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电视问政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18-09-27 10:05 | 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柳文岳

9月25日晚,温岭市举行第六期电视问政,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直面转型过程中的阵痛和问题,共寻转型之路和破解之道。徐仁标、王宗明、陈辉、黄海斌、沈云才等市领导在现场全程观看。直播现场还邀请9位“两代表一委员”及市民代表作为问政嘉宾,并由澎湃新闻副总编辑胡宏伟作现场点评。

第六期电视问政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温岭市制造业起步早、发展快,目前拥有市场主体11万余家,在册企业2.5万余家,形成了泵与电机、汽摩配件、机床工具、鞋帽服饰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然而,在传统产业兴起和发展的背后,产业布局落后、产业体系不全、产业创新不足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温岭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掣肘,产业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针对‘厂中厂’较为普遍的问题,相关部门有没有系统的解决方案?”“小微园建设重数量不重质量,是不是为了凑数字?”“企业要素成本很高,是很多企业家面临的大难题。面对扩大生产规模,他们感到有心无力。对此,我们有没有正在实行的好的解决方法?”在问政现场,问政嘉宾“咄咄逼人”,向有关部门负责人连连发问。对于在问政现场曝光的问题,相关部门、镇(街道)负责人和村干部们都作了答复,还立下了“军令状”,承诺会立即着手整改。

市委书记徐仁标作总结讲话。他说,自三年前推出电视问政以来,一系列的问政,归根结底围绕的就是环境革命和产业革命,目标就是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温岭经济的健康发展。从问政情况及平时实地调研来看,温岭市产业优化升级仅仅是开了个头、破了个题,转型之路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要按照“三年完成一轮改造提升”的目标要求,坚持环境革命、产业革命双轮驱动,扎实做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和凤凰涅槃三篇文章。

徐仁标指出,要做好“破”的文章,以整治倒逼为抓手,重构产业发展格局,以产业的整治提升为重点,持续推进“环境大整治、习惯大变革”为主题的环境革命,依法全面整治;要做好“立”的文章,以平台建设为支撑,集聚产业的高端要素,做好“抓大扶中育小推上市”,既要建好东部新区、城市新区、铁路新区等大的平台,为旗舰企业、上市企业提供发展保障,也要纵深推进小微园区建设,特别是抓好配套建设,强化入园管理;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打通产业上升通道,既要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也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标准建设,加快品牌打造。

第六期电视问政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徐仁标强调,要通过电视问政这个平台,曝光问题,倒逼工作,推动政府、企业以及广大群众解放思想、形成共识。部门和镇(街道)是推进转型升级的主力,要敢抓敢管,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要秉承温岭人敢闯敢冒的精神,抓牢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的机遇和势头,向创新要动力,向转型要出路,向品质要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