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湖南绿行三湘》湖南古镇之岳阳县鹿角镇

——真实记录我省自然人文地理风貌,为历史留下完整的视觉档案

鹿角镇原名能角港,地处洞庭湖东岸,一峰临潮突兀,形如鹿角,因而得名。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贬谪岭南,曾乘舟过此,远望伸人湖心的山嘴,指而言日:“此鹿角也。”并留有《洞庭湖阻风》一诗。清代大文学家、半湖文派创始人吴敏树、前国民党军政要人贺衷寒皆出生于此。

《大美湖南绿行三湘》湖南古镇之岳阳县鹿角镇

唐代诗人元稹有《鹿角镇》诗:

去年湖水满,此地覆行舟。

万怪吹高浪,千人死乱流。

谁能问帝子,何事宠阳侯。

渐恐鲸鲵大,波涛及九州。

《大美湖南绿行三湘》湖南古镇之岳阳县鹿角镇

鹿角镇旧时为长沙至岳阳水运的必经之道。明成化年间在此设巡检司。清乾隆四十年(1775)以后,曾由巴陵县派主簿常驻鹿角,史籍有“巴陵分县”之说。近年出土有清道光十四年(1834)所立“鹿角分县示禁”石碑,为岳阳市境发现的最早的古代市场管理实物资料。

鹿角镇是1995年撤区并乡以后,由原鹿角镇和友爱乡合并的农业大镇。全镇共辖35个村、居委会,镇区面积近100平方公里,人口35639人。

《大美湖南绿行三湘》湖南古镇之岳阳县鹿角镇

古镇鹿角自古就有“小汉口”之称,更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岳阳县的西大门和全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贾云集,长盛不衰。该镇西临洞庭湖,东接县城荣家湾,境内丘陵起伏,三面环水,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水路入洞庭经城陵矶可通江达海,陆路有荣鹿路、荣宝路、中发路3线纵横贯通,岳荣新公路以及在建的岳汩路穿境而过。

古老的文化渊源,独特地埋位置,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地理环境,为该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大美湖南绿行三湘》湖南古镇之岳阳县鹿角镇

清末就有正街、外正街、河街等3条街道,设有渔行、布庄、酱行、材料厂、陶瓷厂、酒坊及各类店铺。抗日战争时期曾遭兵祸,1954年遭受水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集镇的发展。 近年来,大搞水果种植,成效显著,目前全镇共有水果31200亩,年产水果637万公斤,水果种植业走上了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的良性轨道,初步形成了沿洞庭湖两大板块的万亩水果基地。同时充分利用东洞庭湖芦苇资源优势,境内丰利纸业公司现已发展到年产10万吨纸的生产规模,为该镇工业反哺农业,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鹿角曾有全国6大古窑城之称。

自晋唐以来,鹿角陶器业就蓬勃兴起,特别是南宋时期,陶器业更为兴旺,自白沙湖至杨么湖长达10多公里的地段,有陶窑数百座,陶业工人达4000多人。今镇区建于牛皋岭,相传岳飞部将牛皋曾在此练兵,故名。新镇区于1995年正式启动建设,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已达1平方公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齐全。

《大美湖南绿行三湘》湖南古镇之岳阳县鹿角镇

注:文章来源于《湖南古村镇》李渔村 李仕铭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