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代替司令員指揮作戰,竟讓部隊後撤,結果反收到奇效

1951年2月20日,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的硝煙中,彭德懷決定立即回北京向黨中央彙報朝鮮戰場的情況,當晚就走。

此人代替司令員指揮作戰,竟讓部隊後撤,結果反收到奇效

在臨走前,彭德懷當著副司令員鄧華,朝鮮人民軍代表、中朝聯軍副政委樸一禹、參謀長解方和作戰處長丁甘如等人交代說:

“在我回國期間,由鄧華和樸一禹負責指揮作戰。”

這時敵人於2月14日在東線發動了進攻,並在西線加緊了強渡漢江的作戰準備。中朝部隊從2月17日起,全線轉入運動防禦,但彭德懷準備接下來爭取用兩個月時間,以集結兵力,改善交通運輸,囤集作戰物資引敵深入,置漢江於敵背後,再行反擊。在東線,鄧華正在指揮部隊節節進行阻擊作戰。

彭德懷將要回國,時間不長,只有十天半個月,但指揮中朝大軍的責任一下子落在鄧華和樸一禹的身上了。兩人深感肩上擔子的重大。

為此,鄧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絕大部分時間都在作戰室裡,聽取各個部隊的戰況報告,還不時同解方參謀長、丁甘如作戰處長等人商討戰場態勢,並且直接同前線部隊首長電話聯繫,指示作戰事宜。

此人代替司令員指揮作戰,竟讓部隊後撤,結果反收到奇效

3月7日,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全線發起了大規模進攻,以美軍第9、第10軍為主要突擊力量,企圖從戰線中央突破,然後與西線美1軍分別從兩個方向圍攻漢城,進而向三八線推進。中朝兩軍英勇奮戰,逐山逐水地、節節地阻擊敵軍的強大攻擊。

3月8日,一個消息震動了總部。

志願軍漢江北岸前線來報:在昨日的戰鬥中,38軍和50軍與敵人浴血奮戰,共有七八個連與敵人搏鬥到底,最後全部壯烈犧牲。

解方參謀長向鄧華和樸一禹副政委報告後,作戰室裡,寂然無聲。

良久,鄧華抬起頭,對樸一禹副政委說:“看來,我們對付美軍進攻,絕不應採取單純防禦的方針,對美軍一般的以運動防禦為宜。”

此人代替司令員指揮作戰,竟讓部隊後撤,結果反收到奇效

兩人商量之後,於8日12時以中朝聯軍司令部名義,發出關於當前作戰指導方針的指示,要求進行積極防禦,縱深設防,利用良好地形(山川、河流)節節阻擊,遲滯和殺傷敵人,贏得時間,以待後續部隊到來進行戰役反擊。對此,他們特別強調在兵力配備上“必須確實貫徹前輕後重原則”和火力配置前重後輕原則。

緊接著,鄧華決定:為了節省兵力,減少傷亡,縮短供應線和保持主動,第一梯隊各軍擬自3月10日起,逐步向北轉移,以四至五天時間,撤至高陽、議政府、清平川、洪川江北岸至豐巖裡一線後,由第二梯隊軍接替,繼續採取運動防禦到三八線以北地區。

鄧華的這個後撤安排,與彭德懷原來的進攻戰法是不同的。

18日後,3月9日,彭德懷自北京返回志願軍總部,聽完了鄧華的彙報後,說:“很好!我同意”

此人代替司令員指揮作戰,竟讓部隊後撤,結果反收到奇效

由於鄧華及時調整部署,到4月21日止,敵軍被扼制於三八線南北地區之開城、三串裡、華川、杆城一線。第四次戰役歷時87天,聯合國軍被殲7.8萬餘人,平均每天付出900人傷亡代價,才前進1.3公里。聯合國軍發現朝中方面大量新銳部隊到達,終於停止了進攻。

彭德懷後來說:“這次戰役運動防禦是成功的,達到了以小的代價換取敵較大的損失(敵軍和中朝聯軍的傷亡比例為1:0.67),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目的。鄧華從被動中爭取了主動,為下一次進攻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