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向披靡|解读vivo的指纹解锁之路

想动笔写这篇小文,本是在用了vivo X20 Plus屏幕指纹版之后,但因为春节的原因,就懒到放下了,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春节长假之前,网上又流传出了一款采用屏下指纹解锁技术的vivo样机谍照。联想到特别为了中国春节而推迟召开的MWC 2018,貌似可以预期vivo也许又会有新动作,所以,就想不如放到MWC 2018看看究竟再说,果然,那张谍照中的vivo手机是真实存在的vivo在MWC期间推出了基于屏下指纹技术的升级版概念机——vivo APEX。

“锁”向披靡|解读vivo的指纹解锁之路

它依旧基于来自Synaptics的Clear ID FS9500光学指纹模块,并结合三星的AMOLED屏幕,成功将光学指纹技术升级到了“多点指纹+双指纹解锁”的进阶版,而且,它还用一个非常巧妙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前置摄像头的放置,真正的最“全面”的全面屏因此得以实现!

“锁”向披靡|解读vivo的指纹解锁之路

关于vivo品牌的另一条故事线

说到vivo,最早很多人会想到Hi-Fi,现在很多人会想到自拍,但其实说到指纹技术,vivo的故事还真不少。早期,指纹解锁这项功能常见于笔记本之上,用于安全防护,初次出现在智能手机上(摩托罗拉Atrix 4G,国内型号ME860),可谓技惊四座,而带有指纹解锁功能的首款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则正是出自于vivo之手,型号则是一款相当“长寿”的旗舰——Xplay3s,于2013年12月发布。它采用后置式电容指纹模块,和同年问世的苹果iPhone 5s的前置指纹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方式。

“锁”向披靡|解读vivo的指纹解锁之路

到了大约两年后的2015年11月,vivo X6以“快”作为主打推出,它也是采用电容式指纹技术,不仅做到了360°全方面指纹识别,而且在解锁速度上也做到了当时的最快,与此同时,与指纹捆绑在一起的支付功能也随之加载。

大约8个月之后的2016年6月份,vivo X7携Moonlight前置柔光自拍灯登台,而这个时候,这款机型所采用的指纹方案则“悄悄”改成了前置,方案供应商则变成了大名鼎鼎的汇顶国际,为了便于操作,X7的电容式指纹模块还同时兼具了轻触与指纹两种方式解锁体验:亮屏轻触解锁仅需0.15s,熄屏按压解锁也仅需0.2s。

“锁”向披靡|解读vivo的指纹解锁之路

就当X7所采用的前置指纹方案四平八稳的陆续出现在X9、X9s系列上的时候,vivo却在2017年6月底的MWCS 2017(2017年上海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搞了事”——一款外观与vivo当时旗舰Xplay6几乎相同的手机出现在这次展会上,这是全球首例智能手机屏幕指纹解锁的原型机,采用来自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款机器推出的时候,2017年作为全面屏普及元年的概念已经兴起,而在这个当口推出这样一款原型机,并非是vivo为了造噱头,显然是为了将要到来的全面屏时代作准备,因为那个时候,关于苹果新一代iPhone到底是用屏下指纹还是面部识别的讨论还在进行之中,不过从产业链传来的消息,后者应该占上峰。

再后来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虽然大卖的vivo首款全面屏手机X20系列回归了后置指纹解锁方案,但到了2018年1月,vivo真正的心思才算是彰显——CES 2018上,vivo X20 Plus 屏幕指纹版正式推出,采用Synaptics的Clear ID FS9500光学指纹模块,与来自三星的AMOLED屏幕一起,成功实现了屏下指纹解锁方案的量产。

2018年1月24日,vivo X20 Plus 屏幕指纹版正式发布,2月1日上市当天,线上备货瞬间就被一抢而空——也许再过些年回头来看,这款机型可能会是指纹解锁技术发展史上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一款机型。

“锁”向披靡|解读vivo的指纹解锁之路

屏幕指纹还是面部识别,谁会笑到最后?

关于X20 Plus 屏幕指纹版的体验,我之前也发过相关的微博,在这里重复一下:首次指纹录入次数略多,解锁的按压方式要求略高,也就是说手指和指纹识别的接触面要够大,倾斜角度不能过高,即使解锁失败,好看的解锁动画特效也值得多试几次,不过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解锁的成功率明显体验。也就是说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同时解锁的速度和第一代指纹模块差不多,和现在流行成熟的电容方案相差还是很明显。另外,有一个不满意地方就是指纹识别的位置太靠下,X20 Plus机身本来就大,靠下的识别区很影响单手操作。

“锁”向披靡|解读vivo的指纹解锁之路

不过现在这方面的信息又有所更新,贴膜行业的水凝膜已解决了贴膜问题,而且,屏下指纹随着APEX概念机的推出,也从特定区域,扩大到半个屏幕,成功解决了手机重心的握持问题!在此之后,我相信可能会发展成为全屏指纹解锁,即多点指纹,在屏幕任何位置都可以解锁,这一切都是相当值得可期的。

“锁”向披靡|解读vivo的指纹解锁之路

这个时候,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在一夜之间,解锁方式会如此受业界的关注?

说得简单点:都是被全面屏给逼的,相信这一点不用再解释了,而解锁方案,则在这种“逼迫”之下,解锁方案也随之分化为屏下指纹与面部识别。面部识别就不用说了,苹果的方案就是基于结构光技术的Face ID,标称的安全性出色但成本高昂,安卓阵营则是成本更低一些的2D或3D面部识别。

但另一方面,屏下指纹则由汇顶、Synaptics和高通等方案商等与终端厂商一起在不断进行着探索。当然,虽然还有虹膜这样的方案,但个人觉得它与面部识别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特别是在终端结构设计上,可以视为一类方案吧。

iPhone X的Face ID从最开始用到现在,个人认为苹果的确是不简单,把一个本来就不应该现在存在于手机上的物件儿硬生生做得只有那么小,不但塞进了手机里,而且体验还真不错,但问题是在于,它除了留下了一个有碍观瞻的“齐刘海儿”之外,还让解锁这样的操作被限定在一定的角度范围之内(当然,最开始还有躺下不能解锁这样的问题)。更要命的是,要是面部解锁与支付这样的操作捆在一起,你就会懂得: 剁手的几率成几何级数上升,因为一但进入支付界面,面部识别几乎不会留给你反悔的机会。

而相比之下,屏下指纹方案因为基础是源自现在流行的指纹解锁体验,所以面部识别那些限制它并不存在。也就是说,其实在全面屏时代的解锁方案上,屏下指纹更适合成为最后的赢家,但因为现在的技术条件问题,它的体验提升空间是巨大的。

其实,苹果也一样是在屏下指纹的路上进行着,只是屏下指纹当前存在的问题,让它暂时选择了面部识别,况且,现在已经有传闻iPhone X的结构光技术也可能会在2018年改为其他可行的面部识别方案——原因是成本太高,而再过2~3年,苹果也许也会转向屏下指纹方案——这些都是我从上游供应链的朋友听来的传闻,既是传闻,就姑且一听吧。

“锁”向披靡|解读vivo的指纹解锁之路

在屏幕指纹领域,vivo很早就和诸多指纹传感器厂商展开了合作,X20 Plus 屏幕指纹版上就是和Synaptics进行的深度合作,在早期概念产品设计的时候,vivo就把Synaptics的光学屏幕指纹传感器作为首选方案,并采购了大量的元器件,然后找了很多代工厂进行贴合。

但光学传感器对贴合角度的精准度非常高,这期间vivo没少花功夫,浪费的材料更是不计其数,产品堆叠、结构设计、芯片灵敏度以及屏幕厚度等一系列的问题,让近百人的研发团队绞尽脑汁,如果当时放弃这种解决方案,损失的不仅仅是大批量的元器件,产品的发布更是不会这么快,量产更是不会随即而来。

“锁”向披靡|解读vivo的指纹解锁之路

而且,既然将全面屏作为近两年自家重要的战略,那么vivo对屏幕指纹技术的渴望更是强烈,因为“真全面屏”这个技术难题的钥匙,就在屏下指纹身上。虽然涉足屏幕指纹研发的并不只vivo这1家品牌,但率先量产上市的产品已被vivo拿下,可见vivo对新技术的追求不亚于任何品牌,这其中的努力也是非同一般。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从X7开始,我们是可以看到vivo在这种新技术的采用上的小心思的:X7上率先采用Moonlight自拍灯,但真正大规模使用的却是X9这一代;而X9s Plus上采用的专用影像处理芯片,真正大规模上量的,则是X20 Plus。

同理,X20 Plus 屏幕指纹版上率先采用屏下指纹方案并上市销售,那么,这次推出的vivo APEX,说不定接下来在今年上半年又会以差不多的方式来到普通消费者手中,别忘了,就是这么一步步的“公测”,正在推动真全面屏与屏下指纹技术的快速进化!前边说到的“多点指纹”,也许真的不远了!

写在最后

技术攻破决定了产品的迭代周期,现如今的vivo已打开了屏幕指纹解锁之路,随着X20 Plus 屏幕指纹版在各位消费者手中的使用,屏幕指纹的使用体验也会成为其他厂商参考的对象,而区域屏下指纹识别如此快速的进化为半屏屏下指纹识别,也会为屏幕指纹聚集更多的研发驱动力,厂商扎堆面部识别的现象也会得到改善,而vivo作为屏下指纹技术的先行者,相信随着全面屏的发展,全屏屏幕指纹问世也不会需要太多的时间,那个时候或许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全面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