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农村家庭伦理的特点

当代农村家庭伦理的特点

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引发了农村家庭伦理的变化, 目前中国家庭将是以夫妻关系为轴心的横向亲属网络取代以亲子关系为轴心的纵向亲属网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亲情淡化和相互支持感减弱

亲情感的淡化是与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 在只认钱、不认人的市场经济下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受到冲击, 相互间的情感也会称斤论两, 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兄弟姊妹之间, 上、下辈之间, 甚至夫妻之间的经济合作犹如陌生人在一起合伙。市场经济呼唤家庭成员间感情交流的同时又在淡化人们之间的亲情关系。为金钱父子成仇,夫妻反目, 兄弟之间大动干戈已不是稀罕现象。这是一对矛盾, 是不可避免的矛盾。是矛盾, 又是趋势。

当代农村家庭伦理的特点

2、孝道观念日渐淡化, 个人价值追求增强

传统家庭中的主干家庭以父为主的观念渐渐淡化, 随之而来的小家庭观念增强,在传统家庭中, 老人都被尊称为老祖宗称谓, 并人人得以尊重, 然而现在家庭中孝道观念却越来越淡化, 广大农村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 “孝道” 观念遭受了猛烈地冲击,随着“拜金主义” 、“ 极端个人主义” 思想的盛行, 因而有的家庭把老人是否有用,是否有钱作为衡量老人价值的标准和尺度, 而不是把赡养老人看成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传统家庭中, 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并不强烈, 个人的一些行为都反映了家族的利益。随着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追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许多青年人离开家庭到外地打工, 在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追求自己的成功和个人幸福, 不再像以前那样看重家庭和个人的责任, 个人的个性慢慢体现出来, 敬老养老意识淡薄, 从而使农村家庭对老人的供养、赡养和照顾责任失去了依托。

当代农村家庭伦理的特点

3、打破封建思想, 实现婚姻自由

传统农村家庭中婚姻制度主要是靠父辈们之间的约定, 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并不多见, 父母包办婚姻现象严重, 一般奉行父母之命, 媒约之言。一方面来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性自由论, 善良的人们认真遵守家庭婚姻道德的约束, 离婚现象少之又少, 并且离婚制度也非常严格, 遵守“七出、三不去” 制度, 人们对离婚这一现象也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人的思想相对开放, 在择偶问题上有了自主权, 不再完全听命于父母, 以前受传统理念的影响, 人们对离婚问题并不认同, 随着离婚制度的变革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离婚逐渐被农村所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