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地互動,在「融」字上做大文章

军地互动,在“融”字上做大文章

金秋時節,豐收之時,碩果累累,9月27日,“山西省軍民融合發展推進大會暨科技成果交易洽談會”在太原開幕。

山西是近代軍事工業的發祥地。被毛澤東稱為生產戰線英雄的“太行軍工”,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誕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更成為新中國重要的軍工基地。如今輔助火箭完成發射前總裝、測試、轉場這一高難度工作模式的長征七號火箭發射平臺製造者,正是山西軍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長治清華機械廠,見證了中國航天探索太空的一次次輝煌。而主打405火炮及炮彈的晉西機器有限集團公司,與北京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四方車輛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共同推動軍民融合技術進步。太鋼集團與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開發了高端碳纖維,併成功打入航空航天領域。它們都是“山西驕傲”。

山西振興崛起,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省委、省政府把軍民融合工作放在戰略地位,力促軍地協同創新,在“融合”上做大文章。2017年9月,我省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成立,把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作為我省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和重大抓手,以謀劃實施軍民融合產業項目為重點,努力形成全省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需求對接、資源共享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2017年底,我省制定《山西省創建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工作方案》,依託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園區建設,培育一批軍民融合發展重點區域、企業、項目、高校、實驗室等。我省深入挖掘軍工優勢潛力,導入中央軍工集團產業佈局,深度對接我省資源稟賦,整合供應鏈、產業鏈、創新鏈和資金鍊,從拓展延伸、先行先試、騰籠換鳥、技術推動4個方面積極謀劃優質軍民融合產業項目。

軍民融合科技成果交易洽談會既是推進會,也是展示會,還是交流會。展會有232家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和23所省內外高等院校參展,共有參展項目852項,展品729件(套),視頻100件,大型實物展品34件(套),涉及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製造等領域。既有近年來我省承製武器裝備的最新研究成果,又有我國建設先進國防科技工業在新材料、新技術、新運用方面的最新需求。

洽談會現場,記者被一個“大塊頭”吸引,乳白色的身體,方方正正的樣子,像一架坦克,但沒有炮筒,身上寫著“青山綠水美麗中國”。原來,這是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一個垃圾轉運站。展臺工作人員介紹,這個中型垃圾轉運站適合於中小型城市或大城市的一個行政區的垃圾壓縮轉運處理,單日處理垃圾量100-500噸左右,密封的腔體可避免垃圾、汙水向四周散溢等二次汙染,防蓬堵裝置可有效解決垃圾蓬堵,集中控制、監視系統應用了先進的高度集成分佈式計算機網絡控制系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製造的大型垃圾轉運站,單日處理規模則可達500-2000噸,配套的垃圾轉運車為25噸和31噸的車廂可卸式轉運車,可接納城市垃圾收運系統中8噸及8噸以下垃圾收集車的卸料。裝載量大、無汙染,這些“大塊頭”深受環衛部門青睞,無疑是建設“美麗山西”的“主力軍”。

“不怕摔,摔不怕”,展廳裡一架無人機引得眾多參觀者駐足。這架SV360高安全度無人機是深圳迪奧普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一款小型電動固定翼無人機,機身長度1.3米,高度0.4米,翼展2米,無工具拆裝,便於攜帶以及航拍,可應用於無人機測繪、災害評估、搶險救援、管線巡查、警用偵查等。相對於傳統測繪方式,可節省80%以上的野外採集、調繪工作,縮短成圖週期,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就是要打造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3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