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爲什麼有在炕上吃飯的習俗?

茉莉芬芳162798101


首先,請大家尊重各地的風俗習慣,杜絕地域黑,冬天外面大雪紛飛,零下二三十度,坐在熱炕上磕著瓜子,喝著茶水,嘮點嫌閒磕,這就是東北人冬天的享受。

其次,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炕上暖和,沒睡過炕的人,根本感覺不到那種暖意;

2 我們河南冬天在坑上吃飯,暖和,夏天在地下吃!

3 作為山東人,不知道炕為何物,沒在炕上吃過飯,但是尊重地域文化,一個風俗傳承,必有其原因。

4 炕可是個好物件,不管你是腿寒腎寒胃寒,只要是跟著涼有關的毛病,把你往熱炕上一扔,除了舒服我也保證不了你什麼。

5 大冬天,下大雪,室外零下30度,你在外面擺上一桌,用餐,那才是神經不正常那,南方冬天可以在室外吃飯,地域氣候,條件不同;

6 我是山東諸城的,我們這裡家家都有大炕,夏天就不燒了,都用電器做飯。儘管有空調和暖氣到了冬天還是把炕燒的熱乎乎的。

7 現在東北農村搭地炕的多了,不在屋子裡燒火了,在屋子外邊燒火,乾淨又暖和。腳踩著熱乎乎的地面真是美的享受。

8 不用起床就直接吃飯了,吃完了再接著睡,美哉;

9 那時候窮,現在不一樣了,就這個火炕,我就沒睡夠,睡覺太舒服了,席夢思都比不了!


遊戲大咖王


我是生長在北方大炕上的孩子,至今懷念北方大炕的那份溫暖和溫馨,所以就這個大炕文化和大家溝通一下。

我是山東青島人,家住郊區,從小都是大炕生活,冬天暖暖的一家圍在炕桌上吃喝聊天簡直人間天堂,自小沉浸其中。

北方人的大炕有四個功能,休息 用餐和社交以及做家務活。

膠東的房子一般是四間房格局,中間其中一間是廚房加過道,兼中堂即節日祭祀的場所,每逢春節都會在這裡燒紙磕頭供奉祖先。

進門左邊第一間為家庭主人大炕,有爺爺輩一般爺爺奶奶住,因為緊靠廚房灶間炕會熱一點,老人比較喜歡。也兼具會客廳功能,家庭裡電視 收音機等貴重的家居用品一般都會擺放這裡,這個大炕即彰顯膠東人的孝道也是一個家庭的實力的體現。家庭來了客人首先會來這間房炕上對٩(๑^o^๑)۶老人進行問候,房主人也會在這裡接待吃飯喝酒,這是一種禮儀。

灶間進門左邊第二間一般都是住著家庭裡女孩子或者未成年子女,裡面學習寫作業玩一般都是孩子的樂園。

灶間進門右手邊一般是家庭主要勞動力作息間,對外一般不開放,相對安靜可以休息好,以便參加體力勞動。

住那個大炕顯示家庭地位,灶間的火也決定在家庭裡的重要性。困難時期,膠東農村柴草不夠燒,做飯的時候會優先將爺爺奶奶正間燒暖和,然後再在父母自己房間象徵性的燒點,大炕沒有足夠的火量和睡地上無二。燒暖和了晚上睡起來到天亮會越來越熱,所以很是舒服。

記憶中,我的幼年都是在炕上陪伴母親做著針線活等家務活度過。

炕頭文化:坐炕也是要按次序坐的,坐了與自己身份不符的位置會很尷尬。進門斜對著靠牆的位置是主人和重要客人坐的位置,依次往裡會按照輩分和身份落座,家庭二代主人只可以在炕邊或者過道坐著用餐。

現在回家鄉這些都不復存在了,在一波波拆遷浪潮中,很難找到兒時的記憶。

點贊關注來聊往事,講講你的家鄉事,回味家鄉的味道😊


浙傳棗哥


東北人為什麼有在炕上吃飯的習俗?作為資深東北人我最有權回答這個問題。在東北,有一種幸福叫做“老婆孩子熱炕頭。”曾幾時,熱炕頭在東北是待客人最高的禮遇。


東北人在炕上吃飯有這麼幾方面原因:

天太冷

大夥都知道東北賊啦冷,早時在東北“吐口唾沫到地上都會變成冰”,“臘八凍死小拉渣”,那時人的打扮就像趙本山歌詞裡唱的那樣:“嚯,大棉襖二棉褲,裡面是棉花外面裹著布,哪怕零下四五十度……”

那時的家裡的水缸是凍的,那時早上外出不敢用手去摸鐵器,怕手也會粘到鐵器上,家長會一再囑咐淘氣的孩子不要在冬天早晨去舔鐵門上的霜,但還是有好奇的孩子粘破了舌頭。

外面寒風呼嘯,屋裡冷風嗖嗖,唯一有點兒暖和氣的也就是炕,更有上了年齡的老人在炕上燃起了火盤取暖,還是旁邊會放著的大煙袋。如果有客人來就會招呼“來上炕暖暖腳,把火盆往前拉拉。”吃飯時,在其放旁邊放一張桌子就可以吃了。所以在炕上吃飯是不二選擇。

看下“東北八大怪”幾怪和冷有關:


賬戶紙糊在外,狗皮帽子頭上戴,

反穿皮襖毛朝外。

人太窮

早時家裡窮,孩子又多,只能睡在炕上,炕佔了家裡1/3的面積,也沒有現在的“靠邊兒站”摺疊飯桌,大家吃飯都用那個小炕桌,拿上來拿下去都方便。記得我們村還是八幾年的時候,村民從北京買回來地下吃飯的摺疊飯桌,村民沒見過還看跑過去看的。

看一下東北“八大怪”有幾怪因為當時條件不好

:
草坯房子籬笆寨,
大缸小缸淹酸菜。

生活習慣

村民也不捨得花錢額外取暖,所以很多活動都集中在又暖和氣兒的炕上進行。大姑娘、小媳婦兒扯閒話嘮閒嗑,打撲克、嗑瓜子兒、幹針線等等都在炕上,自然吃飯的時候也習慣在炕上吃飯。

東北人性格比較豪爽,沒事又好喝兩口,喝白酒人都比較撈灘(時間長),如果在地下吃飯,很容易飯菜就涼了,在炕上推杯換盞,顯得熱情又有熱乎氣。

看一下“東北八大怪”有幾怪是在炕上進行的:
養個孩子吊起來



姑娘叼著大煙袋,一
冬包豆包講鬼怪。

隨著全球天氣變暖,東北也沒有那麼冷了,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家都裝上了暖氣,有的外面還罩上了塑料大棚,溫度上來了,很多人也買了“靠邊站”在地上吃飯,但是上了歲數的老人還是習慣於在炕上吃飯。


網悠然


其實說到東北人喜歡在炕上吃飯,只要是北方人都不陌生。

因為炕不止是東北有,北方好多地方都有炕。比如:河北、陝西、山西、甘肅這幾個省份都有炕。北方一到冬天,天乾物燥特別冷,沒啥事的話都是燒好炕坐到炕上取暖。
比如我是陝西人,我們那就睡炕,我之前給朋友說睡炕他們都不能理解,過去炕都是用土做的土塊砌起來的。不過現在少了,現在裝有暖氣都睡床了。


東北的冬天要比陝西冷的多,最冷的時候零下40-50度,如果用電熱毯那根本不起作用,所以炕還是很實用的。久而久之就習慣了在炕上吃飯,如果在坐在桌子旁吃飯估計一會凍的都受不了,所以也就形成了北方的一種習俗了。


秦農小哥


東北人為什麼要在炕上吃飯呢。其實這個有很多因素。首先就是天氣的原因,畢竟北方不像是我們南方,一年四季天氣都比較熱。像我在廈門最低溫度都在11度左右。


北方就完全不一樣了,應該說沒有最低溫度。在六七十年代時候,北方有句話,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應該是當時所有北方人最幸福的事,坐在熱炕上吃飯,燙上一壺老酒。這就是那個時代最美好的事情。在那個年代,自己家裡有玉米梗,可以拿來燒炕,或者找一些乾的樹枝都可以燒炕,這樣一來又不用錢。這也是一個好辦法。炕也不像南方的床,席夢思。炕佔了房間一半的位置,南方的床又小一家人根本不可能在床上吃飯,炕就不一樣了,它大,暖和 ,又好收拾。總體來說,北方的天氣,傳統,習慣。也就成自然


啊民101


這個事,還是我這個東北的農村人來說說吧!

東北農村有火炕,就是因為東北的冬天是非常冷的,所以東北農村火炕就成為了睡覺取暖的地方了,所以,自然而然的火炕也就成為吃飯的地方了!

東北農民冬天農活少的時候,農民們都愛串門的,一進誰的家,第一句話就是,快脫鞋坐炕上,炕熱乎著呢,而我們那個時候農閒的時候,或在晚上的時候,也都好聚在一起看紙牌,打撲克,還有打牌九的,不管到誰家去玩,啥話也別說,那就是脫鞋上炕的,當然,襪子也有漏窟窿眼的,也有漏腳後根的,再加上農村人都抽那個自己種的菸葉,那就是烏煙瘴氣的了,不過農村人都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環境的了!

在過去,東北農村人都是坐在農民家裡的大火炕上吃飯的,而且不管是零下30度的嚴寒冰冷的冬天,還是零上30度赤日炎炎的夏日,吃飯就得上炕的!

那麼,東北農村為什麼不坐在椅子上,在地桌上吃飯呢?

先別說別人家,就說說我的那時候農村的老家吧,不怕你們笑話我們東北農村人了,也不怕你們笑話我們家了,我就說給大家聽聽吧!

那時候,我們家也只有一張炕桌,啥是炕桌?就是隻能放在炕上吃飯的桌子,吃飯的時候,把桌子往炕上就那麼一放,一家人就圍坐在桌子的周圍吃飯了,桌子不是圓的,是長方形的,一家五六口人也都能坐下的了,就是有七八口人擠吧擠吧也就湊合坐了!

冬天的時候可以坐在熱炕頭上吃飯了,那夏天的時候為什麼不坐在地面上的飯桌吃飯呢?這個問題也就來了,也就是我剛才說的別笑話我們的原因了,就是我們家壓根就沒有可以放在地面上吃飯的桌子,不但沒有放在地面上吃飯的桌子,就連坐的凳子也只有4個的,原來家裡的那二個小木凳,早就坐零碎了!

那時候,我們家就有那麼4個小木凳的,因為我們家是這個屯子的老戶,我們家的房後有10多棵祖上留下的老榆樹,早些年鋸倒了幾棵,那些可以做犁杖的,還可以坐其他農具的,都給了生產隊了,家裡留了粗壯的樹幹,然後找了本生產隊的土木匠,破了幾塊木板,打了12個小木凳,我們和兩個叔叔家,每家都分了4個小木凳的,而我們的鄰居鄉親們,有的人家真的連個小木凳都沒有的!

而在解放前夕的時候,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是有那麼個長條桌,長板凳的,而這個長條桌,長板凳在有錢的人家,都是給僱工們吃飯用的,等到了解放以後,那些個長條桌,長板凳也就慢慢的被淘汰了,也就都沒有了!

就是現在,我回到農村的親戚家裡,也是盤著腿坐在火炕上吃飯的,雖然他們家裡都有了吃飯的地桌,也有足夠椅子的,但是原來留下來的坐在火炕上吃飯的習慣還是沒有改變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大鄉老家座標魯西南,早些年這邊有很多人都有過“闖關東”的經歷,父親也不例外,由於家裡窮13歲就去東北給人“扛活”了,17歲當兵後才離開了東北。父親經常給我們講東北的一些生活習俗,後來還在家裡面盤過一個炕,不過由於不習慣,後來就拆了。看來東北人生活中離不開炕,的確有他獨特的原因。

東北給人的印象就是“冷”,所以“炕”這個功能性建築,就解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取暖”的需求。清代的《清稗類鈔》中就記載了人們用炕的習慣:“北方居民,室中皆有大炕。入門,脫履而登,蜷坐於炕,夜則去之,即以薦臥具。”

在東北天寒地凍,一般的取暖設施很難解決腳冷的問題,例如靠近火爐子,僅前胸跟手“沾點暖氣”,後背和腳可能都是冰冷的。而火炕是自下而上的給人溫暖,盤腿坐在炕上,腿腳都是暖和的,在炕上除了睡覺外,吃飯、嘮嗑更是愜意無比。

俗話說“老婆孩子熱炕頭”,這“炕”已經成了東北生活美滿的一種象徵了。過去入冬之後,東北的生活空間就大大縮小了,從村裡縮小到庭院裡,從庭院裡縮小到房屋裡,從房屋裡再縮小到炕上。無論是自家人還是有親朋好友,在炕上能吃一口“熱乎飯”,是莫大的幸福。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快來關注、點贊吧!

大鄉


最開始知道東北農村總喜歡在炕上吃飯是從一些反應東北農村地區生活的電視劇產生這個印象的。

其實可以看到東北農村不光吃飯喜歡在炕上,他們嘮嗑、做針線活、小孩寫作業都是在炕上的,可以說“上炕”已經是東北農村地區一種特有的風俗習慣了。之所以形成這種風俗,與當地獨特的氣候有關。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東北太冷了,用當地的話說就是“賊拉的冷”。

在冬天氣溫氣溫零下幾十度是家常便飯,這麼說可能沒去過東北的人都沒有什麼感覺,在冬天,河裡能結一米多厚的冰,可以跑卡車,就知道有多冷了。而農村地區有沒有暖氣,空調也費電,因此暖烘烘的炕就成了抵禦嚴寒最好的選擇,屁股下面熱乎乎的,再吃著熱乎乎的食物,全家人聊的熱乎乎的,也是人生中的一種享受。那時候在電視裡看到東北人一家子坐在炕上吃飯還挺羨慕的。

還有一個原因呢就是習慣了。

雖說現在很多東北農村地區也用上了暖氣,但是常年養成的習慣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也就成了東北地區的一種符號。所以很多時候有客人上門,東北人都是很熱情的說“老哥,快上炕,暖和”,這也反應了東北人的熱情好客的一面。

就連李小璐帶賈乃亮回農村見奶奶,都喜歡坐炕頭吃飯。

大黑牛老師:今日新農人簽約作者, “田管家”免費農產品交易平臺特聘農技專家。

今日新農人


對於我們北方長大的孩子來說,炕是一種回憶,是一種情懷。現在早已經住進了樓房,至今還懷念在農村的時候,大炕上過日子的感覺。

去年冬天,隔壁鄰居為了孝順父親,把父親接到城裡來,沒有幾天爺倆就吵了起來,我去看了看,兒子苦笑不得的對我說,老父親非要在樓房裡搭個炕,不然就要回老家。我說搭個榻榻米不就行了嗎?他兒子苦笑著對我說,老爺子要的是那種土炕,可以燒火的那種。



很多的南方人不能理解我們東北為什麼在炕上吃飯,因為是不瞭解,炕對我們的意義。床是睡覺的,炕不完全是。在寒冷漫長的冬季,家裡來了客人,我們都會說,“來,拖鞋,上炕”。


在炕上,不僅僅是吃飯,而且大人們做鞋做衣服,小孩們玩耍寫作業,客人和主人聊天暢談,“上炕”是最熱情的招待。

尤其是來了客人,大家在炕上盤膝而坐,熱氣騰騰的飯菜,燙熱的小酒,有時候還能望著窗外紛飛的小雪,讓你有無數的心裡話,都在家裡道道。


我是焱垚


作為土生土長的地道東北人兒用原汁原味兒東北話來湊個熱鬧,看看有多少南方人能讀明白東北話的!

原因很簡單就庸乎東北賊啦冷啊!炕上腦乎兒。

以前東北屬於塞外,地廣人稀,後來的大家夥兒都知道的闖關東大移民才使東北逐漸繁榮,但一開始過來的都是難民,到東北這嘎達後開荒種地建房立屋也都是蓋的泥土房茅草屋,夏天還好說,冬天哪能抗得住東北風冒煙雪的霍霍,就得靠往灶坑裡填材火燒炕取暖,但是那點熱乎氣又不夠提高全屋的溫度,通常是坐炕頭燙屁股蛋子、站地下凍下巴子,所以東北人找幾塊木頭板子釘個四方形的小炕桌往炕上一擱,吃飯、喝水、打撲克、看牌都用它,大傢伙冬天沒事要不自己個一家人,要不就是親戚鄰居湊到一起圍著小炕桌盤著腿兒嗑著瓜子、喝著茶水、嘮著閒嗑,有時候炕燒熱了人坐著燙屁股也捨不得離開炕頭,就在屁股下墊一個墊子接著嘮,結果嘮著嘮著聞到了糊巴味兒,起來一看炕蓆都糊了。這裡要說一下東北的熱炕頭就是整鋪炕最熱的地方,是長者、尊者和來且(客人)坐的地方,一般人是沒資格也是輕易不敢坐在炕頭上的,家裡來且了主人就是推也得把你推到炕頭上去坐,如果發現炕不熱立馬還會往灶坑裡添把材火,必須讓你熱呼的。到了夜裡一家人或三五口或六七口由老至幼從炕頭排到炕梢鑽進熱被窩進入甜美的夢鄉。





隨著時代的發展,房屋結構越來越保暖、各式各樣的暖氣電器空調等取暖設施的應用,眼目前兒東北的大火炕雖然還存在,但東北人在炕上吃飯嘮嗑的頻率已經很少了,上面講述的場面我也已經很多年沒有看到過了,能和大家分享的也只是回憶了,留作紀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