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成熟的家电市场 行业观点应该有多种声音

当市场成为众口一词时,实际上这个市场已经失去了活力。真正具有活力的市场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对于市场的判断,不论是厂商,还是舆论媒介,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绝不可以人云亦云。失去了自我判断的决策,那就是一个悲剧。

雒雍//撰文

不可否认,经历近40年的成长,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家电市场已经十分成熟。有人常拿欧美市场与之对比,认为国内市场仍欠火候,远不能称之为成熟市场。如果单单拿欧美作对比,确实存在差异。

但笔者以为,成熟市场与成熟市场,因为国情经济、文化习俗、消费习惯的差异,都会存在明显的不同,各自的特点绝不可以雷同。换言之,就是成熟市场也不应该是一样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熟,都会打上当地社会情况不同风格的烙印。

不论是家电,还是其他商品,在中国市场与其他国家不同在于,一是国内市场缘于地域的幅员辽阔,生活习俗差异导致的市场特点差别巨大;二是国内市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同一区域市场上也有能力的差别;三是国内各个家电品在普及过程中进程不一致,使得在同一时期不同品类表现不一致;四是市场主体的各个企业发展状况不一样,在市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差别会更大一些。

对待成熟的家电市场 行业观点应该有多种声音

就是对这样一个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下,当谈到国内当下家电市场时,似乎观点、声音有些太一致,亦步亦趋。说好的时候大家一起唱多,说差的时候又在一致看空,个性化的观点实在太少,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实际上,一个成熟的市场犹如一个缤纷灿烂的花园,不仅是各种绚丽的色彩角力,还有萌芽、茁壮和枯萎同在。因此,在国内这样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上,也应该是既有产品、市场、区域的蒸蒸日上,也有产品、市场、区域的萎靡不振。这样才符合国内各个产品品类、不同市场、各类用户群体具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因此,在看待国内市场时,一定要区别对待不同时空、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情况,绝不可以一言蔽之,教条的去看待当前市场的状况。否则就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判断,对接下来的市场策略就有可能

比如说对当前的厨电市场的观点。在厨电市场经历了十多年的持续增长后,特别是近几年的高增长后,出现了市场的增长乏力。业内马上就出现市场悲观的观点,并且还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认为厨电市场的拐点已经来临。弄的市场上似乎是惊弓之鸟,投资者对厨电企业的股票也是纷纷抛弃。一些厨电龙头企业的股票几乎是被腰斩。

其实,就厨电行业来说,经历了十多年的高增长,现在出现一短时间蓄势整理,或者是短期的换挡,都是极为正常的。但是在一致声音面前,似乎放大了人们和投资者对厨电行业看空,才酿成了竞相抛售厨电龙头企业股票的现象。

如果我们能够客观、理性的去了解认识行业特点,至少在现阶段不会去看空厨电企业。因为,在整个家电领域,厨电产品是生命周期最短的家电品。一般的大家电品,使用个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很多十多年前的大家电品,只要不坏掉,不搬家,用户一般是不会轻易更换的。但厨电中的燃气灶、油烟机都是在高温、高湿的恶劣环境下工作,用个三至五年就不能正常使用了。因此,可以说厨电产品是更新换代最快的家电品。

正是这种更新迭代的时间周期短,造成了用户对厨房电器的需求总是保持较高的热度。特别是在农村煤改电之后,更是打开了厨房电器新的增长空间。而今年厨电出现短期的增速下滑,实际上应该是发展过程中的换挡,不会对厨电整体造成长时间的不利影响。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复杂的背景下,国内家电市场更是比以往多了些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原本就是萎靡的行业或市场,继续萎靡无人问津。但一直处于增长的厨电突然增速下降就成为不得了的事。这种思维本身就是不客观、不理性的表现,需要业内重新审视,重新调整心态。

对待成熟的家电市场 行业观点应该有多种声音

也就是说,对与复杂的市场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要允许,并倡导市场上的多种声音,这样才能从各个层面去看待一个市场。否则就如盲人摸象,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判断。

对待成熟的家电市场 行业观点应该有多种声音

=====

家电魂:深度解码家电行业热点事件,跟踪研究家电产业发展轨迹,梳理家电厂商转型变革历程,互联网时代家电业最具深度自媒体。微信号:jiadianhun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