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武威市產業扶貧「3+N」農業技術巡迴服務在行動(七十七)

近期,產業扶貧“3+N”農業技術巡迴服務第37組前往天祝縣安遠鎮,對南泥灣、黑河灘、野狐灣、河底、白塔等5個貧困村開展巡迴服務。

「聚焦」武威市產業扶貧“3+N”農業技術巡迴服務在行動(七十七)

首先,服務組來到永成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經瞭解,該合作社共建有標準化養殖暖棚3500平方米,現圈養犛牛400多頭,年屠宰銷售犛牛1萬頭左右,與綠能有機肥廠合作,將牛糞用於有機肥生產,做到了糞汙無害化處理和循環利用,實現銷售收入700萬,帶動周邊貧困戶穩定脫貧的同時,很大程度減輕了周邊草原的承載壓力。走訪發現,該合作社存在門口無消毒設施、門禁制度不嚴、部分圈舍排汙不暢等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服務人員提出了以下要求,養殖場要抓緊完善消毒、糞汙處理等基礎設施,保持生產環境、生產工具衛生清潔,嚴格遵守門禁制度,做好外出人員和養殖圈舍的消毒防護措施,確保牲畜健康。

「聚焦」武威市產業扶貧“3+N”農業技術巡迴服務在行動(七十七)

隨後,服務組前往南泥灣村查看了當歸長勢,由於前期降雨量較少,造成當歸長勢不良,特別是當歸抽薹現象比較嚴重,服務人員圍繞當歸的生物特性、抽薹原因、防治措施向種植戶做了詳細講解,建議種植戶明年種植前,要選擇適應能力強、成活率高、品質好的種苗,確保通過種植優良品種來實現穩定增收。

下一步,服務組將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對新組建的專業合作社的培育指導,規範運行機制,在實現對貧困戶全覆蓋的同時,儘早發揮帶動脫貧作用;二是協調縣區農牧部門,選擇信譽度高、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種養大戶或專業合作社作為入股資金投放對象,用足用活省市縣投入的補助資金;三是對協議約定在年底和次年分紅的,要簽訂補充協議,調整分紅時間,確保在年底前全面消除空殼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