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601所要把离职基层员工“抓回去”,原因是他离职已经影响中国登月,你怎么看?

amaocc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主管不作为,人资瞎扯淡,二者加一起,就是一歌星。


基本的管理常识:不能只让一名员工掌握核心科技。

没备胎也就算了,还没有备案,这么重要的科研项目,不掉链子全靠运气?就算张小平不离职,万一出点意外状况,只是打个比方无恶意,怎么办?不一样会抓瞎吗?

而且,认为体制内的人,就会终老一生埋骨藏忠,本身就是僵化的思想。


地球离了他都转不了的人,他的上级领导是谁?

是否了解他的工作内容?

离职申请上怎么签的字?

人走了才发现,唉呀妈呀大兄弟老重要了,“你快回来,我们的爱还在不在”……

早干嘛去了?都分手了跪求复合,脸都啪叽掉地下了,好意思吗?


人事部门,负责人才的选、育、用、留,严重失职,形容虚设。

这么不可或缺的人,提出离职必须强力挽留,拿钱砸也要砸下来。

高薪从来不是付给能力,而是为不可替代买单。谁让你们之前没有人才储备,活该!

可惜,她们估计对张小平的工作内容都不了解,保不齐都没有完善的离职流程,他的工作交接给谁了都不知道。


现在还能怎么办,以前的无知都需要用打脸来找补,该花的钱该出的血这时候就别心疼了……相关的责任人和部门,该收拾的收拾,该整改的整改呗。


有了烦恼找明哥,找了明哥乐趣多,关注明哥聊求职,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明哥聊求职


这个事情本身已经刷屏了,还不了解情况的可以直接看下面这两张图,就是601所的这份公文,故事的主人公叫张小平:




根据网上的说法,张小平在601所虽然头衔是“副主任设计师”,但在601所,70%的人员都是这一头衔,其实只能算基层人员;而且,其年薪酬为12万元,跳槽到民营火箭公司蓝箭之后,就能拿到上百万的薪酬。据说,甚至有蓝箭的人专门在601所旁边驻点挖人。


下面是百度贴吧网友列出的,航天系统的人员层级划分,可以看到副主任设计师层级确实是比较低的。


不过,即便是这样低的层级,也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坐上去的:直博27岁毕业,2年后申请高工,由于人员积压,一般要等1,2年,31,2岁高工,而高工之上才是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


网上的说法,也只能是作为一个参考,这个事件的真实性如何,大家可以自行判断。就孔方兄个人来看,我认为应当是八九不离十。


这个事情,说到底还是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问题,也是长期以来的大问题。孔方兄也曾在体制内的企业做过,体制内的企业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上是第一位的,稳定第二位,第三可能才谈得上效率。尤其是国企的高层,很多是带有行政级别的,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非常普遍;即便是那些内行的管理者,到了高位,长时间脱离业务层面,也就变得不懂业务了。


航天601所这种情况,就是这种弊病的反映。由于国企稳定,各种福利也还不错,所以很多人争着往国企走,国企看起来从不缺乏人才。尤其是航天这个行业,长期以来就只能进国有的研究所,没有更多选择。所以,对于在基层的员工,上面的外行领导是否真的了解,是否清楚每个人的具体作用,他们脑袋是糊涂的,他们的错觉就是:我才不稀罕你这个基层的员工,你要离职就离职,我随时可以批准,反正外面还有大把的人在等着进来。


对员工来说,在国企工作的问题在于,即便你能力很强,但工资是按照级别来定的,而非能力和贡献来决定。无论是收入,还是对个人的尊重,与很多有能力的人的贡献不成正比的。所以,这会导致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优秀的人才,有机会就出去了,反正市场定价他们能获得更好的收入,更多的尊重。而留下来的,就是需要依附体制的保护的人,他们的能力往往并不是最强的那些人。


从601所这个搞笑的文件来看,是他们自己批准了人家的离职,而且领导也肯定签了字,走了之后才发现玩不转。可想而知,这帮人糊 涂到了什么地步。可笑至极,悲哀至极。


网友的段子最形象地描述了这样的情况:


技术大牛:领导能提点待遇吗?我现在养家糊口都难啊…
领导:爱干干,不敢滚!
技术大牛:好啊 我滚了~
领导:**,你真滚了!你回来!你TM给我回来…!


航空航天领域,是我国科技皇冠上的明珠,一直都备受尊崇,他们也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但成绩并不能掩盖问题和差距。都说我们是“一穷二白”做出来航天事业,但苏联和美国不一样是从零开始做的航天事业吗?他们之前还没有学习的对方,是原生性的创新,我们仍旧是模仿。


现在的“举 国 体 制”,其效率如何不言自明,但我们能够看到的是,连马斯克这样的私人企业家,都能发射猎鹰重型火箭把特斯拉汽车送上月球轨道,还可以回收回来,还可以推出绕月旅行的项目。但

我们的重型火箭(也要用到液氧煤油发动机)什么时候能发射?答案是2028年。



在国有企业的上报的功臣名单中,可能很多张小平都无缘在这上面,他们的贡献可能都被最上面的那几个人给领走了。


这是2015年的一则新闻: 1月14日,“科技盛典——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团队)推选活动”在京揭晓结果,航天六院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团队名列其中,一起获奖的还有屠呦呦、陈薇、裴端卿、刘静、周涛等人。这里的“航天六院液氧煤油发动机”,就是航天601所的项目,但在新闻稿中,我们不可能看到张小平们,而是他们:



还好,现在有了民营火箭公司,张小平们可以不用再憋屈了,这是幸事,感谢蓝箭,恭喜张小平。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孔方财经


看这种消息应该让新闻飞一会,但也庆幸张小平是被私企挖走的,而不是国外的航天企业。某航天系统科研人员称:“张小平离职会影响中国登月的说法,也太夸张了,只能说他此前负责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也充分暴露出传统研究院的弊端,下属干活,领导领功。干活的下属走了,领导只能干瞪眼。文章虽有夸张,但的确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夜走红的公告称:张小平,男,研究员,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与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480吨液氧煤气发动机、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国家重大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任务,长期负责低温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及技术把关,离职前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

据多方信源证实,张小平却有此人,辞职也确有此事,事发单位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院属于航天六院,体制内称“六院十一所”。新京报援引消息:航天科研单位的副主任设计师占比在7%(而非70%),而且副主任设计师在总体部门才有,比例非常低。科研单位的研究员非常难评,且有部分淘汰率。研究员相当于教授,副研究员相当于高工(副教授),总师、副总师、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一共占研发团队的10%。而该系统的研究员年薪税前在25万,税后20万左右。

应该说归根结底,该所领导脱离了群众,还不能够知人善任,导致事态一发不可收拾。万幸的是张小平被国内公司留了下来,如果张小平去了NASA,您这发文追讨还有用吗?


航空之家


真是天方夜谭,滑天下之大稽了。

一个基层员工离职了,公司也批准了,结果却用盖公章呈报的方式说“恳请国家派人把他抓回去继续研究项目”。

各种逻辑都乱了。

1、即便真的被抓回去了,这个优秀的研究员还会和什么事情没发生一样好好研究,好好做贡献吗?无非是把所有他做的工作交代清楚,培养懂的人接他的活而已。

也就是说,之前对张小平的工作关注不够,对离职员工做彻底交接的制度流程不够。

这暴露出航天601所本身极大的管理问题。

这件事全网曝光之后,我真替这个组织机构的头头脑脑捏把汗呀,这是多么大的失误失职呢。

2、国家哪个机构负责“抓”人回去上班?

这个逻辑也是非常奇怪的,我猜想其中有不小的沟通问题。张小平离职,一定有新的公司聘请,是领导追责下来不同意张小平辞职了?还是因为两家有竞争关系,重新上演抢人大战呢?

我的推想,同意张小平辞职的是大领导,追责张小平辞职的也是大领导,夹在中间的小领导没有法子了,只好用发文的形式,希望有个上级审批,他好具体执行。

不能说张小平违规离职,又没人担当得起一时补不了缺的巨大责任,最终就出现这么一个丑陋的状态。

很夸张,很滑稽哦,执笔人一定知道文字是往夸张了写才能引起重视。

“万恶”的是网络,网络一曝光,这些行为中的潜在含义全失去了,变成大白话文字让普通大众一起参与讨论和理解,全然变了味道。

我们总做出些“搞笑”的事来,就如同前一段时间曝光证券分析师评选饭局的事,一张揉揉抱抱的照片流出,坏了一个产业行业的大事。

我们其实有多少类似的照片呀。

处处都很搞笑,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透明地生活。


财经作家邱恒明


虽然这一公文可能略显夸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企管理体制有需要大改变的地方,由此可见国家提倡的“混合所有制”是多么合乎时代潮流。

基层员工为什么离职?

马云的一句话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要么钱没给够,要么心委屈了”。而在国企上班,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不存在钱不够的问题,因为国企待遇普遍高于民企,尤其是社保、医保、公积金等,国企待遇都偏好。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状况,在有的国企里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说白了,国企不轻易开除员工,因为大家都是有编制的,换句话说就是“铁饭碗”;但国企对优秀员工的激励,是相当不够的,如果优秀人才拿到太多,估计告状信漫天飞舞:凭什么你拿那么多?

而民营企业比较灵活,能干的不是高薪,就是送股权。不能干的,就让他走人,企业不养闲人啊!也养不起闲人啊!都是靠从市场上刨食的,如果养着一群不能干的员工,老板要亏到底裤都掉了。

这样下来,国营企业里面,养着一群不干活、或者干不了活的人,优秀人才都跑到能体现自己价值的民营企业或者下海创业去,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曾说过:“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为经济;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最有效率;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最为浪费;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负责任。”

国企,比较接近于“花别人的钱为别人服务”,所有者是全民所有,其责任感有时会缺乏驱动力。尤其是,其激励机制方面或许比较受限,其人才使用方面或许不尽唯才,这些都是正在完善的方面。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航天601所要把离职基层员工“抓回去”,是因为发现该员工对之后的项目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甚至“已经影响中国登月”,这不能单纯怪罪601所,因为几乎所有的国企,都差不多这样体制下混着。

不是垄断行业,不是政策倾斜,不是银行低息贷款支撑等等资源保护,部分国企在纯粹市场化的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

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国企的管理体制。


波士财经


大实话:员工跳槽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心受委屈了,钱还没有给到位”。

张小平跳槽这件事估计今天已经刷屏了,据说,张小平作为航天601所的一名普通基层员工,因为跳槽到了民营火箭公司蓝箭后,年薪就从在航天601所的12万元,一下子涨到了年薪百万。

但是,航天601所发现张小平离开后,原来的项目玩儿不转了,导致项目被搁置。所以就搞了个什么“影响中国登月”的理由要求人家回来。

说真的,看完这个要求之后我真的是要笑掉大牙了,在航天601所,一个年薪12万的职工离职了,竟然都能影响到登月,说不好听的,这登月的事业太容易被影响了吧。

所以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个借口,就是人家在这儿努力付出的时候看不到人家的重要性,然后薪水给的也不高,人家说要辞职,自己对项目也不了解,然后没多想就同意了。没想到人家真的走了,然后才发现人才的重要性,但是,自己又不想给更高的工资,所以就想出来这么一个套路。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反映了航天601所的晋升机制问题。

我们想一下,为什么张小平要辞职,说现实一点还是因为钱嘛。反正我是不敢想象一个能够影响到登月事情的人,年薪竟然只有12万元。说难听一点,这和工地上的一些技术工种一年赚的差不多,要是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估计养个家都紧巴。

而对于张小平来说,自己付出着这么重要的贡献,但是上边的领导却视而不见,非但待遇上很一般工资也是低得可怜,那辞职真的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并且现在又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要求人家回来,显然其用意还是只想让马儿跑,但是却不让马儿吃草。说现实一点,这么重要的一个人,人家民营企业都给到年薪百万了,并且之前也是正常离职,没有这个道理说一纸文件,人家就得放弃百万年薪重新回来拿这12万的年薪吧,显然是不符合常理嘛。

说难听一点,如果换做是我,就算是最后不得已回来了,如果薪资待遇不提高,那我就直接说自己也解决不了就是了嘛。那到时候还是辞职,反正指定是不会再像以前了。

所以说,这个“要人”文件,也反映了601航天所在人才管理上的严重缺陷,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今后必将会有更多的人才流失。毕竟,现在可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有你这一家研究火箭了,民营企业一旦发力,估计很多真的有本事的人就会被挖走,而一旦厉害的人走了,之前养的那些草包就现原形了。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大实话



傲翔鹰


看到时政版里有人在说张小平,原本一无所知的路人特地去找了一下相关信息。根据微博上不知真假的业内人士爆料,原文太长我简单总结一下:

我国军工科研体系是双总(总指挥、总师)领导负责体系,其中总师是负责技术干活的,总指挥除了技术以外什么都管,虽然两者名义上同级但总指挥长期骑在总师头上,相当于督军太监。

以前航天科研体系初创的时候开大会,与会人员最低级别是副主任设计师,也就是张小平跳槽前的级别。

刚开始那段时间副主任设计师的任命都需要专门的文件下达指令,含金量很高,开个会会议室都坐不满人。后来领导把副主任设计师的任命权力下放,造成了现在科研体系副主任设计师泛滥,70%的人都有这个头衔,变得不值钱了。

冗官冗员泛滥,但真正干活的还是那么几个。而且科研体系的天花板一眼看得到顶,升迁机会都被总指挥体系和会拍马屁的占了,一开始还能靠情怀留人,并且那段时间想跳槽都没地方去,但现在时代变了,基层技术人员流失严重。

领导:爱干干,不干滚。你一个小小的副主任设计师我还怕没人顶你的位?

张小平:好,我滚!

因为刚好卡在脱密保密的级别,很快张小平就被蓝箭开出百万薪挖走跳槽。

但领导不知道他放走的张小平,是真正干活的那几个,张小平走了之后很多科研项目的研究都卡住了,下面瞒不住了领导这才知道真相,于是开始甩锅。真是讽刺!


金色的森林5


看一下网上的文章,里面还是有不少错误,研究员在科研职称里已经是最高的职称了,全称是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简称研高工),人数不可能很多,一个单位里有10%的人能达到这层次就很不错了。高级工程师可以靠混资历拿到,研高工必须有拿得出手的干货(管理层人士除外)。

当年研高工退休以后,还是有津贴的,但是后来很多领导个个都研高工,反而技术人员拿不到,导致很多人心里不平,最后国务院下文取消研高工的津贴。

张小平是单位技术主力之一,就正常情况而言,单位也不会轻易放人,能爽快放他走,也肯定是有人希望他走。

另外像张小平这类人,肯定已经在研究所工作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如果只是为了高工资要离开,早就离开了,估计是和有关方发生矛盾了。

在国企或研究所里工作,要想过得顺心一点,首先就得听话,不听话的,脏活累活,永远都是为你准备的,领导想整你,想给你穿小鞋,总会有办法。

记得当年分公司有一位中层,无意得罪了公司领导。但这位中层工作一直做得很不错,直接摘掉他的帽子,显然不合适,想找茬,他又很谨慎。为此,公司专门新成立一个门部,把他调到那里,让主持筹建工作,但公司承诺的支持一拖再拖,整整拖了三年,期间也不给他派一兵一卒,但是报告写一份又一份,筹建方案做了否,否了又继续做。整整折腾了三年,那位中层终于抗不住,自己请辞了!

实实在在的在体制单位内干点事不容易,你不但要做好事,还得与一群小人抗争。单位里总还有那么一批人,不干正事,喜欢拍领导的马屁,以打压同事显示自己的能力。你要干正事,他们总有很多提议和意见。如果你不耐烦,让他们来试试,他们又立马说你是专家,这事只能你来。

就算累死累活把活干完了,最后一看排名,具体干活的基本都在最后面。

努力工作是为了生活好一些,开心一些,后来一看不开心都是工作带来的,这样的工作做得又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都是带这样的原因离开的!


白橡


由于两张流传在外面的公文,让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张小平一下子火了起来,成了影响登月成败的关键人物。

说实话,上午下班前看到这则新闻标题时,笔者真的大吃一惊,这到底是实际情况,还是虚张声势呢?如果张小平真的这么重要,单位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把他给放走了,为什么又在人走了之后才发觉其重要性?

由此可以看出,一些人对下属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根本就不知晓,如果能够全盘掌握工作,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某个环节的重要性呢,怎么会轻易放走一个人才呢,那还不大力提拔、委以重用?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失职呢?

不过,今天下午,该院院长接受采访时对此进行了辟谣,“张小平本人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为挽留此人,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哦,原来这是留住人才的一种方式,领教了!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挽留住人才,而不配套提高其待遇,对其加以重用,就算人留下了,心估计也不在这里了。据知,张小平在原单位的待遇是12万元一年,而跳槽到民营单位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是百万年薪,这么大的差距,任是谁都会动心的!

该院院长也表示,张小平离职不会影响任务的完成,不会对全局造成影响,但是该院会反思用更多的方式,留住人才。笔者也以为,奉献是要讲的,但是大家都要吃饭,填饱肚子,都想用自己所学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