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校外輔導的幾點思考——詳解如何提高孩子的短板科目

對校外輔導的幾點思考——詳解如何提高孩子的短板科目

今天,我來和大家聊一聊最近非常火爆的校外培訓班和補課的孩子。

對於校外輔導,國家一直是高壓模式,但是為什麼熱度有增無減?很多家長是求著授課老師為自己的孩子進行有償輔導,花高價搶時間,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就在近期多地解聘多位在職輔導教師後,中小學在職教師基本不敢出來授課了,但是家長想著各種法子仍然想讓自己的孩子去老師家裡補習。

8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校外培訓發展首次細化、明確了多條管理要求。《意見》更被業內看做是史上最嚴的“禁補令”。

不同於以往,此次《意見》對於校外培訓機構的規範有了更多細化的要求,譬如:對未經批准登記、違法違規舉辦的校外培訓機構,予以嚴肅查處並列入“黑名單”;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堅決禁止中小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招生;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同一培訓時段內生均面積不低於3平方米等。

對於大型教育機構來說,未來其分校建立的難度和運營成本會大大提升;但對於更多的中小型教育機構來說,這次《意見》的出臺恐怕會讓它們面臨更多的生存危機,將有大量機構被淘汰。小型培訓機構往往成本投入小,多存在運營資質不全、安全衛生不達標、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被列入“黑名單”的幾率要高得多。此次《意見》中明確在校教師不得在校外輔導機構任職,在資金匱乏無力組建自有師資隊伍的情況下,小型機構的生源難以穩定,其生存空間也會被進一步壓縮。

眾多省份也都根據所謂的“民意”提出“如果不允許在職教師授課輔導,那學校必須集體組織補課。”

看到這裡,筆者給大家好好分析一下孩子的學習基本狀況。需要輔導的孩子大部分是在該門學科都有較嚴重的問題,小部分是想在該門學科上有更加好的突破和拔尖,也就是說該學科學習現狀不理想。

那不理想的原因有多種:第一種,主觀上不努力,不上進,嚴重厭學,學習態度不端正,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如果是這種孩子,思想上不改變,在哪裡補習都很難得到明顯提升;第二種,主觀上願意學,想提高,對成績很看重,態度端正,但學不得法,這類孩子只要好好教會學習方法,補缺補差就會有很大提高。

那大多數家長會說,我家孩子就是第一類,該怎麼辦?厭學的孩子大多數只是部分學科產生厭學情緒,而不是所有科目(當然不排除所有科目都厭學的學生也有),孩子不喜歡學或者更乾脆不學這門課,你想解決問題必須要對症下藥,

你要學會和孩子溝通,學會傾聽他內心的真實想法,造成他厭學的情況有很多種,比如該科老師由於某種原因讓他產生厭惡感,“老師愛罵人”、“老師看不起我”、“老師說話有口音,聽不懂”諸如此類的原因都是從孩子口中說出來的,那你要慢慢針對性的開導他,疏通他的思想情緒,這才是他重新開始的關鍵點。

再來說說第二類單科學不得法的孩子,很多孩子態度端正,特別是諸多女孩子文科全學霸級別,一說到數學就蔫了,她們說“老師,我很認真,也很努力,對數學,我花的時間也不比別人少,別人玩,我刷題,別人睡覺,我刷題,別人寫文科作業,我還是刷數學題,但是別人考120、130,我只有80,我怎麼能平衡?我怎麼能不懷疑自己?數學就是我無解的命門。”這些孩子其實很讓人心疼,但是也很欣慰因為她們都願意學,而且也必將有所提高。

8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意見》出臺以後,諸多省份均表示希望學校集中組織補課或者建立網絡補課平臺之類的辦法來解決孩子校外補課的問題。那這些方法能不能解決,斗膽說一句,

如果集中補課能解決,那為什麼一個班上的孩子都是一個老師教的,上課一起,作業一樣,環境相同,為啥層次不齊?大班教育因材施教很難,真的很難。

謝謝閱讀,歡迎評論、私信,後面會陸續更新高中數學視頻,為學生提供解題方法、解題技巧,剖析解題思路,歸納總結題型,讓你的高中數學不再拖後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