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不懂,原来这就是性侵!"

1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追了一下《朗读者》,这一期邀请到的是女童保护组织的发起者孙雪梅,和志愿者王丽东。

在节目里,孙雪梅分享了她当初创立这个组织的初衷。

她说那是2013年5月,海南发生了一起校长带学生开房的案件。

6名小学女生被万宁市第二小学校长陈某鹏及市房管局一职工带走开房,家长找到孩子后鉴定发现孩子下体均受不同程度伤害。

当时她作为一名记者,对这起案件感到极为震撼。

没想到事情只过去一个多月,就又有一起性侵幼女案件被曝光了出来:

江苏一名66岁的老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3名年龄分别只有4岁、5岁、8岁的女童,多次引诱到他的住处,采用哄骗、威胁等方式对其进行猥亵、奸淫。

这时,孙雪梅觉得再也忍无可忍,她立刻提笔在朋友圈发起了一个倡议——“女童保护,我们不能再等了”

倡议写道:

我们都曾有过童年,我们希望他们的童年也能够快乐。

我们未来也可能有女儿,同样希望孩子们不要蒙受阴影。

孙雪梅说,组织成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去做预防教育的工作,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而这项工作越是深入,越是感觉到责任的重大与紧迫。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是:

2013到2016年,全国法院审结的猥亵儿童案,就有10782起,平均每天超过7起。

2013年5月31日福建泉州,5岁女童冰冰在父亲工作的工地遭强 奸,9天后查出淋病。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一个16个月大的女婴,遭到一个5旬男子性侵,尿不湿上全是血!而且医生称女婴处女膜和会阴全部撕裂,需要做缝合手术!

而更可怕的是,这只是冰山一角。

官方认定,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其隐案比例是1:7。

换言之,一起性侵儿童新闻的曝光,或许意味着7起案件已然发生。

曾经,中国农业大学方向明教授研究发现:

中国可能有2500万儿童遭受不同程度性侵。

中国儿童有两亿多,也就是说,十个儿童中就有一个被性侵。

我们都希望我们给孩子创造的世界是美好的,单纯的,充满阳光的。但世界的真实模样却远比想象中狰狞许多。

2

在节目中,孙雪梅介绍,在女童保护的公益组织中,志愿者王丽东是目前上课上得最多的一位讲师。

王丽东自己笑着说,有一段时间,她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去上课的火车和飞机上。

甚至在儿子高考的时候,为了完成去黑龙江做全省巡讲,她都没能陪在身边。结果儿子进考场的时候,连准考证都忘带了。

讲到这里,她眼里含着泪说,“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董卿问她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

没想到她在沉默了十几秒后,给出了一个让大家都无比惊讶的答案——

因为她小时候,也曾遭遇过性侵害。

她知道,那有多痛苦。

当时她只有七岁半,刚从农村的姥姥家,回到父母身边。

施害者就是隔壁的邻居,是父母非常信赖的人。

“突然有一天,他就从后面抱住了我,然后亲吻我……”

直到现在,讲到这里时,王丽东仍然会哽咽,需要平静一下才能继续。

她说,这种恐惧,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那段时间,她特别怕放学。

每当放学回到家,只要看到他的自行车在院子里放着,她就一定要想办法藏起来。

而妈妈对此竟全然不知,只是嗔怪她:“天天这么贪玩,不回家,就在农村野惯了”。

侵害一直持续了三年多才结束,而那时候的她,也一直不太懂,自己遭受的就是性侵。

这件事无疑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影响——

和同伴一起走,她都永远是落在后面的,从来不敢在前面走;

她还无比恐惧男人。

所以后来,尽管她结婚了,但却一直无法和丈夫过正常生活,最终还是离了婚。

看着她在接受采访时,紧紧抱住的胳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她会在一开始说,这件事就像一个魔鬼,一直折磨着她

然而这个过程中,让我最为震惊的是,这样的侵害,竟然就发生在父母的眼皮子下面,竟然整整持续了三年。

也许这就是性侵害案件的最可怕的地方之一,那就是,它更容易发生在熟人之间。

据女童保护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件中,熟人作案占到了近70%。

某老师、邻居叔叔、爷爷,姑姑家的哥哥,舅舅家的姐姐,甚至父母……这些人出现在孩子世界里的“熟”人,他们可能是亲切友好的亲人、师友,但也可能化身黑暗里张牙舞爪的怪兽!

尤其是老师。

比如最近几天刷屏的夏令营猥亵事件。

家长花一万多块送12岁的双胞胎女儿去夏令营,没想到竟然被教练猥亵,不仅洗澡被看光,还半夜被摸脸强吻。

事件发生后,当妈妈问女儿,“大半夜的,他叫你你就那么听话地跟着去吗?”

女儿满脸不解:“不是你让我听老师的话的吗?”

妈妈顿时哑口无言。

在许多时候,孩子们对老师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对父母的信任,就更不用说那些比老师还要“大”的校长了。

当孩子没有受过相应的性教育时,他们面对老师的性引诱和性侵犯,就可能以为这是向老师交另一种“作业”而不加抗拒。

河南的小草莓只有5岁,她总是指着电视上的大象说,妈妈,王伯伯身上也有大象鼻子。

王伯伯是她幼儿园园长的老公,从2岁4个月起,小草莓就被其性侵。

除此之外,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性侵案,往往会因案情性质复杂、难以被揭发,多为长期施害。

四川一个四年级女生,被爸爸和外公强暴长达4年。12岁的她,总是拿小刀划自己的手,用头狠狠地撞墙。

2015年陕西宝鸡曝光一起猥亵案,受害人莉莉(化名)从6岁起遭继父猥亵近十年。莉莉的生母在多年前就发现猥亵事实,却未报警。

2015年,福建一名年仅6个月大的女婴遭25岁远房堂叔性侵犯。下体大量出血。后经医院诊断,女婴的阴道和处女膜已经破裂。

是的,你没看错。六!个!月!

看着照片中孩子的笑脸,真的心都要碎了。

而这起令人发指的性侵6个月女婴的案件最终以凶手被判五年有期徒刑而了事。

3

新华社发布的《儿童性侵现状调查报告》中写到:

性侵儿童案,它的背后,是儿童防性侵教育的“留白”、家庭学校监管的“失守”、法律体系的盲点以及心理救助机制的缺位。

公开曝光的案例,不少是机会犯罪。如果具备完善的“安全网”,或可有效减少悲剧的发生。

然而,一环环保护链条的断裂,却让孩子暴露于“魔掌”之下。

2015年,“女童保护”曾对多个省份的4719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

结果显示,有超过四成儿童对隐私部位概念认识不清,仅44%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而68.63%的家长表示,从未向孩子讲过预防性侵害的知识。

家长不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原因主要包括:没到时候、怕教坏孩子、不应该公开谈论“性”。

是啊,直到现在,对于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性,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话语。

家长羞于谈论,学校尽力回避,社会对性犯罪的重视和认识也远远不够。

但现实生活中性侵类别很多,可能是各种形式的猥亵和暴力,可能出现在任何场所,施暴者可能是任何人。

当我们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性侵害、将有什么后果,不知道身边的人、包括敬爱的老师或校长、甚至父母都有可能成为加害者时,他们就会失去防范的意识。

与此同时,我国的法律上还存在着很多灰色地带。

比如,男性受害不受保护。

因为我国强奸罪定义只能是男性对女性。也就是说,女性对男性,女性对女性,男性对男性都不算强奸;

又比如,只有发生性行为才算是强奸。

强迫使用工具、手、嘴、肛门这些也都不算。最终只能是猥亵罪。

没有威慑的法律,和没有作为的教育一样,都可能成为了性侵儿童的“帮凶”。

看到这里,可能你也会想起几部根据真实儿童性侵案件改编的电影,比如《熔炉》和《素媛》。

当初韩国政府因为《熔炉》制定了一部《熔炉法》来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现在,现实版的“熔炉”、“素媛”就在我们的眼皮下不断上演。

而在我国,关于量刑、关于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还有很多的相关法律亟待完善!

我们急切盼望着,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建立全方位的司法保护体制能赶快建立起来,真正做到儿童至上、全面保护。

但是,在此之前,关于儿童性侵害,预防才是重中之重。

就像孙雪梅所说,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养成一些习惯:

比如说,不要轻易地把孩子交给你不完全信任,不完全了解的其他的人来照看;

比如,提倡家长能够对孩子及早地进行性教育,这是一个一生的课题,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在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觉得是羞耻;

然后,不管你多忙,要及时地观察孩子——

像孩子性格突然发生很大的转变,莫名地哆嗦,莫名其妙地发高烧,类似这些信号,都是需要我们家长引起注意的。

而我觉得,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一些是我们需要努力做到的:

1、尽量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2014年,江西石城县4岁留守女童小芳(化名)遭邻居奸淫。案发时,小芳的爷爷去菜园种菜、留小芳独自一人,她跑到了邻居家,邻居见周围没人,顿生邪念……

在不少案例中,与祖辈相依为命的留守儿童,成为性侵儿童罪犯眼里“最好欺负的对象”。

2、对性没有羞耻感的父母,才能保护好孩子

如果我们本身对性有强烈的羞耻感,就会把内心羞耻的部分投射到孩子身上,没有办法真正给到孩子保护。

所以,我们要首先树立正确的认识,知道谈性并不污,性教育是去污。

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完善孩子的人格,基本理念是尊重人权尊重生命、尊重性和男女平等。

这里推荐阅读胡萍的《善解童贞》,我们可以学到如何用爱和科学解读孩子的性。

3、被尊重的孩子,才有能力对性侵说“不”

因为大多数的性侵案罪犯都是熟人,如果孩子严辞拒绝,有很大的概率他会停止。

有些罪犯会专找行为看上去更乖顺的孩子,就是因为他们遭受的阻力会小得多。

所以,教会孩子说“不”就非常非常重要。

但孩子说“不”的能力,一定是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

作为父母,平时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愿,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界限,不要让孩子无条件顺从,当一个孩子能够尊重自己的感觉时,他才有自信和能力勇敢地说“不”。

这里也推荐给孩子读绘本《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等,帮助宝宝学会自我保护。

4、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和他之间没有秘密

正如上文所说,近七八成以上的性侵儿童者都是熟人。

这些亲戚、老师、邻居很可能会在实施犯罪后告诉甚至威胁孩子:这是我们的秘密,不可以告诉别人哦!

许多孩子正因为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被罪犯控制和侵害多年。

所以,我们要简单直接地告诉孩子:

你和爸爸妈妈没有秘密。任何人对你说保守秘密,这都是不好的,一定告诉爸爸妈妈。

5、再小心也不为过,男童也需警惕

性侵害案件有时候好像更多的指向了女童。一些家有男孩的家长也许就会因此放松警惕。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我们不能因孩子是男孩就“高枕无忧”,男童被性侵现象同样不可忽视。

2013年7月,湖北武穴7岁男童遭老师性侵半年,患上性病。

2016年夏天,北京一名男童在海底捞就餐过程中,被服务员带至另一个包厢猥亵。

根据“女童保护”公益组织出具的报告显示,在儿童遭受性侵害的案例中,虽然女童遭性侵的比例达到90%,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有近10%的男童也在遭受性侵害,而且男童遭受性侵害更具隐蔽性。

6、孩子被性侵后,要告诉他这不是他的错

很多孩子遭受性侵后,有严重的羞耻感,内心最害怕的是:

我这么糟糕了,会不会被大人嫌弃;

我是不是不再是一个好孩子了;

父母还会继续爱我吗?

所以这时候,我们千万不要苛责孩子,更不要逼问孩子整个性侵的过程,因为,如果孩子没有准备好敞开心扉全部说出来,逼问只会对她造成二次伤害。

我们要坚定地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我们会一如既往地爱你、陪伴你。

7、平常多给孩子读读英国十大儿童宣言,简单实用。

  • 平安比成功更重要;
  • 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 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 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 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 不与陌生人讲话;
  • 遇到危险能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 遇见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 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 坏人可以骗.

4

在节目最后,董卿问孙雪梅:

“你觉得女童受到伤害和侵犯,对这个社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孙雪梅说,“其实我们都知道,女孩子未来长大是要做妈妈的,如果女孩子受到伤害,未来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心理干预的话,也会影响到未来她做妈妈以后怎么样去带孩子,它其实是整个社会的痛。”

的确,儿童是整个社会最柔弱的一个群体,对儿童的伤害,毫无疑问是对人权的践踏,对法律的藐视,也是对道德底线的挑战。

任何对儿童的暴力侵犯事件,无论是对于受害者家庭,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都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危害深远的痛。

所以,儿童保护没有完成时,永远是进行时,而且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

特别喜欢孙雪梅最后说的那段话:

当妈妈后,你有很多的感同身受,所以你的迫切感会更强

这世界是平的,隔不了几个人就会产生联系。

爱出者爱返。我觉得我帮到别人了,我相信也会有人来帮到我的孩子。”

是的,“社会”并不是哪个人的名字,建立一个更好的世界,是每个人的责任。

正如狄更斯在《这些美好不会消逝》中所说:

每个人身上都有天使。

所以,当你在人间传递温情,

尽你所能的去做,

别错失了,唤醒爱的良机——

为人要坚定,正直,忠诚;

因此上方照耀着你的那道光芒,

就不会消失。

你将听到,天使的声音在说——

这些美好不会消逝。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