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劍 華米黃山1號,布局可穿戴領域智慧未來

9月17日,華米科技召開了自家上市後首場發佈會,並且在現場一口氣推出了AMAZFIT智能手錶、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1S、“黃山1號”人工智能芯片。無疑“黃山1號”人工智能芯片成為這場發佈會的主角,備受業內關注,它的成功研發也標誌著華米科技研發實力新起點。

三年磨一劍 華米黃山1號,佈局可穿戴領域智慧未來


事實上,打造一顆芯片往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成本,黃山1號自2016年起開始研發,至今年流片成功,2019年才能投入商用,總耗時三年多,真可用大費周章來形容。既然如此,那麼華米科技為什麼大費周章的自主研發“黃山1號”呢?

三年磨一劍 華米黃山1號,佈局可穿戴領域智慧未來


首先作為整個市場內的領軍者,華米科技應當肩負起創新的責任,“黃山1號”的研發勢在必行。其次對於華米科技來說,追求極致的性能,以及超長續航,外加健康守護功能,市面上根本沒有可以選用的芯片,自主研發迫在眉睫。華米科技在擁有了獨立研發芯片後,會將往後穿戴設備芯片的議價權握在自己手中,降低成本,這可能是對品牌而言的一個最重要的影響。

三年磨一劍 華米黃山1號,佈局可穿戴領域智慧未來


知乎上的大V陳晨在評價“黃山1號”芯片時表示,它適用於可穿戴設備的人工智能處理器。這款芯片基於RISC-V指令集開發,具有性能高、功耗低、體積小、易於擴展等特點,非常適合微小嵌入式系統,是最適合IoT時代的處理器架構。得益於RISC-V指令集的運用,相比市面上常見的ARM架構處理器,“黃山1號”的整體運算效率要高出38%左右,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夠離線處理語音和圖像等數據,速度更快更加省電。

三年磨一劍 華米黃山1號,佈局可穿戴領域智慧未來


陳晨還表示,早前的AI技術存在設計缺陷,因為處於技術實現的初期,所以整個操作和反饋的鏈路較⻓。從數據的蒐集,到雲端的計算,再回到本地的反饋操作,步驟⾮常多,效率低, 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體驗都會受到影響。“黃山1號還集成了AON(Always On)模塊,不僅功耗低,還可以自動將傳感器數據搬運到內部 SRAM之中,讓數據存儲性能更快、更穩定、用戶體驗更好。

三年磨一劍 華米黃山1號,佈局可穿戴領域智慧未來


“黃山1號”AI芯片的發佈,實際上是華米科技向外界秀出了自己修煉多年的“肌肉”,也再一次證明了自己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出色建樹。相信接下來的華米科技還有很多路要走,為未來可穿戴領域的發展貢提供無限的想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