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去广场锻炼的你,真的“走”对了吗?

无论春夏秋冬,广场上永远少不了锻炼的市民们,除了节奏感十足的广场舞就是跑步和竞走了,尤其是竞走,再配合着计步软件上的实时步数,走完了又可以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啦~


每天去广场锻炼的你,真的“走”对了吗?

不得不说,自从微信运动等社交计步软件火了之后,大家为了成为朋友圈里“最能走的人”,纷纷献出了自己的双腿。越来越多的人以万步为目标,有空没空走两步。


每天去广场锻炼的你,真的“走”对了吗?

但最近有一个叫做「日行万步毁全身」的说法不知从哪里流传出来,它真的有道理吗?你真的走了一万步吗?

别被手机里的一万步忽悠了

首先,假如你手机上的万步是慢悠悠晃出来的,「日行万步毁全身」这个说法在你身上一定不准确。

因为本来就没效果啊!!

每天去广场锻炼的你,真的“走”对了吗?

“没错,那个只有9步的就是小编本人了,我决定要多去广场走走了,偶遇吧~”

从科技层面来讲,手机记录的步数会根据位置、重心变化来记录,误差很大。没准你从坐下到站起来就“走”了两步。从运动层面来讲,你的有效运动,可能在这一万步里根本达不到一千步的效果。

真正有效的步数,应当要达到中等强度以上。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运动心率:

健康且体质较好的,心跳可以控制在 120~180 次 / 每分钟;

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 - 年龄)~(180 - 年龄)。

那具体怎么判断是否达到最佳运动效果呢?你可以在运动时关注身体的感受:微微有些气喘,但不影响正常说话就可以了。

步数可以和健康划等号么

中国目前的健康建议,成年人每天应累计进行相当于步行 6000 步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有些体重很大的胖友们,或者有关节问题的、没有运动基础、体能较差的中老年朋友,虽然有着「向往健康」的热情,但是由于走路姿势错误,适得其反。

在准备快走之前,抽出 5 分钟来做个热身,增加关节的活动度。一套 6000 步走下来,简直美滋滋~

所以步数多少要视自己情况而定!而正确的走路姿势才是大家都适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