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促發展 聚焦培訓求實效

鄉村振興戰略是加快農村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推動城鄉一體化的重大戰略。如何發展鄉村振興?如何解決一二三產融合問題?如何實現鄉村產業、鄉村居民、鄉村生活的統籌發展?蒲江縣積極作為,緊緊圍繞全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思路、路徑開展幹部培訓工作,探索符合基層黨員幹部知識結構、能力層次、工作需求的教育培訓新模式、新方法,以拓展全縣上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思路,提升廣大幹部創新本領,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我縣落地落實。

上傳下達­——確保培訓有序推進

縣委、縣政府及時傳達學習省市鄉村振興戰略大會精神,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題會,對我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親自審定培訓計劃、敲定培訓課程、選定師資力量,確保培訓有組織、有計劃。縣委常委、總工會主席陳貴同志全程督學。

部門協作——多方聯動同向發力

縣委組織部、黨校、發改局、農林局、國土局等10個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圍繞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好具有蒲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推動蒲江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走在前列、成為標杆,形成了多元參與、多方聯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的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格局。

專家引領——系統傳播前沿理論

積極探索“縣校共育”培訓模式,先後邀請四川大學、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等高校知名講師、教授進行授課,傳播前沿理論和黨的鄉村振興戰略最新理論成果及決策導向,讓基層黨員幹部既上接“天線”——及時瞭解掌握黨的方針政策、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又下通“地氣”——及時將所學內容宣講到本鄉鎮本部門。

鄉村振興促發展 聚焦培訓求實效

按需施教——增強針對性實效性

堅持“以人為本,按需施教”,採取多種形式開展需求調研,瞭解基層黨員幹部對教育培訓工作的所思所想。同時,及時將蒲江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學員對如何創造性地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困惑反饋給專家、教授,供其把脈參考,使培訓內容既著眼鄉村振興及縣域發展需要,又兼顧基層幹部興趣和需求,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內生性轉變,避免了傳統培訓的“大雜燴”“一鍋端”現象。


鄉村振興促發展 聚焦培訓求實效

集中培訓——四個結合提升實效

以“幹什麼訓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為原則,科學設置培訓專題,累計開展10期集中培訓。培訓採取單位選派與自願參加相結合、集中授課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現場互動與分組討論相結合、課堂考試與專題調研相結合的方式,改變了傳統培訓“我講你聽”“我打你通”的教學方式,使培訓由單向灌輸轉變為雙向互動,提升了學習實效。

鄉村振興促發展 聚焦培訓求實效

內容豐富——注重質量精心設計

邀請四川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導鄧玲作《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及其理論基礎》、四川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博士曾武佳作《鄉村振興中的田園綜合體建設模式》、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博士王倩作《資源配置視角下的鄉村綠色發展及其價值創造》等。授課內容既有宏觀高度,又有具體操作路徑,拓展提升了基層黨員幹部的思路和眼界,為我縣基層黨員幹部創造性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理論與實際參考。

鄉村振興促發展 聚焦培訓求實效

層層傳遞——強化培訓者培訓

我縣從鄉鎮(街道)、部門精心選派副局級領導幹部65人,經過為期兩個月的專題培訓,使其成為我縣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佈道者”和“熔爐工”,紮紮實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及時組織本鄉鎮(街道)、部門的鄉村振興專題培訓,著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為我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組織保障。鄉鎮(街道)、部門鄉村振興專題培訓正積極謀劃中,將於近期組織實施。

踐行鄉村振興戰略

截止目前,已培訓創新驅動鄉村振興培訓者10期650人次,自願參加培訓200餘人次;專題討論10場。由縣級重點部門牽頭完成鄉村振興專題調研報告8篇,其餘參訓部門、鄉鎮(街道)結合部門、鄉鎮(街道)工作實際,組織撰寫鄉村振興深度調研報告共計57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