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成熟的家電市場 行業觀點應該有多種聲音

當市場成為眾口一詞時,實際上這個市場已經失去了活力。真正具有活力的市場應該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因此,對於市場的判斷,不論是廠商,還是輿論媒介,應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絕不可以人云亦云。失去了自我判斷的決策,那就是一個悲劇。

雒雍//撰文

不可否認,經歷近40年的成長,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家電市場已經十分成熟。有人常拿歐美市場與之對比,認為國內市場仍欠火候,遠不能稱之為成熟市場。如果單單拿歐美作對比,確實存在差異。

但筆者以為,成熟市場與成熟市場,因為國情經濟、文化習俗、消費習慣的差異,都會存在明顯的不同,各自的特點絕不可以雷同。換言之,就是成熟市場也不應該是一樣的,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成熟,都會打上當地社會情況不同風格的烙印。

不論是家電,還是其他商品,在中國市場與其他國家不同在於,一是國內市場緣於地域的幅員遼闊,生活習俗差異導致的市場特點差別巨大;二是國內市場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體現在同一區域市場上也有能力的差別;三是國內各個家電品在普及過程中進程不一致,使得在同一時期不同品類表現不一致;四是市場主體的各個企業發展狀況不一樣,在市場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差別會更大一些。

对待成熟的家电市场 行业观点应该有多种声音

就是對這樣一個複雜而多變的環境下,當談到國內當下家電市場時,似乎觀點、聲音有些太一致,亦步亦趨。說好的時候大家一起唱多,說差的時候又在一致看空,個性化的觀點實在太少,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實際上,一個成熟的市場猶如一個繽紛燦爛的花園,不僅是各種絢麗的色彩角力,還有萌芽、茁壯和枯萎同在。因此,在國內這樣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上,也應該是既有產品、市場、區域的蒸蒸日上,也有產品、市場、區域的萎靡不振。這樣才符合國內各個產品品類、不同市場、各類用戶群體具有的複雜性和多變性。

因此,在看待國內市場時,一定要區別對待不同時空、不同層次、不同維度的情況,絕不可以一言蔽之,教條的去看待當前市場的狀況。否則就有可能得出錯誤的判斷,對接下來的市場策略就有可能

比如說對當前的廚電市場的觀點。在廚電市場經歷了十多年的持續增長後,特別是近幾年的高增長後,出現了市場的增長乏力。業內馬上就出現市場悲觀的觀點,並且還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同,認為廚電市場的拐點已經來臨。弄的市場上似乎是驚弓之鳥,投資者對廚電企業的股票也是紛紛拋棄。一些廚電龍頭企業的股票幾乎是被腰斬。

其實,就廚電行業來說,經歷了十多年的高增長,現在出現一短時間蓄勢整理,或者是短期的換擋,都是極為正常的。但是在一致聲音面前,似乎放大了人們和投資者對廚電行業看空,才釀成了競相拋售廚電龍頭企業股票的現象。

如果我們能夠客觀、理性的去了解認識行業特點,至少在現階段不會去看空廚電企業。因為,在整個家電領域,廚電產品是生命週期最短的家電品。一般的大家電品,使用個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很多十多年前的大家電品,只要不壞掉,不搬家,用戶一般是不會輕易更換的。但廚電中的燃氣灶、油煙機都是在高溫、高溼的惡劣環境下工作,用個三至五年就不能正常使用了。因此,可以說廚電產品是更新換代最快的家電品。

正是這種更新迭代的時間週期短,造成了用戶對廚房電器的需求總是保持較高的熱度。特別是在農村煤改電之後,更是打開了廚房電器新的增長空間。而今年廚電出現短期的增速下滑,實際上應該是發展過程中的換擋,不會對廚電整體造成長時間的不利影響。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特別複雜的背景下,國內家電市場更是比以往多了些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原本就是萎靡的行業或市場,繼續萎靡無人問津。但一直處於增長的廚電突然增速下降就成為不得了的事。這種思維本身就是不客觀、不理性的表現,需要業內重新審視,重新調整心態。

对待成熟的家电市场 行业观点应该有多种声音

也就是說,對與複雜的市場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評判標準,要允許,並倡導市場上的多種聲音,這樣才能從各個層面去看待一個市場。否則就如盲人摸象,會產生以偏概全的錯誤判斷。

对待成熟的家电市场 行业观点应该有多种声音

=====

家電魂:深度解碼家電行業熱點事件,跟蹤研究家電產業發展軌跡,梳理家電廠商轉型變革歷程,互聯網時代家電業最具深度自媒體。微信號:jiadianhun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