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究竟該何去何從?

前言

2018年5月,一名空姐被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案件發生後,順風車備受輿論質疑。而今距離“空姐遇害案”才3個月,滴滴又再出人命。遭遇慘痛代價後,滴滴順風車於8月26日永久下線。這種“斷臂求生”、“棄車保帥”的做法,你認同嗎?滴滴順風車究竟該何去何從?

滴滴順風車究竟該何去何從?

2017年5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小編覺得“共享單車”換成“共享經濟”更為恰當,因為共享汽車出行對人們的影響也非常大。

滴滴順風車究竟該何去何從?

朋友的父親,已經到了65歲的退休年齡,平常會使用電腦辦公,手機看新聞,但是從不接觸網購,也不使用線上支付。因為經常跨城往返的需要,兒子給他推薦了順風車,他這才開始使用線上支付平臺,學會了自己網上打車,再也不用麻煩兒子特意往返接送,去哪裡都很方便、實惠。不可否認,滴滴出行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無論家中是否有車,都能搭乘到乾淨、舒適的汽車出行。

那麼,滴滴出行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一路又是怎樣過關斬將成為老少皆知的打車平臺?後來又是如何產生了安全隱患?讓我們一探究竟!

滴滴出行,當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移動出行平臺,涵蓋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及大巴等多項業務,打通出行 O2O 閉環。

從 2012年9月9日 上線以來,滴滴的主要歷程如下:

滴滴順風車究竟該何去何從?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在滴滴打車平臺發展期間,並非是一帆風順,曾遭遇對手“快的”,打過激烈的價格戰,最終雙方於2015年情人節“喜結連理”。你以為這樣它就一家獨大了?滴滴的確嘚瑟過一陣子,但後來又遇到“外敵”Uber,經歷了廣告互撕,砸錢瘋搶中國市場客源等一系列商業大戰後,以合併告終。小編敢說,如果當初Uber中國業務沒有被滴滴吞併,相信很多朋友的手機上都會卸載滴滴。因為Uber的服務和乘坐體驗明顯要好很多!

滴滴順風車究竟該何去何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當滴滴成為中國市場一家獨大的打車平臺的之後,服務意識逐漸淡薄,對司機的獎勵機制越來越少,更多關注開拓新業務、上市融資。一味追求市場佔有率,忽視平臺發展的安全漏洞,導致其成為犯罪事件的溫床。如果滴滴企業能夠儘早優化服務,防範於未然,能夠做出更人性化的商業抉擇,也許就不會陷入如今這種幾近失控的負面輿情。

滴滴順風車究竟該何去何從?

滴滴順風車下線的導火索:

8月24日,一名浙江溫州樂清的女孩趙某乘坐滴滴順風車,被司機鍾某強姦並殺害。經歷空姐被殺事件後的滴滴,書面上說平臺在整改,然而長達3個多月,卻一直沒有實際作為,沒能及時阻止這場謀殺。滴滴官方接到求助信息卻無作為,推諉敷衍的態度徹底激怒了群眾。事後再多的道歉都是於事無補,明明有機會彌補平臺漏洞,完善報警機制,卻沒有引起重視。賺錢本是無可厚非,但是作為企業者要有良知,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可貴!

滴滴順風車究竟該何去何從?

總結

此次事件引發的輿論風波,以順風車業務下線暫時平息。但是小編認為,有錯的並不是順風車業務,而是傷人者!正如同持刀傷人,有錯的不是那把兇器,而是拿著武器的那個人。而滴滴的責任是高估了人性,沒能有效預防犯罪,沒能提供報警功能,沒能監督到位,沒能重視求救信息,沒能第一時間與警方聯繫開展救援。

滴滴順風車究竟該何去何從?

所有事物都具備兩面性,有利也有弊。滴滴也不例外,給人們帶來便利和實惠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出現安全隱患。如何在保障用戶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將用戶利益最大化才是滴滴企業立足的根本。

最後,小編還是想說,滴滴順風車是個好業務,相信獲益的朋友肯定也不少,順風車是比快車、專車更讓人依賴的業務,便利了用戶,也實惠了車主,完全實現了用戶和車主的雙贏。你是否也和小編一樣贊成順風車早日整改回歸呢?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