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八大山人的翰墨濃情


聽慣了什麼初唐四傑,揚州八怪,初見八大山人,還以為是八個人,其實是一個人,乃明江西弋陽榮莊王朱奠壏九世孫,明亡,甫弱冠,佯裝喑啞。三十九歲,遯跡江西奉新山耕香院,從穎學弘敏大師學,薙髮為僧,釋名傳綮,曾藏八大人覺經,遂自號八大山人,或謂寓:四方四隅,皆我為大,而無大於我也。

晚年署款將自己的號“八大山人”四個字以草書體連綴寫,似“哭之”、“笑之”,藉此暗寓他面對富於戲劇性變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百般無奈的感慨之情。

八大長於水墨寫意,為其劃時代的人物。 在水墨寫意畫中,又有專擅山水和專擅花鳥之別,八大則兩者兼而善之。

由於他的特殊身世,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使他的畫作不能像其它畫家那樣直抒胸臆,而是通過他那晦澀難解的題畫詩和那種怪怪奇奇的變形畫來表現。例如他所畫的魚和鳥,寥寥數筆,或拉長身子,或緊縮一團,傾是而非。特別是那對眼睛,有時是個橢圓形,都不是我們生活中所看的魚、鳥的眼睛,生活中魚、鳥的眼睛都是圓圓的,眼珠子在中央也不會轉動。八大的魚、鳥的眼珠子都能轉動,有時還會翻白眼瞪人哩。

餘秋雨說八大山人的畫裡有令天地為之一寒的白眼。看不順眼,一個白眼翻過去。雖然不能阻止對方,但可以表明自己的態度。這是一種低成本的不苟且。


他畫的樹,老幹枯枝,僅僅幾個杈椰,幾片樹葉,在森林中幾萬棵樹也挑不出這樣一顆樹來。他畫的風景、山、光禿禿的樹,東倒西歪,荒荒涼涼。

八大山人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一位傑出的書畫家,其獨樹一幟、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啟迪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有西方藝術評論家謂其作品具有強烈的現代感,是傳統與現代意味的完美整合,正合乎所謂天人合一、返樸歸真、物我兩忘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