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顧明遠:《資治通鑑》中的教育故事

读书札记|顾明远:《资治通鉴》中的教育故事

本文約3700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读书札记|顾明远:《资治通鉴》中的教育故事

《資治通鑑》可以說是一部治國理政的百科全書,記錄了自周威烈王(前403)至後周世宗(959)的1300多年間帝王將相治國理政的故事,其中有許多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借鑑,無怪乎當年毛澤東主席一再要求高級幹部要讀一讀《資治通鑑》。從育人做人的視角來讀,也會發現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值得我們思考,這裡摘錄幾個,以饗讀者。

读书札记|顾明远:《资治通鉴》中的教育故事

才是人之質,德是人之帥

戰國時期晉國智襄子(晉國大夫智宣子之子智瑤)當政,在宴請韓康子、魏桓子時,對他們很不尊重且戲弄他們。智國勸他不聽。智瑤驕而輕敵,結果亡國(前 457—前453)。司馬光對此有一段關於德才的評論。他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又說:“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後面還有幾句:“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1]

司馬光對才德孰輕孰重、孰先孰後說得非常清楚。才是人的能力,德才是人的統帥、靈魂。一個人有了德,他做善事,能夠做到極致。一個有才而缺德,他做壞事也能做到極點,禍害於人。用人之道,要先看有沒有德,德才兼備的人最好,否則寧可用愚笨的人,也不能用無德的小人。司馬光說,人們對有德的人比較尊重,對有才的人比較容易親近,所以自古就有重才輕德的情況,結果亡國敗家,我們要明白德才的先後。

今天我們講,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要牢記古訓,德育為先。就如陶行知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真人才能做真事,才能做善事。學校教育要堅持德育為先,錘鍊學生的思想品德;能力為重,學好本領,奉獻祖國。

言必信,行必果

商鞅在秦變法,恐民不信變法的命令,沒有立即公佈。“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徒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復曰:‘能徒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輒予五十金。乃下令。”(前 359)秦國商鞅要變法,怕老百姓不相信,於是在國都的南門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柱子,佈告說誰能把它搬到北門,就賞金10 兩。老百姓觀望著不相信。於是,又佈告說誰能把它搬到北門,賞金50兩。有膽大的人把它搬走了,真的獲得了50兩的賞金。商鞅看到,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變法才開始公佈實行。司馬光評論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無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

[2]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生存之基。誠信待人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中國曆代有許多關於誠信的故事,如“季子掛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國人處世待人的人生哲學,現代社會在改革大潮中更需要誠信。當前我國教育改革中的許多舉措,如高校自主招生等都難以實行,與社會缺乏誠信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加強誠信教育是當前德育最迫切的內容。社會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才能穩定、團結、和諧、發展。

重人才,輕珍寶

建設治理一個國家,是財物重要,還是人才重要?齊威王和魏惠王的對話說明了這個問題。齊威王、魏惠王會田於郊。惠王曰: “齊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惠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四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加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

[3]

齊威王和魏惠王會見。魏惠王問齊威王,齊國有珍寶嗎?齊威王說,沒有。魏惠王奇怪地說,我們魏國雖小,還有直徑一寸的珍珠十枚,可以照亮十二乘車輛。齊國是大國,難道就沒有寶?齊威王說,我認為的珍寶與你不同,我有四位大臣,各守其職,可以照觀千里,哪隻是十二乘啊!古人都知道人才的重要,光有珍寶,沒有人才,別說珍寶,就連國家都保不住。因此,歷代賢明的君主都重視人才,而培養人才要靠教育。正如《學記》所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今天我們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要靠人才。特別是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國際競爭說到底是創新能力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立德樹人,培養人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說明物質建設比較容易,精神建設要靠幾代人的努力。我們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愛之深,謀之遠

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子女,那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愛?《資治通鑑》中有這樣一段故事,值得做父母的思考。秦國討伐趙國,趙國求救於齊國。齊國要求趙國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太后捨不得,想讓燕後代替,而且不許大臣什麼反對意見。老臣太師觸龍去見太后,從家常起居聊起,然後說道:自己年老體弱,在未死之前把15歲的兒子託付給王室做個衛士吧,於是就有了一段對話。太后曰:“丈夫亦愛少年乎?”觸龍曰:“甚於婦人。”“父母愛其子則為之計深遠。”觸龍問太后:“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太后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觸龍就說:“父母愛其子則為之計深遠。”然後說道:“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與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哉?”太后聽了他的話覺得有理,於是備了車馬送長安君質於齊。[4]對話中,太后驚奇地問觸龍,難道男子漢大丈夫也愛自己的孩子嗎?觸龍說,比婦人更愛。並且問太后,你認為燕後比長安君更賢明嗎?太后說,不,遠不如長安君。觸龍因此就說,什麼才叫愛呢?愛子就要為他做長遠的計謀。如果一個位重的人養尊處優,擁有貴重的器物,太后又封給他肥沃的土地,而無功於國家,將來國家遇到危害,他何以能擔當得起拯救趙國的重任呢?太后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備好車輛送長安君到齊國。

這個故事對我們今天的家長是不是很有啟發意義呢?特別是官家、富家子弟,父母真正的熱愛,是要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做計謀,讓他們去鍛鍊,使他們勇於擔當。我們常聽說,英國伊頓公學、曼徹斯特公學都是貴族子弟學校,但那裡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都有嚴格的要求,而且要經過艱苦的訓練。就連英國的王子都要當兵,錘鍊品格。但我們今天的家長似乎只關心孩子的知識學習,既不重視他們體魄的鍛鍊,更不重視品格的錘鍊,他們將來怎麼能擔負建設現代化的重任,值得家長三思!

助人為樂,不求回報

《資治通鑑》第五卷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摘錄如下:平原君欲封魯連,使者三返,終不肯受。又以千金為魯連壽。魯連笑曰:“所貴於天下士,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是商賈之事也。”[5]趙國平原君為什麼要賞魯連,這裡沒有說明,歷史學家一定有考證,恕我無知。但這段話使我很感慨。魯連一定是對趙國有功,為平原君出了力,因此平原君要封他,但三次退回不受。平原君要賞千金為他作壽,他又不受。並且說,為國為人排難解困是一個知識分子最珍貴的品質,如果收受施賞,就變成了商賈買賣。這反映出歷代中國知識分子應有的骨氣,做了善事,不求回報。我看到今天社會上有許多見義勇為者,做完善事,無聲無息地離開,真是佩服。但是現在社會上功利主義盛行,一些有知識有專業的人,無利不幹,少數教師不是全身心地投入教書育人的工作,而是進行有償補課,把教育事業變成商業買賣。相比魯連來,是不是有損知識分子的稱號?把什麼留給子孫?

漢宣帝太傅疏廣、少傅疏受辭官歸鄉里,日令其家賣金共具,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或勸廣以其金為子孫頗立產業者,廣曰:“吾豈老誖不念子孫哉!顧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與凡人齊。今復增蓋之以為贏餘,但教子孫怠墮耳。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之怨也,吾既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惡。又此金者,聖主所以惠養老臣也,求樂與鄉黨、宗族共饗共賜,以盡吾餘日,不亦可乎。”[6]這個故事也非常有教育意義。我們要把什麼留給子孫呢?疏廣、疏受父子為我們做出榜樣。他們兩人是漢昭帝、宣帝的大臣,辭官回鄉以後,與民同樂。人家勸他為子孫置些產業,可以讓子孫享受,他卻說現有的舊屋薄田,只要子孫勤勞,足可以維持生活,與普通百姓相同。如果置了產業,反而會使子孫懶惰墮落,因此他說:“賢明的人財產多了,會削弱他的志氣;愚蠢的人財產多了,會增加他的過錯。我不能教育子孫,但也不能使他們增加過錯,甚至做壞事。我和鄉親友朋共享餘年,不是很快樂嗎?”希望我們現在賢明的人都有這種心態。

[參考文獻]

[1] 司馬光 . 資治通鑑 ( 第一卷 )[M]. 北京 : 中華書局,1956:14.

[2][3]司馬光 . 資治通鑑 ( 第二卷 )[M]. 北京 : 中華書局,1956:48,50.

[4][5]司馬光 . 資治通鑑 ( 第五卷 )[M]. 北京 : 中華書局,1956:163-164,183.

[6] 司馬光 . 資治通鑑 ( 第二十五卷 )[M]. 北京 : 中華書局,1956:833.

读书札记|顾明远:《资治通鉴》中的教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