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背后的华尔街黑历史

文章:华尔街黑历史

电影《TheBigShort》的原著是我看过最励志的财经书籍:一群神经病、自恋狂和门外汉是如何在07年次贷危机中吊打全球顶级金融机构的。全是真人真事!

李普曼的自恋狂症状简直严重到了要送医院的地步。别人打电话到公司找他,接电话的同事:“你找这人干吗?他脑子有毛病的啊。”

但他却是第一个看出次贷危机苗头的人。不顾高层的极力反对做空了大量次贷债券。几个月后危机爆发,这笔交易立刻就赚了37亿美金。

他的交易对手则是宇宙第2大投行摩根士丹利。除了输给李普曼37亿之外,他们还在其他几笔相同的交易中赔掉了50多亿美金。

这也正是次贷危机最让人觉得邪门的地方:全球第一大银行花旗股价跌到了几毛;全球第一大保险集团AIG赔得倾家荡产,花了美国政府1900亿美金才救活;而金光闪闪的华尔街5大投行更炸了3家。

总之,在这场危机中越牛逼的公司死得越惨,而把它们搞死的人却都是像李普曼这样的歪瓜裂枣。下面照片里的人,就是这帮歪瓜裂枣中最牛逼的一个——约翰·保尔森。

要知道做空这事风险可不是一般大,稍不小心就死无葬身之地。前面提倒的李普曼做空了37亿的次贷债券,已经把他的领导吓得屁滚尿流。那保尔森究竟做空了多少次贷债券呢?200多亿。1992年索罗斯狙击英镑时杀得天昏地暗全球震动,全部做空头寸也就100亿左右。这个王八蛋先是做空了次贷债券,一口气从华尔街大机构那儿薅了150多亿。当那些机构被薅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的时候,他又做空它们的股票,再次怒薅几十亿。结果没过几天,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就被薅挂了。

就这样他还觉得不过瘾,又一转身杀过了大西洋。

保尔森的基金在短短两年里赚了200亿美金,而他个人的收入更是创了华尔街历史上的最高记录——两年60亿。而在此之前,他的全部银行存款也就几千万而已,在街上属于纯屌丝级别。最崩溃的是做空之神索罗斯大爷,他老人家当年拳打英格兰脚踢东南亚,还把俄罗斯、日本和墨西哥的外汇市场给搅了个遍,那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干活,最后也就赚了几十亿。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年轻后生,汗都不出就一百亿一百亿的往回捞钱。

索罗斯大爷拉下老脸一次次地往保尔森公司跑,见面就说一堆“老司机带带我”这样的话,再加上他侄子彼得·索罗斯又是保尔森哥们,最后保尔森也拿他没辙,只好把诀窍给大致说了一下。他赶紧回去依样画葫芦,立马就赚了十几亿。诀窍的核心说穿了就是一句话:只要房价一下跌,大批的房奴都会还不起按揭贷款。

而保尔森是怎么知道的呢?说来也是搞笑。这家伙早年都一直在炒股票和债券,压根就没接触过房地产市场。但在04年的时候,因为刚讨了老婆又生了娃,他就想要买套大点的房子改善下生活水平。结果他家附近稍微看得上眼的房子价格都要上千万,要知道他自己10年前买房的时候可只花了20多万。

这里我要稍微介绍一下背景,我们都知道次贷危机是美国佬乱买房,金融机构乱发房贷导致的,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乱到什么程度。

所谓“次级贷款”其实只是婉转的说法,实际的意思是“发给买不起房的穷逼的贷款”。当时的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那绝对叫一个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一个牙买加来的小保姆能在纽约皇后区买5套房(差不多相当于帝都的通县和魔都的嘉定)、一个跳脱衣舞的妹子能在拉斯维加斯买5套房。

最离谱的是有个墨西哥来的家伙,中介问他:“买房要有工作才能贷款,你的工作是啥?”他说:“我就一街头杂耍卖艺的,哪有工作?”中介说:“那没问题,你去街上穿着衣服拍张照,就能当工作证明啦。”

保尔森心说早晚得出大事,拍了200万给手下小弟,让他们把全国各地的按揭贷款数据、房价数据全都买回来,越多越好。数据拿回来之后,他和手下们整天趴桌上分析,最后发现了一个规律——去掉通胀因素之后,一个地区的房价涨幅和按揭贷款违约比例是负相关的。就是“房价一下跌,房奴就不还贷了”。

其实他们这个发现都算不上独家。当时李普曼手下有个小弟叫徐幼于,是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的。这家伙连英语都说不利索,却是个数学天才,当年拿过全国奥数二等奖。他发现了这个规律之后告诉了李普曼,然后李普曼又告诉了全公司的人,而他们的反应却是“呵呵,滚”。

当时华尔街流行的观点是按揭贷款违约比例取决于利率和就业率。利率高、就业率低房奴压力就大,利率低、就业率高压力就小。

这种观点看上去似乎成立,但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房奴要是还不起房贷,是可以把房子抵押了贷款来还的。

其实当时这种做法已经非常流行了,那些金融公司怕“抵押贷款”说起来难听,还发明了一种新的叫法叫“资产再利用”,简直妥妥的高大上。

而前面说的什么“小保姆买5套房”都是用的这一招:买一套,然后抵押换了钱再买一套……总之只要房价涨,这个把戏就可以永远玩下去,但要是房价一跌就不灵了。

接下来保尔森他们又收集了全国各地的房价数据,发现前几年各地的房价都冲上了天,但最近有些地方的房价已经停止上涨了。他们又看看华尔街同行们依然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样子,心中一个疑问油然而生:我们和他们,究竟谁是傻X?

因为心里没底,他们先发了一圈咨询邮件给各大投行。为了不至于显得像个逗比,保尔森都没敢亮出真实观点,只是问了一句“要是房价涨得慢一些会发生什么?”结果连一个正经回复都没收到。邮件不行那就请人来呗。他们先是联系了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员,请他们上门来聊聊怎么做空,结果人家是穿着polo衫来的,坐下来第一句话就是“有话快说,我们一会还要去打高尔夫呢!”

随后保尔森又找来了老东家贝尔斯登的人,因为有点沾亲带故,对方的话就说得比较客气:“你们是很好的客户,所以为了你们着想,还是别这么搞比较好。”

相比这帮家伙,高盛的交易员明显就要高出一个档次。他虽然不认为房价会跌,但保尔森大手笔做空房市的做法还是引起了他的警觉,为了万全起见,他决定主动上门拜访保尔森一次。

结果这次拜访就成了打哑谜的游戏——他拼命想要问出保尔森做空的根据是什么,而保尔森则拼命装傻充愣,想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傻逼。

问了半天问不出什么,高盛的交易员最后只好摊牌说:“我们高盛和其他许多客户都和你持相反的观点。”听了这话,保尔森他们赶紧给他灌米汤:“大大说得对!你们高盛那么牛逼,我们哪赶得上!”好说歹说,总算是他给哄走了。

没想到这家伙刚回到办公室,保尔森那边电话又来了:“我们还要加注,继续做空。”差点没把他气吐血。

至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一年之后,美国的房价就跌了30%,上千万人的房子被银行收走,各大金融机构的损失超过3万亿。

2008年2月20日,贝尔斯登邀请他和其他10多个基金经理去公司用午餐。好吃好喝地招待了他们一番之后,贝尔斯登的几个高管开始轮番讲话,说公司并没出什么大问题,希望他们看在曾经共事过的份上,把撤出贝尔斯登的资金再放回去。

他们说完之后,大家又随便问了几个问题,眼瞅着就要散会了。

这时保尔森举起了手。“Sam(贝尔斯登的COO),你知道你们有多少问题资产吗?”

“这个我不太清楚。”

“大概多少?”

“要不我回办公室查一下再告诉你。”

“那我来告诉你,是2200亿。而你们的股票只有140亿。你们快完了。”

当天晚上,这段对话传遍了华尔街。

金羊毛工作坊

扣动财富的扳手,投资者的私人定制。

投稿:[email protected]

业务联系:pinkfloydguyard

lileiweib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