赶紧招呼:伯仁兄,看在我王氏一族的份上,替我在皇帝面前求求情,救救我们全家老小吧!

可是这个伯仁兄似乎耳朵聋了,什么也没听见似的,头也不回,径直进了皇宫,估计王导是又生气,又着急又害怕。

两晋时期有好多奇怪的人和奇怪的事,周顗(找这个字累坏了),也就是这位伯仁兄就是一个奇怪的人。

这个周顗,字伯仁。是东晋人士,官至右仆射(尚书)。

尽管他进宫的时候没有理会王导,但是见到司马睿,伯仁兄还是“声情并茂”的为王导解释和求情,核心只有一个:王导兄弟不会反,不要不要杀他,杀了他,王敦就真的反了。

司马睿觉得有道理!就放弃了要杀掉王导的念头。

伯仁兄认为大功告成,赶上饭点儿就和司马睿喝起小酒,推杯换盏搞得挺热乎,席间说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

这位伯仁兄在司马睿的心目中,地位还是挺高的。

酒喝的很到位的伯仁兄出宫,看见王导还在那儿跪着呢!

王导看见伯仁兄终于出来了,看样子喝的不少啊!我的事呢?这老兄是说了没有啊?我这都快满门抄斩了,您还喝的挺高兴!他赶忙拦住伯仁兄请他务必帮忙,救救他的一家老小。

这位伯仁兄兴许是高兴兴许也是喝多了,王导的事,办成了,趁机和这个平日里“权侵朝野”的门阀大佬开个玩笑:我告诉你,年内,我要杀尽乱臣贼子,铸一个大大的金银,就绑在我的手脖子上 !

魏晋的所谓风流名士,不喝酒的时候还算基本正常,只要一喝酒,就狂放不羁。

东晋时期更是如此,当时的所谓“竹林七贤”各个是酒鬼。

酒鬼刘伶,天天喝,时时喝,牛车上除了酒就是下酒的肉干,还有把铁锹——喝死了就地埋。

一日喝高了,估计也是五石散服嗨了,赤条条的在大街上乱晃,有朋友劝他:别不穿衣服啊!多丢人啊!

这伙计瞪着眼睛:谁说我没穿衣服?天是我的衣服,地是我的裤子!……噫?你这个家伙,跑到我裤裆里干什么来了?……

这就是“魏晋名士”。知道这个背景,就理解伯仁兄喝高了说的这些话了。

可惜的是,王导没那个心思看喝高了的“风流名士”表演。

他认真了。

几个意思?让你去求情,感情你是和皇帝商量怎么收拾我们啊!不帮就算了,不带落井下石的!

其实,伯仁兄还是把王导的事放在心上的,他回到家,酒一醒,就立刻给皇帝司马睿写了一封信(那个时候还不叫奏折),清晰理智的分析了王导兄弟不会造反的原因,并再次请求司马睿不要对王导下手,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但是这一切,王导全没看见。

他只知道,这个周顗是在是不给面子,不但不给面子,还落井下石。

所以,后来在王敦举兵搞成了事情,又重新掌控了朝政的时候,王敦问王导:像周顗这样有威望的人是不是应该位列“三司”?

王导没吭声。

王敦又问:做不了“三司”,还是做个“仆射”总行吧?

王导还是没吭声。

王敦急了:那就杀掉算了!

王导还是没吭声!

这位伯仁兄就被干掉了。

后来,王导在皇宫看到了伯仁兄给皇帝的信,才恍然大悟并说出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自责的话。

为时已晚。

王导就是一个小心眼的伪君子。

周顗玩了一把高冷,办事也很高冷,结果把自己“办死了”。他没玩对地方和对象。

求情遇上高冷,是高冷的不应该,但是面冷但是心是热的。

王导疑心生暗鬼,是最伪善的报复。面是善的,心是冷的,甚至是相当阴暗的。

所以,与人交往,一定要看看对方的心地是否和你在一个层面上,你有多干净,就只能和像你一样干净的人开玩笑,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步武堂


应该说的是周顗(yǐ)和王导的恩怨故事。

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理解成一句话:“别人在背后拼命的帮你,你却在背后恨不得他早点死”。

他们是同朝为官。

我先说下这句话的表述的大致意思: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故事梗概大致这样:王导所在的王氏家族不得势的时候,其中有王敦举兵,刘隗劝元帝将王氏一族满门抄斩,司空王导入朝请罪,恰好遇见正要进宫的周顗,王导叫住周顗说:“伯仁,我们家这几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周顗连看都没看他一下,径自去了。周顗入宫后向元帝进言,备言王导之忠君爱国,决不可错杀忠良。元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大家注意这里周顗极力保王导,王导一点点都不知情,因为周顗表面若无其事)

后来,王氏一族重又得志。王敦问王导:“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应当位列三司,这是肯定的了。”王导没吱声。王敦又说:“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个仆射吧?”王导依旧不答。王敦说:“如果不能用他们,就只能杀了他们了。”王导还是不说话。

(大家注意这里,王导因疑心当初,所以对周顗三缄其口,间接导致周顗被害)。

周顗被害后,过了很久。

王导浏览以前的宫中奏折,看到了周顗营救自己的折子,其中言辞恳切,殷勤备至。王导拿着这封奏折,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回来之后他对他的儿子们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故事结束,回到现实中来。

我认为,我们现代国人,很难达到那样的素质了。大部分国人心怀好意,却冷酷无情。

我们的社会宁愿发展慢一点,也要让人民过的好一点。(社会发展慢,和人民过的好,两者无任何牵连)。社会发展慢一些,人民财富才能不断积累起来,人民精神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我们才有时间停下来,思索自己的内在世界。

现代的我们,听到这样的真人真事,都像听童话故事一样,成年人对此也大多嗤之以鼻了。

无论我们听过多少醍醐灌顶的故事,无论我们听过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都不足以改变我们对社会的理解了。这可能就是悲哀了。

希望,国人慢慢好起来,重新让国家实现内在的强大(素质成为世界第一)。



姬姬虫虫


春秋时期,重耳当上国君,请恩人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应,重耳找到他藏匿地点,放火逼他出来,不从,结果找到时介子推抱着大树被烧死。重耳本意想请他做官,结果烧死了,于是感慨到“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