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祖國山河|鐵打的營盤寨,流水的南長城,它是“柏林牆”嗎


從鳳凰古城出來,途經鳳凰縣都裡鄉的拉毫村,遠遠地就能望見一座由長城護衛著的城堡,這就是拉毫營盤寨。整個城堡依山而建,呈灰黑色,城牆並不高大,原以為這又是一個“山寨”版的旅遊景點,但事實上卻是我的判斷出錯了,這個拉毫營盤寨大有來頭,而橫亙在山巒之上的就是著名的“南長城”。

長城可謂是中國標誌性的建築,舉世聞名,是中原地區用以抵禦北方遊牧部落的防線,而在南方湘西鳳凰城的這座長城又起到什麼作用?何時修建的呢?

南方長城全長190公里左右,被稱為"苗疆萬里牆"。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三年,歷時六十八年於明天啟三年竣工。長城南起貴州銅仁的亭子關,北到湘西吉首的喜鵲營,其中大部分在鳳凰縣境內貫穿而過。拉毫營盤寨曾經就是駐守南方長城一個重要的兵營。

而南方長城重要的功能就是抵禦外圍的“生苗”。所謂生苗是指不貢賦不納糧不受朝廷節制的“化外苗民”。苗族是頑強不屈追求自由的民族,翻閱中國的歷史有一奇怪現象,從盛唐到後來的明清,在帝王的藩籬之內卻有塊不隸屬版圖的化外之地,這就是南方的廣袤苗疆。

“只識天地,不識君王”是苗族的生存理念。所以此地在歷朝被稱為:蠻夷之地,而苗族也被朝廷視為難啃的硬骨頭。從今天的視角來看:苗族生活在窮山惡水的僻壤之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而歷朝歷代的當權者不斷侵蝕苗家的土地,逼迫貢賦、納糧,愛自由的苗族自然是不會應允的。哈哈,這僅僅是個人觀念,我們邊看邊聊,先進營盤寨瞧一瞧。


進門對山歌,喝攔門酒是苗家的規矩。善解人意的苗家姑娘為我們準備的是甘甜的米酒,能在這炎熱的季節,喝上一碗是愜意之事。山歌也不做要求,是歌就行,同行的黑子老師一首:兩隻老虎,就讓我們輕鬆過關了,在歡笑聲中,美美地幹了一碗米酒。“一飲而盡,諸事大吉。”好動聽的勸酒詞。

走進拉毫營盤寨,還是能感覺它曾經的威嚴,它是進出古鳳凰城西南方向是重要的門戶。寨中分佈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但其並不孤立,東西兩方又與外圍的長城相聯接,即使關閉了四座城門,它仍然可以依託長城調兵遣將。為防止被圍困時水源被斷,還在寨子的東、西、南、北各修建一個水井,至今這四口水井舊址猶存。

拉毫營盤寨可謂是佈局嚴緊,寨中各種設施齊全,目測屯兵千人沒有問題。拉毫營盤寨兵營歷史延續了300多年,其間只住官兵,不住居民。這樣的營盤寨在南長城中有四座,除此之外還有:舒家塘、林寨、八斗丘,它們是南長城軍事防禦體系中的重要的軍事據點。


南長城軍事防禦體系其實是以古鳳凰城為核心的軍事體系,鳳凰城為總兵衙門,下設二個分指揮中心:乾州城、吉衛城,另有古城堡10座,屯堡130座、碉卡47座,哨臺311座、關門座、營盤寨4座,以長城為紐帶,構造完美的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體系。

但它比起北方的萬里長城,南方的苗疆長城可謂是“袖珍版”。北方方城牆高約7.8米,底寬約6.5米,牆頂端寬約5.8米,而南方城牆高約3米,底寬2米,牆頂端寬1米,苗疆長城所用石塊只有北方長城的1/10到1/6大小。雖然它和北方的長城沒法比,但對於扼守南疆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拉毫營盤寨又被稱為"石頭寨",緣由其遠近聞名的石頭屋。這座依山而建的寨子,所有的房子竟然都是用一層層的石片築壘而成,有的屋子甚至連屋頂都沒用瓦,而是用大石片作屋頂,蜿蜒而上的村巷是石塊鋪的、寨子四周的城牆是石頭壘的。是一個“石頭的世界”。


石板路、石板院牆、石板屋、石板豬牛圈、石板桌凳、石板城牆、寨子外的石板長城,清一色的青石片、青石塊,整個寨子幾乎見不到一塊磚,實在是很神奇。

寨子裡這些石頭屋所用的建材,主要來自附近山上盛產的青頁岩,這些石板大小不等、厚薄亦不均,厚的有20公分,薄的4、5公分,很容易切割成石板,砌築時不用水泥砂漿,只是一層一層地往上壘砌,趕盤壓縫,中間空隙用小石片填充,但屋內還是有木柱、房梁支撐。石板不易風化,不是刻意破壞,每座建築物都可以保存上百年。

拉毫營盤寨現在雖然是景區,但仍然有不少苗族人在此居住。這座延續了三百多年的兵營,直到1936年,苗疆掀起“革屯運動”,湖南省政府“廢屯升科”,結束了在湘西140多年的“苗防屯政”制度。邊牆體系被廢棄。


民國時期,土匪成群,為了躲避戰亂,寨子附近的居民紛紛逃到寨子裡,曾經的兵營變成了苗民的避難所和繁衍地。

景區改造,有不少苗民已搬出,但還是有少部分在此居住,她們會做些手工藝品,包括自制的菸捲、醃製的辣椒、土特產等,兜售給遊客,賺點小錢。雖然與景區格格不入,但讓我覺得蠻有人情味。

山寨中有兩座展覽館,分別為:中國南方長城文化展覽館和明清苗疆戰事展覽館。展覽館是由以前寨中重要軍事設施改造的。

明清苗疆戰事展覽館就是以前的保家樓。所謂保家樓其實就是碉堡,修建在寨中的要衝之地,分三層,每層的左、右、前三方設有射擊孔,頂部有瞭望臺。保家樓都是山寨的村民自籌資金修建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保寨中平安。

由石屋改造的博物館,還是蠻涼爽的,坐在其中,即可納涼,又可瞭解苗家的戰史和南方長城的淵源,一舉兩得。本文的歷史資料大都是我從這兩個博物館中學來的,現學現賣,哈哈。

南方長城的首倡者是明朝萬曆年間湖北地方官蔡復一,原因便是其認為“苗路崎嶇”難阻生苗內竄,上請朝廷獲准後修建的。此後又有孫賢和鄧祖禹以同樣的理由二度修牆。那時不叫南長城,稱為:邊牆。明代邊牆興建還有重要的原因就是:為控制交通要道和漢人屯墾拓殖苗疆。

修築邊牆是明政府歷次徵苗無果而終的無奈之舉。封鎖生苗,為了防止生苗的劫掠性生存方式對新建的漢人墾殖區進行破壞,“不勝其擾”的明廷只得修築邊牆以御之。邊牆修築完畢後,沿線各處皆設重兵,日夜巡邏。


控制熟苗。熟苗,又稱“順苗”,熟苗納糧出丁和漢民無異。生苗地處崇山峻嶺,漢民墾殖區位於平原河谷地帶,中間有熟苗隔之。為防生苗,必先控制熟苗。明皇朝一方面以錢糧募之籠絡了大批熟苗充當邊牆各營寨官兵,又以熟苗鎮壓生苗,實現以苗制苗的政策。

分隔生苗與熟苗。邊牆就成為了一堵“柏林牆”,橫亙在生苗和熟苗之間的長城,生苗和熟苗之間的聯繫就這樣被強制性地切斷了。其對湘西苗族等民族都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邊牆阻礙了苗區和漢土民區、生苗區和熟苗區之間的正常經濟、文化、政治交往和發展,導致了湘西生苗區處於原始落後、停滯的狀態。邊牆還進一步擠壓生苗的生活空間,加劇了他們逾牆襲擊漢民區的行為。

邊牆也好,屯堡也罷,作為鎮壓苗民起義、破壞民族團結的軍事防禦系統,無疑是帶血腥味的。南方長城在其近四百年曆史進程中,存在與消亡,其實並沒有引起多少人對它的注意,它靜靜地荒蕪在湘西大山的深處。不管你是否認可,它是湘西地區明清兩代政權對苗疆政策的見證。現在的南方長城作為歷史的遺蹟,傳奇的色彩和典故已成了苗疆旅遊的新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