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震级强度和烈度一样吗?

地学小兵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了描述地震尤其是地震的大小,地震学家引入了震级的概念。最初,里克特以近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震级计算的定义,后来被大家称之为里氏震级。随着研究的深入,用震级并不能准确描述地震的大小,但此外也暂无更好的办法,学者们就对震级的类型等进行了完善,比如引入矩震级等,尽可能准确描述地震的大小。现在,震长在对外发布地震速报时,震级M就是国家标准震级。

同一次地震,震级的大小是确定的,但它对各地的破坏程度是不一样的。为描述地震对各地的破坏程度,学者们又引入了地震烈度的概念。

地震烈度就是表示地震对地表尤其是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一次地震发生后,根据建筑物破坏的程度和地表面变化的状况,来评定距震中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依此绘出等烈度线,作为对本次地震破坏程度的描述。不同的震中距,地震破坏程度不一样,最严重的就是极震区,如汶川地震,极震区最大烈度高达Ⅺ度。


震长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不是一回事~

首先,了解一些和地震有关的解释说明:

一、地震(earthquake)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地动,它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内力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地壳振动现象。根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有15万次以上或大或小的地震。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年达三千次,具有很大破坏性的达100次。

地震主要发生在近代造山运动区和地球的大断裂带上,即形成于地壳板块的边缘地带。这是由于在板块边缘处可能因上地幔的对流运动引起地壳的缓慢位移,差动的位移可引起岩石弹性应变,当应力最终超过岩石强度时就产生断层。

在弹性应力的作用下,已受到应变的岩石因释放弹性能以振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岩石上,引起相邻岩石振动而产生地震。

地震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四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触发地震。

在地球上,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边缘地区和欧亚大陆的南部边缘一带。在我国,位于这些地震带内只有台湾全省及云南、西藏的边境一部分;我国内陆地区,地震活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发生在构造活动较强的褶皱带与较稳定的地块的相接触地带上,因而中国的东部比西部的地震相对较弱;此外,在地台内部的大断裂带或现代凹陷边缘地区也有地震的发生。

地震发生后,大家很关心这次地震有多大?它在各地的破坏程度怎么样?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必须定出一个标准才能衡量地震的大小和地面破坏的轻重程度。这个标准就是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二、地震震级(earthquake magnitude)

地震震级是通常地质学上所说的地震的大小,它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或者断层错位和破裂面积来确定。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

目前国际通用的地震震级标准是由美国地震学家Charles Francis Richter提出的里氏震级(Richter magnitude scale).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计算出震源处地震大小。Richter给出了震级的原始定义:

用标准地震仪(周期为0.8s,阻尼系数为0.8,放大倍数为2800倍的地震仪)在距震中100km处记录到的最大水平地面位移(单振幅)的常用对数值。表达式为:由上式可看出,震级每增加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增大约32倍。 地震震级与能量的关系见下表:

三、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

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相对震源来说,烈度是地震场的强度。

地震烈度是表明地震对具体地点的实际影响,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震波的传播介质及表土性质等条件的强烈影响。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动态,建筑物毁坏及自然现象的表现等宏观现象判定的。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点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而烈度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有差异。

一般说来,距震中越远,地震影响越小,烈度越低;距震中越近,地震影响越大,烈度越高。震中区的烈度称为震中烈度,震中烈度往往最高。

地震时按其破坏程度的不同,而将地震的强弱排列成一定的次序作为确定地震烈度的标准,这就是地震烈度表。我国目前采用以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作为参考物理指标的《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

地震烈度既是地震后果的一种评价,又是地面运动的一种度量,它是联系宏观震害现象和地面运动强弱的纽带。

需要指出的是,地震造成的破坏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把地震烈度孤立的与某项物理指标联系起来的观念是片面的、不适当的。

四、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震级与地震烈度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震级是说这次地震大小的量级。而烈度是说该地的破坏程度。

震中烈度和震级有如下对照关系: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相对震源来说,烈度就是地震场的强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烈度随距震中的远近而异。

五、大地震小伤亡与小地震大伤亡

经过查找资料,大概可以归纳出如下几条联系地震等级和伤亡程度的因素:

1、地震类型:新西兰曾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市(基督城)以西40公里处的达菲尔德,据报道,只有极少数人受伤。

而唐山大地震伤亡却及其惨重。原因之一为,唐山大地震为直下型,而新西兰地震为浅源性地震,地震震中距基督城有50公里,不像直下型地震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2、正确的避难方法:For example,中国四川的居民大多都没有经历过地震 ,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没有正确的避难方法,所以汶川地震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而多发地震的日本经常进行地震演习,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无论是多大的地震,都很少有群众因缺乏自救意识和不知如何避难而伤亡。还有智利的大地震,震级很高,伤亡却甚微。

因为智利民众拥有很高的防灾意识,懂得如何自发疏散。大部分人不需政府组织就会自觉沿着已经确定好的安全路线撤离。民众在面对地震时能保持冷静,知道要首先躲在安全的地方避震,地震过后再立即向高处转移,躲避可能袭来的海啸。

3、人口分布与城市化规模:云南鲁甸6.5级地震,地震震级不大,却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分布比较密集,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265人。

目前,我国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由于人口和生产力向城市集中,防灾减灾的形势就变得很严峻,且城市化发展使次生灾害比重呈上升趋势。地震,如果发生在没有人烟的高山、沙漠或者海底,即使震级再大,也不会造成伤亡或损失。

相反,如果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在大城市,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灾害。

4、建筑物结构和建筑质量标准:云南景谷6.6级地震造成1人死亡,320多人受伤。在分析震级较高,造成人员死亡人数较少的原因时,一些地震、住建等方面的专家认为,除了灾区地质地貌、人口密度小等原因外,土木穿斗房为样式的房屋结构抗震性能相对较好,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

这种形制的房屋为传统房屋,韧性好,抗震性能相对较好,一般地震中即使土坯墙倒塌都是外倒,框架基本不会倒塌。在景谷,一般山区传统土木穿斗房较多。

当地群众大部分是按有关标准和要求建盖住房。尤其当地实施了农村民房地震安居工程,也促进了农村住房抗震建设。

智利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国之一。全球每年发生的有记录地震中,约21%发生在智利。在长期应对地震灾害的过程中,智利积累了丰富的抗震防灾经验。

智利的建筑质量标准极高,建筑验收极严,特别是抗震指数等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行业标准均依照法律严格执行。

智利广泛采用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建筑的主要支撑是钢筋混凝土立柱,柱子通过钢制框架加固。这种防震设计理念不是建造坚不可摧的建筑,而是尽可能缓冲,释放地震能量,最大限度地保全建筑。

5、地震发生的时间:汶川地震发生时间为下午,唐山大地震的发生时间为夜间,震级比汶川地震小的唐山地震伤亡程度要高得多。

一般来说,破坏性地震如果发生在夜间,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能比白天更大,平均可达3至5倍。唐山地震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地震发生在深夜3点42分,绝大多数人还在室内熟睡。如果这次地震发生在白天,伤亡人数肯定要少得多。

6、场地的地质条件:场地条件主要包括岩土类型及性质、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断层等。一般来说,土质松软、覆盖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有断裂带通过,都可能使地震灾害加重。

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应当尽量避开那些不利地段,选择有利地段。场地条件不同,在地震时所出现的震害、 地面运动的特点及工程振动情况等就会不同。


半米食光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不是一码事儿!震级是描述地震能量大小的,而烈度是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震级相当于地震的作用力,而烈度相当于作用效果!类似于一个灯泡的功率就相当于地震的震级,但是灯泡的亮度就相当于地震的烈度。

\n

所以一般来说震级越大,震中的烈度就越大!但是,实际上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距离震中的距离越近,一般烈度也越大!还有同等条件下,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地震烈度越大!此外,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就小。土壤结构致密,地震烈度也小!此外,建筑物自身的结构越结实,面对同样地震时,烈度也越小!此外,还有城市建设规划及政府和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等都会影响地震的烈度!本次九寨沟地震虽然震级与

2013年芦山地震一样都是7.0级,但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比芦山地震要小得多。就是由于芦山地震发生后,甚至20088.0级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各地就一直开展防灾减灾规划,不断通过危险区搬迁、建设地震安居房等一系列措施,降低地震风险!在2013年芦山地震时就显示出在同等烈度情况下,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幅度下降的积极态势,到了本次九寨沟地震,由于有2013年芦山地震鲜活的案例,因而四川群众积极进行抗震设防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从而在地震来临后,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并不大,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n


\n

总的来看,地震震级虽然对我们防震减灾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地震烈度更能使我们了解地震灾害的风险,因而我们为了更好的和地震作斗争,就要按照地震烈度提前进行设防!


地震博士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不是一回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又是有联系的,它们共同来衡量地震的强度大小。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衡量,释放的能量越大,则震级越大。震级的测定需要考虑地震深度和震中距离。现在测定地震是依靠仪器记录的地震波。取不同的地震波震相可以求得不同的地震震级。通常所说的里氏震级是一种近震震级。我国现在使用的是统一震级Ms,最后的结果是取多台的平均震级。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研究表明: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不仅取决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还取决于震源深度、震中距和地震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级,用罗马数字表示(Ⅰ~Ⅻ),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是不同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在不同的地点,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如,汶川8.0级地震Ⅵ度区以上面积合计440442平方千米,其中:Ⅺ度区面积约2419平方千米,Ⅹ度区面积约3144平方千米,Ⅸ度区面积约为7738平方千米, Ⅷ度区面积约27786平方千米,Ⅶ度区面积约84449平方千米,Ⅵ度区面积约314906平方千米。

所以通常描述地震大小都是用震级和烈度两个参数来进行的。


地质知识科普中心


首先,我们得弄清什么是震级强度,什么又是地震烈度。震级强度反映的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后,不同的地点烈度亦不相同。而地震烈度是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由地震发生后直接观察到的各种宏观现象综合评定的,它的评定指标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类:人的感觉、房屋震害程度、其他震害现象、水平向地震动参数等。当然也有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的,一种是反映地震的后果的,一种是反映地震作用的。其次,影响震灾大小的因素(也称作地震烈度)主要来自地震本身和受震体两个方面。就地震本身而言,其影响烈度有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地震发生时间、地震内型等因素。所以说,烈度是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除了与震级、震中距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结构、地基条件和建筑物抗震能力等有关。说的通俗一点,震级附属于地震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不止震级一个,还有多个,所以震级与烈度是不能划等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