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湖南綠行三湘》湖南古鎮之岳陽縣鹿角鎮

——真實記錄我省自然人文地理風貌,為歷史留下完整的視覺檔案

鹿角鎮原名能角港,地處洞庭湖東岸,一峰臨潮突兀,形如鹿角,因而得名。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貶謫嶺南,曾乘舟過此,遠望伸人湖心的山嘴,指而言日:“此鹿角也。”並留有《洞庭湖阻風》一詩。清代大文學家、半湖文派創始人吳敏樹、前國民黨軍政要人賀衷寒皆出生於此。

《大美湖南綠行三湘》湖南古鎮之岳陽縣鹿角鎮

唐代詩人元稹有《鹿角鎮》詩:

去年湖水滿,此地覆行舟。

萬怪吹高浪,千人死亂流。

誰能問帝子,何事寵陽侯。

漸恐鯨鯢大,波濤及九州。

《大美湖南綠行三湘》湖南古鎮之岳陽縣鹿角鎮

鹿角鎮舊時為長沙至岳陽水運的必經之道。明成化年間在此設巡檢司。清乾隆四十年(1775)以後,曾由巴陵縣派主簿常駐鹿角,史籍有“巴陵分縣”之說。近年出土有清道光十四年(1834)所立“鹿角分縣示禁”石碑,為岳陽市境發現的最早的古代市場管理實物資料。

鹿角鎮是1995年撤區並鄉以後,由原鹿角鎮和友愛鄉合併的農業大鎮。全鎮共轄35個村、居委會,鎮區面積近100平方公里,人口35639人。

《大美湖南綠行三湘》湖南古鎮之岳陽縣鹿角鎮

古鎮鹿角自古就有“小漢口”之稱,更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岳陽縣的西大門和全縣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賈雲集,長盛不衰。該鎮西臨洞庭湖,東接縣城榮家灣,境內丘陵起伏,三面環水,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水路入洞庭經城陵磯可通江達海,陸路有榮鹿路、榮寶路、中發路3線縱橫貫通,嶽榮新公路以及在建的嶽汩路穿境而過。

古老的文化淵源,獨特地埋位置,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地理環境,為該鎮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大美湖南綠行三湘》湖南古鎮之岳陽縣鹿角鎮

清末就有正街、外正街、河街等3條街道,設有漁行、布莊、醬行、材料廠、陶瓷廠、酒坊及各類店鋪。抗日戰爭時期曾遭兵禍,1954年遭受水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集鎮的發展。 近年來,大搞水果種植,成效顯著,目前全鎮共有水果31200畝,年產水果637萬公斤,水果種植業走上了佈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的良性軌道,初步形成了沿洞庭湖兩大板塊的萬畝水果基地。同時充分利用東洞庭湖蘆葦資源優勢,境內豐利紙業公司現已發展到年產10萬噸紙的生產規模,為該鎮工業反哺農業,走城鄉一體化發展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鹿角曾有全國6大古窯城之稱。

自晉唐以來,鹿角陶器業就蓬勃興起,特別是南宋時期,陶器業更為興旺,自白沙湖至楊麼湖長達10多公里的地段,有陶窯數百座,陶業工人達4000多人。今鎮區建於牛皋嶺,相傳岳飛部將牛皋曾在此練兵,故名。新鎮區於1995年正式啟動建設,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已達1平方公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齊全。

《大美湖南綠行三湘》湖南古鎮之岳陽縣鹿角鎮

注:文章來源於《湖南古村鎮》李漁村 李仕銘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