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溫度,成長這本字典很厚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瑰寶,是中華文明不斷髮展進步的產物。

漢字的溫度,成長這本字典很厚

它不僅是文化傳播的符號,更是思想智慧的結晶。從我們一出生,就開始接觸漢字了,可能只是父母口中的一個音,是“baba”或是“mama”,而不是“father“or”mother“,我們的漢字啟蒙也就由此開始了。

漢字的溫度,成長這本字典很厚

最先感知到的漢字的溫度是溫暖的親情。從我們牙牙學語開始,到認識第一個漢字,知道“baba”是“爸爸”這兩個字,就已經感知到了漢字的溫度,當讀到這個字喊著這個音的時候。不自覺地產生了認識,原來這兩個字就代表著父親,那兩個字代表著母親,那個字是我自己,原來這三個字代表的就是我自己。

漢字的溫度,成長這本字典很厚

上學後,漢字的溫度就像是新課本的書皮一樣,是冰冷的陌生的,是需要我去認識它,變得有溫度的。當我開始上小學的時候(當時我們那裡還沒有幼兒園),家裡給我和妹妹買來了一本字典,那是課本里最厚的一本,也是字數最多的一本。

漢字的溫度,成長這本字典很厚

學拼音是個相當艱難的過程,還記得上一年級的時候,需要一個音節抄寫一頁,就感覺比回家的山路還要難走,還要累。

漢字的溫度,成長這本字典很厚

還記得當時背誦聲母韻母表的時候,到五年級我還是沒有完全記住。後來在使用QQ的時候發現“xiong”熊這個字的音不會拼,只好先打出熊貓,然後再把貓字刪掉。

學完拼音會就開學學習怎麼查字典,當時老師在班上搞查字典速度比賽,由於拼音學得不好,那簡直是我的噩夢。在那種似懂非懂的語文學習中,隨著長大那些困難的問題也就變得簡單了。所以,小時候的我也希望自己能快點長大,想在想起來還是比較幼稚,成年人的世界裡也沒有“容易”二字。

漢字的溫度,成長這本字典很厚

當我開始對愛情產生意識,漢字似乎變成了掉進蜂蜜罐裡的糖果,也變成了不斷從眼眶用處的寒冷的淚水。

漢字的溫度,成長這本字典很厚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裡: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樹》

漢字是什麼,是甜蜜,使勇敢,是吶喊。3000個字的不同組合,就能讓我們讀到人生百味,讀到他人的世界,讀到自己的內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漢字帶給我們不一樣的人生體會。而它也總是以不一樣的角色陪伴在我們身邊,以博大的胸懷容下我們的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