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已經兩年沒回家,父親進城喊他回家過中秋,敲開門後卻愣住了

看到老伴拿起電話又要打,李老漢馬上站起身制止了,他嘆口氣說:“別打了,沒用的,我還是親自進城去看一看。這小子越來越不像話,中秋節也不回家,心裡都沒了爹孃。你放心,我就是拉也要把他拉回來。”

老伴有些擔心地說:“他爹,見了兒子,你可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千萬不要打罵,畢竟咱兒子還是個聽話孝順的孩子。”

李老漢不耐煩的回了一句:“知道,你就別操心了。”然後就去收拾東西了,留下老伴一個人在那裡發呆。

也不怪李老漢兩口生氣,兒子自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就只回過家一次,現在算算,他已經有兩年沒回家了。逢年過節時,給他打電話,他總是說自己忙,不是要出差就是要加班,反正一直是有各種的理由。

一開始,李老漢夫婦體諒兒子的難處,也不怪他,但他們都兩年沒見到兒子了,心裡真是想啊!

這不,前兩天老伴給兒子打電話讓他今年務必回家來過中秋節,可兒子還是說太忙,回不去了。

雖然兒子節前又寄回了兩千塊,但李老漢還是壓不住心中的火氣,他要進城去看看兒子到底在幹什麼?

兒子已經兩年沒回家,父親進城喊他回家過中秋,敲開門後卻愣住了

兒子工作的城市其實離家並不遠,坐車一個多小時也就到了。坐在車上的李老漢腦子很亂,不禁又想起了兒子的以往。

說心裡話,李老漢對這個兒子還是很滿意的。兒子雖然從小就不善言談,在外人看來還有些內向,但他一直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

兒子在學習上從來就沒讓父母操過心,生活上也早早的就能自己管理自己了,讓父母很是省心。再大一些,他除了學會洗衣做飯,還會常常主動幫著父母照看弟妹。

這些事情,並沒有人刻意的去教他,全是憑著他的自覺去做的。鄰居們都誇他懂事,兒子成為了周圍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接下來,兒子順利考上了大學,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他除了開學第一個學期拿了家裡的錢,後來的幾年裡一直在勤工儉學,做到了自給自足。有時,還會把多餘的錢寄回家中。

兒子知道家裡的生活並不好,後來參加了工作後,他可沒少了往家裡寄錢。李老漢夫婦不讓他總是寄錢,但兒子說,他找到了好工作,工資很高的,一個人花不了。

這些年,也多虧兒子的幫助,李老漢夫婦才先後又把女兒和小兒子送進了大學,日子也過得不至於那麼拮据,兒子對這個家是幫了大忙的。

兒子已經兩年沒回家,父親進城喊他回家過中秋,敲開門後卻愣住了

李老漢胡思亂想了一路,到站下了車就直接坐公交去了兒子家。

兒子租住的地方他是知道的,那是兒子剛工作第一個月發了工資時,特意把他們老兩口接來玩了一天,晚上他們就住在兒子那間還算不錯的房間裡。

畢竟年紀大了,李老漢摸索了半天才找到隱藏在衚衕深處兒子的住處,但是敲開門一看卻愣住了。

開門的人,李老漢並不認識,是個陌生的男人。李老漢說明來意,男人抬手指了指不遠處另一間屋子說:“他已經搬到那間屋去住了。”

道謝後,李老漢趕忙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走了過去。

來到門前,李老漢心中有了酸酸的感覺。這是一間坐落在院中的南屋,說是屋子,其實更像是一個臨時搭起來的棚子,低矮破舊的讓人心酸。

李老漢推了推門,門開了,沒有鎖。屋裡有些陰暗,裡面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僅此而已,有別的東西也放不下。一個人正坐在床邊端著一個小鍋吃飯,滿屋方便麵的味道。

吃飯的人正是自己的兒子,而兒子對於父親的突然到來,顯然是很吃驚的。

他馬上放下手中的鍋,臉上又是驚訝又是欣喜。

兒子已經兩年沒回家,父親進城喊他回家過中秋,敲開門後卻愣住了

父子倆坐在床邊,李老漢環顧四周,把心中的眾多疑問都說了出來。

兒子沉默半天,低著頭,終於囁嚅著說出了心裡話。

原來,兒子的生活並不好,工資也沒那麼高。這兩年之所以沒有回家,是因為自己一直未能找到好的工作,未能掙到錢。他從心底裡覺得內疚,感覺對不起父母的培養,如果回家會覺得讓父母臉上無光。

另外,他還不能放棄眼前的工作,因為正在讀大學的弟妹都需要錢,作為大哥的他應該給他們更多的幫助。

後來說著說著,兒子突然哭了起來:“爸,我真的已經很努力了,想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但怎麼就不行呢?”

看著淚流滿面的兒子,李老漢心疼極了,他摟著兒子的肩動情地說:“孩子,你已經做的夠好了,千萬不要再為難自己了!事業的成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咱不急,慢慢來。走,兒子,收拾東西跟爸回家,爸是專門來接你回家過中秋節的。你要記住,以後無論過的好壞,你都是爸媽心中的好兒子,家裡的門永遠為你敞開。”

李老漢終於帶著兒子回了家,兩年來,一家人第一次團聚在一起過了個快樂的中秋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