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牡丹这样高贵的品种,在乡村是稀罕之物

儿时尚没有流行音乐之说,收音机里经常播放蒋大为演唱的《牡丹之歌》,“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这首歌词,把牡丹的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可是对于牡丹长得什么样,我却一点儿不知道。我住在乡下,乡村也有花花草草,但都是些俗物,譬如狗尾巴花、指甲花、萝卜花,大多和农作物或者蔬菜有关。“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这样高贵的品种,在乡村是稀罕之物。大家都在忙生活糊口,哪有精力顾及这些风雅之事呢!

唯有牡丹真国色,牡丹这样高贵的品种,在乡村是稀罕之物

图注: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诗人笔下的牡丹千娇百媚,风情万种。我只能在一些画册上欣赏牡丹,牡丹是国画家笔下的常客,“国色天香,花开富贵”,这些美好的词儿都给了牡丹。国画牡丹叶片是墨色的,而花朵却是粉红的,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娇艳妩媚,尽显大家丰韵。画册再好,还是没有真实的牡丹让人一饱眼福,我们都非常遗憾。

唯有牡丹真国色,牡丹这样高贵的品种,在乡村是稀罕之物

图注:牡丹

后来,机缘巧合,父亲打听到学校有个老师家里栽有牡丹,于是冒昧提着两瓶酒上门。这个老师姓陈,来自邻县彭州,那里是仅次于洛阳的牡丹栽培地。“常记彭州送牡丹,祥云径尺照金盘。岂知身老农桑野,一朵妖红梦里看。”大诗人陆游也曾对彭州牡丹赞不绝口。陈老师教书之余,喜欢侍弄花草,修身养性。你别小看栽花种草,这也是件体力活。

唯有牡丹真国色,牡丹这样高贵的品种,在乡村是稀罕之物

图注:与花相伴

老舍先生在文章《养花》中就说过,“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陈老师是深谙养花之道,备课累了,就提起水壶浇浇花,或者停下来欣赏一番,算是换换脑子,劳逸结合。这养花人有个毛病,听不得别人夸自己花好,那比听别人夸自己老婆漂亮还受用。

父亲虽说是个农民,可也是生产队的队长,算是见过一些世面,他知道养花人的通病,于是进门就开始在陈老师的院子里胡吹乱侃了一番,说陈老师家的院子是全乡最漂亮的院子,比党委书记家的院子还漂亮。为啥呢?因为陈老师满院子都是花草,一年四季花开不败,看着赏心悦目,连神仙都要羡慕呢!父亲其实说的是真心话,因为他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花草,很多名字都叫不上来。不过这些话陈老师听了,那真是十分受用,于是他耐心地给父亲讲每株花的名字和栽培要领,听得父亲直点头。

唯有牡丹真国色,牡丹这样高贵的品种,在乡村是稀罕之物

图注:养花

当父亲听到牡丹的名字时,他不走了,这才说出来意:“希望陈老师看在老乡的份上,能够赠送一株牡丹给我们,两瓶瓶装酒,算是花价。”陈老师这才明白,原来父亲是有备而来,是为了讨要牡丹啊!他本来面有难色,但是禁不住父亲一番软磨硬泡,总算答应了。临走之时,陈老师再三交待牡丹是有灵性的花草,一定要好好养着,不然就暴殄天物了。父亲当然知道牡丹的珍贵,赶紧一一答应,并且承诺,有什么不懂之处,还要上门讨教。

唯有牡丹真国色,牡丹这样高贵的品种,在乡村是稀罕之物

图注:牡丹仙子

牡丹喜凉怕冻,喜暖怕热,喜光怕阴,喜干怕湿。父亲掌握了牡丹的栽培技术后,我家牡丹的长势就越来越好,年年都会开出美丽的花儿来。邻居们羡慕不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父亲看他们眼馋,又各家各户分了一些,算是有花同香了。(彭忠富/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