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挑一的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

千里挑一的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

【摘要:十五年,5000只公募基金,1700多位基金经理,只有9位获得了十五年杰出基金经理奖,他们有什么样的特征才能在如此激烈的行业环境下脱颖而出?】

(←文章连接可查看), 8月初的文章不幸一语成谶。

中基协近期公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原以为最冷的月份是7月,不巧8月比7月更冷:2018年8月,新发基金数和募资份额创下2014年来的新低,募资规模更是2010年来的第2低位(第1是2011年9月,发行份额39.86亿)。

千里挑一的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


这种寒冷是过去5年公募基金高速狂奔下的必然结果:彼时,在2012年,公募基金数量刚刚破千,哪怕在2015年3月的涛涛牛市中,公募基金产品也刚破2000只,而来到2018年3月,这个数字已经突破5000大关,在任的公募基金经理也高达1700多人,僧多粥少,竞争已是红海。

真的需要这么多产品和基金经理吗?不需要!

二级市场的熊市恰是基金业产能出清的最佳时机,去伪存真的竞争,存活下来的才是最优秀的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而时间是筛选优劣的最佳武器。

十五年,对我国公募基金史乃至证券史而言,都是足够份量的市道周期。

而在今年,中国证券报在近1700名公募基金经理中评选出了9名“十五年杰出基金经理奖”,这份荣誉要求获奖者获得金牛奖次数多,长期业绩优异且仍在公募业任职,可谓千里挑一,名单如下:

千里挑一的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


剔除两位主债的基金经理,7位获奖的偏股型基金经理,仅看统计数据,有以下特征:

1、经验丰富,从业年限在11年以上,至少经过1轮完整的牛熊转换。

2、任职专一,投资生涯专注在一个公募平台,鲜有跳槽经历。

3、长期回报优秀,单看YTD和一年期业绩回报不尽如人意,但任职内年化回报在全部开放式基金中排名靠前。

那么,这些千里挑一的基金经理净值曲线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看

以年化回报最高的富国基金朱少醒。

千里挑一的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


数据来源:智慧云极—FOF投资分析系统(以下数据来源均为智慧云极)

在13年的投资生涯中,仅管理过2只产品,且均为新成立基金,在05-09年期间,并没有跑赢HS300指数;在09年之后,相对HS300的超额收益已经非常明显了,并且超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2018年的净值 虽没有越过2015年的高点,但也将07年高点远远甩在身后。

年化排名第2的中欧基金曹名长。

千里挑一的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


该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数量较多,超额收益产生于2009年之后,且超额收益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当前净值已远远超过2015、2007年牛市高点; 且相比年化回报更好的朱而言,曹的净值更平滑,回撤段更小。

07年从业的兴全基金董成非。

千里挑一的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


兴全基金董成非的净值曲线相对HS300指数的超额收益要比其他几位基金经理更早,在08年指数下跌段,表现出更小的回撤;且当前净值亦远超2007和2015年牛市高点,虽然其年化回报远不如上述两位,但是更平滑的净值曲线和回撤段,是对基民们最友好的示意。类似的曲线,像银华基金的王华也有同样的表现。

千里挑一的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


从业时间相对上面几位基金经理较长的广发基金易阳方的曲线,经过完整的2轮牛熊打磨,自2003年起已明显跑赢HS300,但是近几年的超额收益已经趋于平缓,且当前净值亦没有超越2015年,甚至2007年高点。

这种表现的基金就是市面上绝大多数基金的不肯承认的现状:现有的基金经理、策略、规模很难再给投资人创造远胜于市场平均的收益表现,这些应该是被市场残酷淘汰的基金。

千里挑一的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


从这些15年杰出基金经理的净值曲线中,我们不难发现:

第1、熊市筛豪杰。 2009年是公募基金经理的分水岭,优秀的基金经理大多是从这个时点脱颖而出,而那个时点恰是市场全面进入熊市的重要事件窗口;

第2、风控定优劣。优秀的基金经理与普通的基金经理最大的区别在于风控能力:能够守住牛市带来的利润,能够在下跌段控制好回撤幅度,并随市场风格的切换,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在震荡市甚至熊市中再创新高;

第3、长跑冠军多。 以10年为一个周期看,很大概率是可以完成A股的一次牛熊切换的,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或许很难在1年、2年里获得超额回报,但是拉长看,做到年化15%以上就是十分卓越与优秀的,而这些千里挑一的基金经理真是通过长跑获得的胜利,而普通的投资者,很少有跟进步伐的情况。

我们无法判断目前市场处于熊市的哪个阶段,但对公募基金而言,09年的一些光景大概又会重现,在最冷、更冷的基金月份里,公募基金的供给侧革命正铺开大幕,一大批劣质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必遭市场残酷淘汰,而新的公募冠军也会在这场逆流里加冕称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