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方法論沒那麼重要!用戶通過歌曲後的評論實現共鳴

網易雲音樂:方法論沒那麼重要!用戶通過歌曲後的評論實現共鳴

對於一個產品經理來講,最重要的不是抽象地去學習別人的方法論,而是通過自己的深度思考和用戶洞察,不斷總結和迭代自己的方法論,不斷地形成閉環。

產品經理的思維地圖,如何思考切入點

網易雲音樂剛上線時,國內的音樂市場幾乎已被一些巨頭瓜分殆盡,它們大多都已經成立了5~10年,擁有過億的用戶。

網易決定進入這個行業時,我面臨著很多產品經理都要面臨的問題:如何在一片紅海中尋找一個獨特的切入點。

而云音樂之所以能夠成功切入市場、後來居上,我認為主要靠這4個字:思考本質。

網易雲音樂:方法論沒那麼重要!用戶通過歌曲後的評論實現共鳴

一、用思維地圖尋找切入點

我的整個思考過程其實有一個地圖或者叫方法論。這個方法論是從我開始做產品經理以來,一直在不斷訓練和迭代的方法。不管我做什麼產品,或是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基本上都是這三個套路:

第一,思考這個問題的本質;

第二,分析周圍的競爭對手;

第三,思考所在行業和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

1. 對音樂產品本質的思考。

用戶對音樂產品的本質需求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讓他聽到自己喜歡的。

這又包含三個層面:

第一,要有一個足夠大量的曲庫。

第二,光有曲庫不行,還要有“發現”功能,這才能讓這幾千萬首歌發揮它的價值,否則就只是買了一堆數據庫而已。

第三,要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用戶就如同嗷嗷待哺的嬰兒,對好聽的音樂渴求至極,但這個本質需求在中國從來沒有被滿足過。

網易雲音樂:方法論沒那麼重要!用戶通過歌曲後的評論實現共鳴

2. 對行業競爭的思考。

在網易雲音樂之前,音樂軟件巨頭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曲庫型產品。所謂曲庫型產品,就是大部分用戶只能通過搜索找到自己想聽的歌曲。

這些巨頭沒有去把“發現音樂”作為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去做,更多是一種聽歌的工具。音樂並不是在這個地方開始流行的,而是在其他地方流行起來用戶知道了,才來這個地方去聽。

除了這些巨頭之外,還有一些小眾產品。它們有發現音樂的功能,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些產品都太複雜了,功能太多,重心不是很明確。

更重要的一點是,它們缺乏與大眾的連接。雖然佔據了一個小眾市場,但是總體體量太小了,音樂是全人類共同的需求,如果所佔的體量太小,就沒有辦法去創造更大的能量和影響。

3. 對行業未來的思考。

在思考完市場的競爭以後,我們會去思考行業未來發展的問題。

在以前,音樂傳播的主要方式是打榜和媒體介紹。藝人出一首新歌后,會交給經紀公司去發行,經紀公司把它推到各個電臺、各個排行榜去打榜,讓聽眾知道。

現在這種方式被用戶分享傳播的方式所取代。

用戶的影響力要比CD時代大很多。以前不管是電臺還是排行榜、唱片公司,沒有一家能夠覆蓋數億的互聯網用戶。

而現在不一樣了,網易雲音樂可以覆蓋數億的用戶,這就意味著如果你在這個平臺上能夠做出非常優秀的作品,你的影響力將是以前的好多倍。

音樂的傳播和互動方式的改變,也會改變整個音樂行業的利潤分配,進而引起整個行業的變革。

總結起來,需求的本質就是讓用戶聽到他喜歡聽的歌。行業競爭狀況是競爭對手長於曲庫,但是卻發現不了好音樂;行業的未來是音樂的傳播和利潤的分配方式都將會變化。

這三個點交集在一起,我們就會發現其實都指向了一個問題:如何讓用戶發現自己喜歡的歌?

網易雲音樂:方法論沒那麼重要!用戶通過歌曲後的評論實現共鳴

二、用目標拆解法切入市場

既然我們的關鍵目標是讓用戶聽到他喜歡的歌,怎麼做到這一點?

這就要採取關鍵目標拆解的方法:

第一,要拓展信息面。以前用戶可能只知道臺灣、香港、內地的明星,但是對於很多世界上好聽的音樂並不知道,所以我們要能夠拓展信息面,讓用戶接觸到這些信息。

第二,要匹配用戶的興趣。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幾百萬的曲庫中,真正被用戶聽的只有區區10萬首,從資源的角度來講完全是浪費,所以一定要通過算法推薦去匹配用戶的興趣。

第三,要用傳播做放大器,把人和人之間互相分享的網狀結構給建立起來。

通過拆解,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要創造一個把音樂和用戶真正連接起來的產品,讓用戶聽到更多他喜歡聽的歌,而不是讓曲庫靜靜地躺在那裡,讓用戶只聽他以前知道的歌。

圍繞著這個目標,我們定義了網易雲音樂的產品功能:UGC、個性化和社交。UGC代表了我們要去做歌單,個性化代表了要去做推薦算法,社交代表了我們做評論、關注關係。

核心功能的泛場景化,規模化增長的核心

實現了從0到1之後,網易雲音樂怎樣做到規模化增長?

網易雲音樂:方法論沒那麼重要!用戶通過歌曲後的評論實現共鳴

一、把歌單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歌單其實就是用戶組織一批歌,然後分享給其他人。歌單並不是雲音樂首創的產品,但是我們把歌單做到了行業第一。

第一,把歌單當成核心功能來做。

雲音樂是第一個以歌單為核心的產品,因為我們認為UGC的分享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雲音樂一開始上線的版本,非常不容易用,因為首頁沒有播放列表,只有歌單,對用戶習慣形成了特別大的挑戰。

這個事情上我們堅持著一直沒改,原因就是我們堅持以歌單為核心,希望去教育這個市場。

第二,最大化降低歌單的門檻。

我們希望歌單不是小眾精英的一種玩具,應該是全人類的東西,所有人都能夠很簡單地去創作自己的歌單,分享給別人,就像拍一張自拍照那麼簡單。所以我們堅決地把歌單的門檻降低,為此我們研究了一些技術,比如自動化生成歌單的封面,用戶連傳圖都不需要。

第三,把重心全部放在打造UGC的循環上。

很多喜歡做歌單的用戶都來到了雲音樂,因為對於網易雲音樂來講,歌單就是我們的核心功能,用戶做的歌單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曝光、尊重。

第四,把歌單融入用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一開始的時候,用戶在雲音樂上面創建歌單是按照傳統的音樂分類方法去做的,比如搖滾的歌單、民謠的歌單、流行音樂的歌單等等。

事實證明用戶比我們聰明得多,用戶逐漸開始做作業的歌單、跑步的歌單、發呆的歌單、開車的歌單、助眠的歌單,把歌單融入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2015年,我們當時策劃了一次歌單傳播,通過大數據篩選出來一些我們認為最有可能傳播出去的歌單。篩選出來後,我們去微博上做推廣,花了非常少的錢,帶來了大量的關注和用戶,一次推廣就能帶來20萬用戶,每個用戶成本單價低得令人髮指。

網易雲音樂:方法論沒那麼重要!用戶通過歌曲後的評論實現共鳴

二、把推薦算法應用到所有用戶發現音樂的場景

網易雲音樂也不是第一家做推薦的,但我們把推薦做到了極致,把推薦算法應用到了所有用戶發現音樂的場景,這在國內屬於第一家。

第一,讓用戶感覺到“懂我”。

推薦的本質是什麼?答案是懂我。

很多人說推薦的時候,說的是千人千面。其實千人千面和懂我之間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懂我是站在用戶的視角,推出來的東西要讓用戶感覺很懂我;千人千面是在發行的視角,發出去的內容要千人千面。

讓用戶感覺到你懂他,他就會非常地信賴你。

第二,打造驚喜感。

用戶以前聽過的歌,如果再次在雲音樂上聽到會非常激動。

我們當時採取了一個做法,從評論的數據裡面去扒取幾個關鍵詞:記憶、不記得歌名、想起來了、驚喜這些關鍵詞,篩選出來了100首作為核心的種子,再通過算法去找這100首歌的相似歌曲,然後往推薦算法系統裡一投放,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為人和人都是相似的,同年代的一批歌其實數量不多,最多幾千幾萬首,找出來以後扔到推薦系統裡面,幾千萬個人都會覺得好懂我。這就是個trick(把戲),用戶會非常有驚喜感。

網易雲音樂:方法論沒那麼重要!用戶通過歌曲後的評論實現共鳴

三、讓用戶通過評論實現共鳴

在雲音樂做評論以前,過往的市場研究報告都說,只有5%的用戶看評論,現在雲音樂的官方數據是有50%的用戶看評論,幾年內有10倍的增長。我們的產品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個評論一個贊。很簡單的功能,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力量?

因為它滿足了用戶通過音樂想要實現共鳴的心理訴求。人的記憶特點其實是碎片化的,共鳴就是把一些記憶的碎片連接在一起,把以前的記憶調動起來。

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讓用戶去發表評論,通過短短的140個字把自己的記憶碎片給寫出來,這些碎片會引起其他有相似記憶的用戶的共鳴。

思考行業的本質,長遠的生態化戰略

網易雲音樂的長遠戰略是賦能音樂玩家,共建內容生態。通過在互聯網上構建新的贏利方式,讓真正生產內容的音樂人獲利,重塑利潤分配機制。這樣的路線同樣源於我對行業的深度思考:音樂行業最本質的是內容,而這恰恰是中國現在最缺的,內容源頭處在音樂行業食物鏈的底端,利用分配機制激勵音樂人對內容的打磨,正是我對這一行業思考的結果。

比如,打造一個音樂人的指數系統。讓音樂人能夠通過數字來衡量自己,非常直觀地分析出一個音樂人和他的作品火熱的程度;讓音樂人自主簽約合作平臺,最大限度地保證音樂人的權益以及打造音樂廣告分成系統。

我們用雲音樂流量和口碑最好的地方去做廣告,然後將廣告收入分成給音樂人。有些音樂人每月可以拿到幾十萬的錢,相比較於以前一次演出幾千塊的收入來說,已經非常多了。

以前我跟別人介紹經驗的時候,會主要講方法論。後來我開始反思,逐漸悟到了方法論相對來講是不重要的,即便是很好的方法,運用到不同的產品中,可能已經不好用了。

因為環境變化太快了。我做雲音樂的時候是2013年,開始做美學的時候是2016年到2017年,中間隔了5年時間。5年時間可能對一個人來講不算特別長,但是對於互聯網來講,5年時間足以天翻地覆。

所以對於一個產品經理來講,最重要的不是抽象地去學習別人的方法論,而是尋找切入點,通過自己的深度思考和用戶洞察,不斷總結和迭代自己的方法論,不斷地形成閉環,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網易雲音樂:方法論沒那麼重要!用戶通過歌曲後的評論實現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