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郑州GDP有望破万亿!“好天”要达到200天以上

今年郑州GDP有望破万亿!“好天”要达到200天以上

9月27日上午,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郑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王新伟代表郑州市政府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大会予以审议。

郑州的经济总量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已攀升至第7位,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有望迈入“一万亿”俱乐部。产业结构更为合理,三产比重已超过了一、二产之合。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国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16位。

今年第四季度,郑州要完成“好天”200天以上的目标,加快推进新力电力“热电外迁”,力争年底前建成投运。同时,加快推进机场三期建设,开通郑州——卢森堡洲际直飞客运航线。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等线路主体结构完成,5号线实现空载试运行。

今年郑州GDP有望破万亿!“好天”要达到200天以上

【实力】经济总量提升至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 年底有望进入“1万亿”俱乐部

本届政府任期以来,“十二五”规划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000亿元、8000亿元、9000亿元三个台阶。2017年达到了913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由第8位提升至第7位,全省经济首位度由19.3%提高到20.3%。

今年上半年,郑州市生产总值达到了4611.4亿元,增长8.5%。根据预计,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5年年均增长约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万大关。

2017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越了千亿元大关,达到1056.7亿元,是2013年的1.6倍,年均增长13%,占全省比重的31.1%。上半年的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7亿元,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将达到1150亿元。

今年郑州GDP有望破万亿!“好天”要达到200天以上

【产业】三产比重超过一、二产之合 高耗能产业占比下降

郑州市转型发展气势强劲。三次产业比由2013年的2.3:52.1:45.6调整为2017年的1.7:46.5:51.8。这实现了三产比重超过一产和二产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超过高耗能行业两大历史性突破。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6万亿元,继续保持中部省会城市首位,也跨入了全国第一方阵。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在新兴产业方面,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汽车及装备制造等四大战略性产业占比47.1%,比2013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煤炭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占比40.5%,比2013年下降了4.3个百分点。

今年郑州GDP有望破万亿!“好天”要达到200天以上

【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明显 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5%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的是更为绿色的发展。郑州以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体系为着力点,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如今,10家燃煤电厂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累积拆除燃煤小锅炉1300余台,燃煤总量消减了980万吨。2017年PM10、PM2.5浓度分别降至118、66微克/立方米。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国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16位。

目前,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取得较大进展,河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宽阔水面和两岸绿化景观初步形成。索须河生态景观提升工程有序实施,牛口峪引黄工程全线开工,环城生态水系循环、石佛沉砂池至郑州西区生态供水项目一期工程也已基本完成。

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郑州市累积新造林34.2万亩,新建、完善提升各类森林公园40个。龙子湖湿地公园和高铁公园都已建成投用,10个万亩以上森林公园、20个郊野公园、26处生态遗址公园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区绿地率达到了35.5%,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复查。

今年郑州GDP有望破万亿!“好天”要达到200天以上

【目标】今后五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左右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央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把郑州定位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要求郑州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郑州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以上,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报告》建议,2018年主要预期目标方面,生产总值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今年郑州GDP有望破万亿!“好天”要达到200天以上

【环境】今年“好天”要超过200天 谋划郑汴洛水系连通工程

未来五年,在环境质量方面,PM10、PM2.5平均浓度达到省控目标。2018年,空气优良天数要达到200天以上。新增供热面积25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森林覆盖率达到35%左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平方米,郑州变得更为生态宜居。

按照要求,2018年,郑州将加快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郑州野生动物园、郑州新植物园、西流湖公园等公园游园建设,加快郑东新区象山等九大山体公园建设,提升提质全市公园和树木园,不断提高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覆盖率。

年底前,贾鲁河综合治理蓝线工程基本建成,绿化、铺装等工程全面启动。同时力争郑州市西水东引工程开工建设,积极谋划郑汴洛水系连通等大水源工程,着力构建“循环通畅、丰枯调剂、蓄泄兼筹、多源互补”的现代水系。

在土壤治理方面,年底前要完成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开展建设用地污染状况普查。同时,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今年郑州GDP有望破万亿!“好天”要达到200天以上

【航空】进入全国十二个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行列 今年开通郑州——卢森堡洲际直飞航线

郑州的现代化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强化,被明确为全国十二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随着机场二期建成投用、三期启动建设,到2017年,客货运量分别达到了2430万人次、50.3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6.6%、18.4%。今年上半年,增速分别跃居全国大型机场的第一、第二位。

今年,郑州将加快机场三期建设,扎实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开通郑州——卢森堡洲际直飞航线,确保新郑机场全年客货运吞吐量分别突破2700万人次、55万吨。

据了解,郑州将加快在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全国重要的飞机租赁业集聚地,积极推进郑州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高标准构建以上街为平台的通航机场群网。

今年郑州GDP有望破万亿!“好天”要达到200天以上

【交通】年底前5号线空载试运行 北三环东延高架主线通车

郑州将加快“轨道上的郑州”建设,力争轨道交通三期规划尽早获批。今年年底前,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等线路主体结构完成,5号线实现空载试运行,全面推进6号线市政配套工程、10号线建设。同时,力争轨道交通路累计客运量突破7.5亿人次。

而在重点市政工程方面,今年郑州将加快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农业路铁路代建段等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北三环东延高架主线、东三环隧道建成通车,力争金水路西延主线贯通。

另外,郑州将加快环城货运通道建设,开工建设国道310郑州西南段改建工程、省道312郑州境改建工程,加快推进国道310中牟境改建工程,建成国道107郑州境东移(一期)工程。

【布局】启动郑开科创走廊,打造未来中原硅谷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明确了“一谷一中心、五区二十园”的建设空间布局,积极谋划推进中原科创谷、智慧岛、科学谷、郑开科创走廊的布局和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龙子湖智慧岛吸引入驻的相关企业超过100家。

郑州将加快规划建设郑开科创走廊,以郑开科技大道为核心发展轴线,打造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主引擎——郑开科创走廊。大河报记者了解到,郑开科创走廊是以郑开科技大道为核心发展轴线、未来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主引擎。作为未来的中原硅谷,它位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发展区域,北起连霍高速,南抵平安大道,西临郑州市东三环(G107辅道),东至开封市河南大学新校区东边界,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郑州将规划启动郑开科创走廊等重点产业带和生态带重大工程,全面开工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重点推进郑汴、郑许一体化,郑新、郑焦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启动科学大道科学谷核心区建设。

郑州市将优化“一城两带五大组团”的空间布局,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实现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生态旅游带联动,加快推进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重大项目建设。

【民生1】新力电力“热电外迁”年底前建成投运 新增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

今年年底前,郑州将开工建设桥南水厂、龙湖水厂,侯寨水厂具备通水条件,新增日供水能力10万吨。

为改善郑州市区环境质量,保障市民的冬季供暖,郑州将加快新力电力“热电外迁”,力争年底前建成投运。同时,推进裕中电厂“引热入郑”集中供热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新增供热500万平方米。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今年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完成东、西餐厨垃圾厂建设,年底前分类覆盖率达到3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加快推进“厕所革命”,中心城区新建公厕1200座,升级改造765座。

在教育卫生事业方面,郑州将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监管弱等问题。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以上,开工建设普通高中学校4所,逐步消除“大班额”,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同时,统筹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联合体建设,全面推动家庭医生智能化签约服务。加快儿童、器官移植等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化健康服务供给模式。

【民生2】青年人才公寓二期2万套全部开工

近几年来,郑州市大棚户区改造加速推进,2014年以来累计动迁村庄732个,规划安置区(项目)353个,回迁群众74.9万人,郑州基本告别了中心城区城中村的时代。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加快安置房建设及群众回迁安置进度,10月底前已规划安置地块全部实现实质性开工,确保全年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15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6万套、回迁群众20万人。与此同时,加快青年人才公寓建设,二期2万套全部开工。

【民生3】不动产交易与登记全流程压缩至5天

郑州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对接省政务服务网,确保10月底前所有非涉密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80%以上实现网上申报。年底前,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4天以内,不动产交易与登记全流程5个工作日以内,确保超前完成省定改革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

规划

◆郑州将规划启动郑开科创走廊

◆全面开工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

◆启动科学大道科学谷核心区建设

◆加快推进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重大项目建设

环境

◆2018年空气优良天数要达到200天以上

◆绿化覆盖率达到42%、森林覆盖率达到35%左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平方米

航空

◆今年开通郑州—卢森堡洲际直飞航线

◆加快在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全国重要的飞机租赁业集聚地

交通

◆年底前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等线路主体结构完成,5号线实现空载试运行

◆全面推进地铁6号线市政配套工程、10号线建设

◆确保东三环隧道建成通车,力争金水路西延主线贯通

◆开工建设国道310郑州西南段改建工程

◆建成国道107郑州境东移(一期)工程

民生

◆加快新力电力“热电外迁”,力争年底前建成投运

◆推进裕中电厂“引热入郑”集中供热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新增供热500万平方米。

◆开工建设桥南水厂、龙湖水厂,侯寨水厂具备通水条件,新增日供水能力10万吨

◆中心城区新建公厕1200座,升级改造765座

◆郑州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以上,开工建设普通高中学校4所

◆加快青年人才公寓建设,二期2万套全部开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