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舍山居联合创始人刘珊:民宿行业尚处于“婴儿期”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旅游住宿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标住宿业态被许多消费者热捧,也吸引了一批有情怀的人“投身”民宿行业。

时钟回拨到2015年,刘珊去欧洲游玩,由于安排同行伙伴的住宿问题,刘珊考察了风格迥异的民宿。于此同时,刘珊也被当地民宿所吸引。她在想象,如果自己也有这样的一个院子为游客提供服务,那这种生活体验感是酒店所不能比拟的。

一种情怀开始在她心里“发酵”。于是,回国后刘珊便与合伙人踏上了为民宿选址的征程,机缘巧合之下,刘珊在十三陵看到了各方面自己非常满意的院子。刘珊称,那是一种“一眼定情缘”的感觉。

刘珊表示,“民宿行业尚处于‘婴儿期’。现在的民宿,无论是建筑风格、经营业态还是营销模式、服务管理,都处在模仿和探索的阶段。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民宿主人,民宿主人的生活方式与人生阅历是民宿的一大卖点”。

一舍山居联合创始人刘珊:民宿行业尚处于“婴儿期”

安家融媒专访一舍山居联合创始人刘珊

安家融媒:一舍山居成立的初衷是什么?目前的运营情况,以及2018年会有哪些新规划?

刘珊:初衷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更好的住宿体验感,大家出去游玩回来,可以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这种共同生活的旅行体验与入住酒店回到各自房间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

2016年10月1日,一舍山居开始正式营业,目前运营情况良好,项目的入住率为50%—60%之间,处于行业较高水平。2018年,我们会在同一个村子推出第二个项目,也会在项目附近寻求合作伙伴。

一舍山居联合创始人刘珊:民宿行业尚处于“婴儿期”

安家融媒:与其他民宿产品相比,一舍山居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刘珊:一舍山居的优势是:动静结合及设计风格。一舍山居的厨房和休息室是完全隔离开的,中间的巷子禁止车辆进入,当客人走进一舍山居时,会有一种融入山林的静谧感。设计层面,一舍山居获得了桐庐民宿奖,同时一舍山居入围了美国Architizer A+Awards 2017最受欢迎酒店。我们的客户很多都是冲着一舍山居的“颜值”而来。建筑本身非常简单干净,但是空间与人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却是千变万化的。

安家融媒:民宿连锁化已成行业发展趋势,面对一众连锁民宿品牌,民宿能大而美吗,个性化和标准化能兼而得之吗?

刘珊:民宿的规模不会太大,院子需要控制在12个以内。而谈标准化还为之尚早,北京的民宿市场还处于“婴儿期”,它需要时间去自由成长,这样才能知道这个“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五星级酒店有标准化,连锁快捷酒店有标准化,如果民宿再有标准化,那它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客户之所以被民宿吸引,一定是区别于酒店,所以民宿个性化是必须的。但民宿的卫生、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这些需要标准化。

一舍山居联合创始人刘珊:民宿行业尚处于“婴儿期”

安家融媒:面对强势的集团性民宿品牌,一些没有靠山的单体民宿如何生存?民宿与资本如何融合?

刘珊:民宿主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情怀,项目要有文化底蕴,民宿的文化底蕴必须要“耐得住”欣赏,每2年—3年为周期,对民宿进行翻新。

目前,很多政策倾向农村的闲置房屋,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民宿的走向是新农村的打造,它会盘活农村产业。北京有很多闲置的房屋,这些闲置的房屋对农民来讲是不值钱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讲是宝贝。有了闲置房屋再嫁接上政府资源,资本其实并不难寻找。我们可以采用众筹的方式进行融资,把多个小股东的钱聚集起来形成资金池进行项目投资,然后每年计提收益给他们,大家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

安家融媒:有人说目前民宿行业泡沫即将破灭,有人说民宿的风口还没到来,您怎么看待这两个论调,行业是否到了洗牌期?您如何看待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刘珊:我个人认为,民宿的风口期远远未到。因为,现在的民宿,无论是建筑风格、经营业态还是营销模式、服务管理,都处在模仿和探索的阶段。民宿的前景非常广阔,这个赛道很宽,完全没有竞争的状态。就像很多的主题餐厅在不断的流行起来,但市场并没有饱和。

安家融媒:互联网民宿短租平台成立自有品牌将对连锁民宿“原住民”带来怎样的冲击?未来民宿竞争的核心是什么?流量、运营、资本、品牌和产品,现阶段哪个更重要?

刘珊:民宿之所以成为民宿,那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民宿主人,民宿主人的生活方式与人生阅历是民宿的一大卖点,而民宿主人的情怀和影响力决定着他可以把民宿推到多高的位置。因为,游人青睐住民宿,其实就是住在民宿主人们那深深浅浅的情怀里。现阶段,对民宿最重要的是流量,有了庞大的客群,才能挖掘更多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