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底部一般都是单槽,设计双槽意义何在?在于增加枪机的通用性


子弹底部一般都是单槽,设计双槽意义何在?在于增加枪机的通用性

西方的轻武器设计与东方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苏联每一种制式步枪都有其配套的机枪与短突击步枪,达到零件通用的枪族化,减少生产线种类,在战场便于维修。而西方走的是模块化道路,例如AUG,SCAR都是可以通过更换枪管枪机以发射不同种类弹药的。但是你是否听过通过改造,AK47可以打12.7mm子弹?通过观察这些子弹,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的子弹是单槽,12.7mm贝奥武夫弹设计成双槽。这么做的目的是让AK47仅更换枪管便可以发射12.7mm子弹。

子弹底部一般都是单槽,设计双槽意义何在?在于增加枪机的通用性

通过对枪械内构的观察,我们可以总结枪械的自动原理。当一枚子弹发射之后,通过各种后座方式使枪机复位,在枪机复位的同时抽壳钩也同样将蛋壳抽回,并且在抛壳挺作用下将弹壳抛出枪膛。光滑的子弹之所以能被抽壳钩抽回,靠的就是在子弹外壁底部的一圈凹槽,这一圈凹槽被称为抛壳槽。枪机的设计往往需要兼顾弹药的尺寸,通常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子弹底部一般都是单槽,设计双槽意义何在?在于增加枪机的通用性

这种双抛壳槽的枪弹往往运用于在非完整模块化的枪械之中,例如只更换了枪管,枪机未有变动。如果直接用常规的单槽弹药无疑会无法将弹壳抽回,会引发故障。因此弹药专门为这类枪机多增设了一条抛壳槽,以便于在这种枪机上实现对弹药的抛壳。但是另一方面弹药又需要兼容原本的枪支,因而母版的抛壳槽予以保留。为了对枪机的适应性增强,因此子弹设置了双抛壳槽以兼容不同的枪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