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未來放在他們的手中,放心:孩子是天我是雲

——記上海市楊浦區本溪路幼兒園教師應彩雲

幼兒教育,教給孩子的,或許是一時一刻無法用標準化的東西來衡量的,但或許這裡埋藏了他一輩子可以受用的那些根本性的東西。這是她對幼教的理解。她說:“孩子是天我是雲。”她把孩子看作天,讓他們永遠高高在上;她把自己比作雲,始終為天空的純淨和美麗變換著、行走著。

——題記

中國的未來放在他們的手中,放心:孩子是天我是雲

三十多年來,她從未離開過課堂,從未離開過孩子們。她堅守一線,在幼教園地裡深情地實踐著,純粹、智慧且堅毅;她躬耕逐夢,用一片丹心詮釋“天大地大、孩子最大”;她是幼兒教師心中最美的女神,也是孩子眼中永遠的彩雲。

她就是上海市楊浦區本溪路幼兒園正高級教師應彩雲,還是國家教育部教師培養項目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專家團和上海教育學會導師團成員、上海市學前教師學會副主任、上海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上海市教研室青年教師中心組導師。

她是孩子天空一片永遠的彩雲

應彩雲是學前教育專業師範生,工作之初在一所棚戶區幼兒園,儘管守著“不能誤人子弟”的底線,但棚戶區的環境和不時傳來同學跳槽的消息讓工作伊始的她不免有些迷茫。這時,一包感冒藥改變了她。

工作不久,她感冒了,第二天班上的小朋友鳴鳴就悄悄從家裡帶來了一包感冒藥。三十多年了,應彩雲至今還記得那場景。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孩子最稚嫩而真誠的關懷。從此,她滿懷感激、滿懷真情,真正愛上了孩子,愛上了幼師,併為之奮鬥至今。一包小小的感冒藥,帶來了如今幼教天空這片美麗的彩雲。

關注情感讓孩子成長更健康。應彩雲說,孩子是天她是雲。日常,她如一朵雲陪伴著天:孩子一個噴嚏,她會無聲地遞上紙巾;孩子在家腿骨折,卻渴望參加運動會,她便揹著他、成了他的腿;孩子長期營養不良,獨立進餐成為了她的一個心病,而應老師的一個擁抱瞬間給孩子帶來了好胃口……

但是這“天”,不是有些家庭無法無天的溺愛孩子。應老師眼裡,這“天”是需要成長、需要呵護,需要教的。她堅信:瞭解並理解每一個不同孩童的生長特點和成長需求,就是一個幼兒教師的德行;傾力促進每一個來到身邊的孩童今天比昨天進步,就是一個幼兒教師的道行。

她細心研究每一個來到身邊的兒童,他們性格情感的異同,他們成長髮展的優勢,他們趨同好惡的特徵……儘管已經閱“童”無數,她卻依然敬畏每一個生命的自成系統。

她有敏銳的洞察力,洞悉孩子細小的需求,哪怕是尿急尷尬時;她有深厚的感情與童心,用自己雙休日的時間,陪伴感覺失統的孩子游戲練習,趕上同伴的腳步;她有細膩的愛心,孩子輾轉難眠、遭遇失敗、得意忘形時,總能得到她細雨般的照顧和叮嚀;她也嚴格有加,當孩子無理取鬧、無視規則、欺負弱小時……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也互相關愛、友愛互助。

她認為:擁有自主品格的人,一般都富有責任心和創新力。所以她進行《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的研究》《自主學習之可供選擇環境的研究》,觀察捕捉孩子的興趣熱點,成立“小記者”“大舞臺”“設計坊”等社團,“逮住”每一個時機,和孩子們奔向外面世界的精彩。撿落葉、種蠶豆、護蛋行動、我的小樹……用多元的活動,助力孩子的多元發展,讓孩子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與發展,成就每個孩子的自主探索、自主交往、自主發展。孩子是老師的鏡子。細心的付出,回饋了她一群健康成長的孩子。

改變課堂讓孩子成長更快樂。從教三十幾年,應老師始終以一個教師對課堂和孩子的熱愛,堅守在教育的第一線。她崇信:好教師的價值是教好學生。所以,儘管平時任務繁多,但她依然奮鬥在實踐一線,每週進班兩天,如期開放著應彩雲的“教育”。三十幾年來,她一如既往: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和孩子們一起體會成長的節奏,感受生命的蓬勃;和同行一起研究教學的規律,豐厚教師的智慧。她有一個理想,就是讓幼師看到,第一線教師的發展目標,不止是園長和教研員,還有像應彩雲那樣做一名平凡的幼兒教師。

她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教師,影響兒童成長的相關因素一直是她研究的主題。如何關注孩子當下快樂,讓孩子享受愉快的學習之旅是她的教育教學宗旨。她研究孩子喜歡的學習情景、玩耍遊戲、交流方式、圖書讀物、親子關係、班級環境……

中國的未來放在他們的手中,放心:孩子是天我是雲

孩子越來越愛上她的課,他們都說:“應老師上課太好玩了。”

孩子眼裡,好玩是課的最好境界,是對老師的最好褒獎。他們不知道,應彩雲為此付出多少心血,做出了多少變革。在她“順其自然、順勢而為”的教育理念之下,她不斷建構和實踐著令孩子喜歡、給同行啟迪的系列課程,如今她的實踐教學已成為師範院校教學的範本。

但她還在繼續研究著課堂,《幼兒自主學習的環境創設》、《幼兒整合課程的構建與實施》、《創設有學習價值的牆面環境》都是她的課題,她樂此不疲地研究著幼兒教育的規律,促進孩子成長。她說:“我永遠都不會停止研究的腳步,我要盡力地更靠近些、更靠緊些孩子……”

情景閱讀讓孩子成長更滋養。近年來,隨著圖畫書熱潮,畫面解讀、教學設計、教學實踐儼然成風,而應彩雲早就開始了早期閱讀的實踐與研究,並碩果累累。她被全國的幼兒教師譽為“閱讀教學第一人”,許多教師都表示:是應老師讓我們認識了繪本。

面對不同的孩子,應彩雲的教育實踐從沒停止創新的腳步。2006年—2008年,她研究並開創了“早期教育與多元教育相融合”,其教育理念被全國教師理解推崇,並廣泛運用。

在研究中,她的做法是:相聚課堂。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她和團隊研究《藉助繪本的情景,開展多元一體教育的實踐研究》,並在2009年出版了《情景閱讀》課程以及關於早期閱讀的專著,從圖畫書賞析到教學設計,從課程價值到領域均衡,從孩子學習特徵到對文學繪畫理解,做了全面的研究和構架;回答了幼教同行關於圖畫書與早期閱讀的關係;對圖畫書教學等同於認字教育的誤解進行了指正……這些理念及課程,為廣大幼教同行所推崇,被廣泛地接受與實踐。

應彩雲以為:我們所有的研究,終極目標始終是孩子。她還依據孩子的發展需要、社會對未來人才的需求,先後開展了《幼兒自主學習環境創設的策略研究》《角色遊戲的評價與孩子的認知》《師幼互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藉助圖書的情景,開展幼兒園多元一體的教育的實踐研究》等系列研究。這些研究給全國各地的教師送去了幼教課堂改革的理念。

家教指導讓孩子成長更有利。親子教育問題,應彩雲早就開始關注。她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唯有家園攜手,才能落實有效。而如今多數的80後家長,只關注自身娛樂,卻忽略孩子的教育,應老師心急如焚,她提出了最鮮明的口號:陪伴是最有效的養育,傾聽是最深情的陪伴。

應老師和剛入園的孩子家長一起解析他們的個性特徵;開設家長講壇使年輕家長明白親子教育的關鍵性;舉行開放半日活動,讓家長近距離發現孩子的進步與弱項;發放家教手冊,指點親子教育策略……她身體力行助轉變,在應老師的熱情感染下,家園共育變得分外有效,帶給家長甚至是一線教師學前教育的真諦!

應老師在上海市乃至全國各地的“市民大講堂”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指導講堂和親子閱讀的講座,引得當地的民眾趨之若鶩,門票總早早一搶而光。她的講座,從家長熟悉的社會事件、熱門電視等著手,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娓娓道來,如清風拂面,家長容易理解、願意傾聽。往往活動結束了,眾多家長還拍照留念、個別交流、流連忘返……孩子們因此收穫了更有利的成長環境。

她為孩子的天空描畫滿天的彩雲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應彩雲不僅自己是孩子天空中的一朵彩雲,她還通過帶教年輕教師、成立工作室等種種方法示範輻射,在幼教園地影響更多教師,為孩子的天空描畫滿天的彩雲。

近距攜手,彩雲在身旁。在本溪幼兒園,應彩雲負責教育教學工作、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所以,和不同的教師交流,瞭解教師的個體現狀和發展需求也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她細心觀察教師的工作心思,悉心瞭解教師的工作疑惑;她參與和指導教研活動,幫助組長確定工作主題和有效地開展教研。在靠近教師課堂的同時,她以在雜誌專欄、官網博客寫作的方式,引導教師思考;以展現課堂的方式,清晰教師視線;以專題講座的方式,給予多元信息。

此外,她還帶教著園級骨幹教師。師徒合約中有一項工作成為了本學期工作的重點:完成一個新課程內容方案的設計。對於教師的成長,她始終的理念是:在課堂中成長。她與中國教育學會數次主辦《早期閱讀之情景閱讀的研討會——玩轉繪本》專場。在接待全國志同道合教師的同時,楊浦區的各幼兒園紛紛前來,感受閱讀、享受課堂。近年,她與本區內教師們共享了50餘次教學展示,她的教學影響了楊浦區各所幼兒園。在帶教區“優青人才”過程中,她聚焦課堂,每月1-2次的研討帶教。在主持“應彩雲名師基地”的過程中,學員們一致呼籲“投身課堂”,在無數次的課堂實踐研討中,學員們收穫了關於兒童觀察的細則、繪畫教學中兒童的主體表現、早期閱讀中的情景教學、集體活動中師幼互動的一些感性知識。目前,應老師帶教的學生中,已有5名成為上海市特級教師,4位成為各自省內的特級教師,超過50名學員在自己的區域內開設名師工作室,帶教著更年輕的幼兒教師;11名學員完成個人專著。

遠程輻射,彩雲不遙遠。應老師說,她要使不同層面、不同需求的教師在逐步形成的“雁陣”態勢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所以有需要的地方,就有這片彩雲的飄落。在偏遠地區的國培講學中也常出現她的身影,履行國家教育部“國培計劃”導師的職責,與來自於全國各地的姐妹分享交流、指點迷津。她還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先後在金山、奉賢、崇明等地,以鮮活的課堂和講座,做"名師大講壇"公益活動,為當地的幼兒教師傳遞教育研究信息。她多次承接國際年會任務,使名師基地的學員在國際教學研究的舞臺上展示自己的光彩。她的足跡遍佈多少地方、多少省份、多少園所,遇見多少幼教同行,她記不得了,也數不清了。如今,全國各地都有她帶教的學員,“桃李滿天”成為她的工作碩果的寫照。

“彩雲”是本溪的,也是上海乃至全國的。應彩雲說,她始終想為幼兒教育的均衡發展儘自己的力量……

中國的未來放在他們的手中,放心:孩子是天我是雲

天無涯,彩雲的守望也沒有盡頭

應彩雲是個幼兒教師,踐行著“孩子是天我是雲”的樸素教育思想,匠心地耕耘在幼教的沃土上,為了祖國的未來,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事業,正如她所說的,“未盡的平凡之路,依然需要無盡的自我完善。”

她堅持教育教學第一線,堅持聚焦課堂的實踐研究,為全國教師的立崗敬業樹立了理想的典範。她筆功不輟,完成了一些列教學研究論文、專著及主編或參與編寫的教材。網絡單個應彩雲上課視頻點擊率超90萬。署名主持的網絡視頻課程連續上線三年。每年參加“名師大講堂”“市民大講堂”郊區支教、全國偏遠地區支教等公益活動。帶教著本溪路幼兒園、楊浦區內的教師數百位,2017年楊浦區兩位新晉特級教師,都是應彩雲帶教了10年的徒弟。共帶教了3屆上海市名師基地,培養5位特級教師;帶教不同省份青年教師中,已有4位成為省特教師。2016年,被評為“萬人計劃”教學名師。2017年,以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師道·應彩雲》為幼兒教師代言,累累碩果見證著她的不懈耕耘。

中國的未來放在他們的手中,放心:孩子是天我是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