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外国人的对联,还是写给名人,网友表示: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看了外国人的对联,还是写给名人,网友表示: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对联是中国独家经营的一种文学样式,鲁迅先生逝世后有关方面收到很多挽联,以其中一副是日本友人佐藤春夫先生撰写的:有名著,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此联以口语的形式写成,如泣如诉,款款言情,亲切感人,外国人能写成这等对联是难能可贵的。

看了外国人的对联,还是写给名人,网友表示: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斯诺先生也与人合写了一副挽联,托人送到上海,悬挂于鲁迅先生追悼会上,对联是: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此联而令人称绝之处是将鲁迅先生的书名《呐喊》和《彷徨》分别嵌进了上下联的后部,天衣无缝,其表达的内容与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文坛的形式贴切而真实,令人拍案叫绝。

看了外国人的对联,还是写给名人,网友表示: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20世纪后期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病逝后,客居我国的越南共产党领导人黄文欢写了一副挽联:文流风采永存荧幕上;音容笑貌常在人心中。初读此联文字,简明朴素可亲,细细推敲,都有精巧工整,可见黄文欢同志汉学功力匪浅。

1984年11月,中国楹联学会曾受到一位日本友人的贺信,其中有言道:日语英语都有对句,可是和中国的对局来比较,在文学的整体上,在音韵的清秀协调上是无法相比的。在中国文学上最优美的东西属于对联。

看了外国人的对联,还是写给名人,网友表示: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有网友看了上面外国人写的对联,表示只是小学三年级的水平,虽然说法有些夸张,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确实有很多精彩的对联,比如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寸土为寺,寺旁言诗, 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双木为林,林下示禁, 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等等。况且古代的对联都有很多巧妙的构造,即使是现在的人也有很多喜欢对对子作为日常的消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