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決定了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


什麼決定了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


看媒體的報道,深圳網紅盤華潤城潤府3期2批單位昨天結束登記,555套住宅,有效誠意登記客戶4006個,中籤率大約7:1。各地方不再是人滿為患,萬人空巷,朋友圈裡少的討論熱度也降低了不少。

6月末,這個樓盤第一批單位啟動登記時,幾乎是全城嚴重擁堵,登記中心、銀行網點、婚姻登記處都排起長龍,樣板房開放當天暴雨排長隊。整個朋友圈討論的,全是這個樓盤,價格有多折讓,中籤率有多低……當時是741套房,有效誠意登記客戶6776個,中籤率9:1。

兩相對比,觀感有二:1、市場熱度還是降低了不少,考慮到華潤城的限價情況,有這樣的熱度已經可以說是全深圳數年未見第一網紅盤,結合整個市況,折射現在的市場情緒確是相對低迷的。2、7倍的認購量,反應市場對華潤城8.5萬限價的接受度極高,顯示市場承接力依然相對旺盛。

我關心的是:同樣是那個地段、同樣是那個樓盤,同樣是那個價錢,都沒有任何改變。為何前後不過3個月,買家的認知和決策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這樣的市場現象其實常有,我們經常會被政策、外圍環境折騰的心驚膽戰、死去活來。

政策出來的時候,你怕得要死,趕緊賣掉了房子,可隔了個1年半載,它又轉頭暴漲,1年漲了50%甚或翻倍,那時候又捶胸頓足,與財富失之交臂。但讓你一直死拿著房子,你又不敢。可見房地產市場也如同股市,大家都會根據市場預期和外圍環境的變化,來調整自身的決策。

8.5萬/平米,這個價錢,對絕大部分人來講已經是足夠昂貴了。但對有些人來講,卻又像是“送錢”。可見不同的人對於同樣的產品,都有不同的認知和估價。

對同樣一個市場事件的解讀,有的人認為是風險,而有的人又會認為是機會。這個時候,我們要怎麼去理解這樣的事情。人們的選擇,什麼時候是理性的什麼時候又是非理性的,有沒有標準。要知道,市場在短期內的確是存在很多欺騙性的。再差的市場,也會有賣得好的樓盤,但那不意味著那個項目值得買或者是整個市場要反轉,可能他的營銷費花得猛。而反過來,再好的市場,也會有去化不快的產品,那也不必然意味著那個樓盤不值得買或者市場要拐頭。

這樣的現象,其實都在提醒我們去思考一個問題:買入一個東西的邏輯。我們要不斷的結合所能掌握到的信息去辨別:到底什麼東西變了,什麼東西沒有變?

以華潤城為例,如果你今天被市場情緒低迷嚇得半死而卻步離場,那麼你在3個月前瘋狂參與的決定,是基於什麼?

這個背後,說到底是回到市場的估值邏輯上去,你關注的那個樓盤到底值不值這個價錢。如果它被高估,那麼即便是在情緒狂熱的時候你也不能進去,而如果它被低估或者是合理價位,那麼即便是情緒低迷的時候你也要買進去。

任何時候,都不要讓市場情緒左右你的決策

但怎麼去判斷樓盤價格合理不合理,這要求我們深入去理解:一個樓盤的價格是怎麼形成的,由什麼來決定?

以深圳為例,現在的房價中位數大約在5.5萬左右,平均一套房子上車價大約400萬。客觀說,這個價錢已經很貴了。但如果和國際對比,分結構看,在核心區域,價錢並不貴,但我們有著幾乎是全世界最昂貴的郊區——這一點在北上深都是事實。

如何在這種比較昂貴的市況裡,給一個城市、一個地段、一個樓盤估值,又是一件比較主觀的事情。我們選擇什麼標準去理解,會有不同的答案。

觀察大眾使用的標準,判斷房價合理性與否的主流指標,是房價收入比,這個長期以來是壓倒性的——但同樣長期的事實證明,它對房價的解釋力又是非常蒼白的。

如果你用平均收入為標準,那北上廣深的房價早就要跌一半還不夠。深圳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3萬,按家庭人口戶均2.6口人計算,房價收入比高達29倍。如果按照國際通行6-8倍測算,得來兩回大崩盤才行。就算是我們說,中國人的收入因為“灰色收入”的存在被大幅低估了,那麼房價收入比大幅高過國際通行標準,是毫無疑問的。

但正如上面說的,它的解釋力是非常蒼白的。不是說在發達經濟體是對的,在我們這裡是錯的。而是,這個指標放到哪裡解釋力都很低——放到香港也不對,在紐約也不準,新加坡也不準。放到哪裡的大城市都不適用,小城市還好,實際上它本來就和泡沫無關。

真正有解釋力的指標或許是:

稀缺性。當我們用這個作為指標去解釋或者推斷房價的時候,結論可能就完全不同了。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是由稀缺性決定的

什麼決定了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


大城市的房子為什麼漲?為什麼能夠超越大盤出現超額上漲?道理也在這裡:因為在大城市裡,用來給人居住的房子太匱乏了,導致我們獲得一套房子的難度太大了。

商品的稀缺性決定了人們要得到它需要競爭,進而產生競爭規則。長期來,人類社會發明瞭很多規則,現行比較受好評的是市場規則,由價格來決定;另外還有其它規則,比如身份、等級、戶籍、收入、排隊等等。

在使用市場規則的時候,價格就是最重要的競爭手段。這時候,房價是由最有能力出價的那部分人決定的,而和社會的平均收入水平沒有關係。用這個去解釋大城市的房價,就很好理解。全世界最有錢的人,最好的天才,最充沛的資金,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都在最好的那些大都市。

這些決定了,大城市的房地產其實在過去的很多年裡,都具備兩個基本特徵:

1、它是徹頭徹尾的金融資產,它呈現出來的就是投資品的特性,可以比較容易的換成現金,也會有比較明顯的波動。

2、對普通人來說,在大城市買房子,一定是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夠得著。你今天覺得深圳的房價太高難以攀登,10年的我也是這樣覺得,20年前的香港人也是這樣覺得,30年前的東京人也是這樣覺得。

所以,任何工薪階層以“我應該在大城市裡能買得起一套商品房”作為房價是否合理的標準,都是非常錯誤的事情。在大城市裡你能買得起房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而是要經過非常辛苦的奮鬥也未必能夠如願——假如是,那我們是絕對看不到紐約、倫敦的街頭有流浪漢,也絕對看不到50%的住房自有率(住房自有率一定都是100%)。

當然,大城市房地產的稀缺度高也不意味著房價就會一直漲上天,既然是價格,漲得太高了,也會崩。遇到了黑天鵝,或者是遇到了重大的政治危機,也會崩。或者是,規則改變,也會出現調整。比如現在,房地產的遊戲規則在原來由價格來決定買家的基礎上,加入了非價格的規則設計——公租房按照收入,共有產權房按照身份。

但這些並不影響,我們把稀缺性作為評價房地產價格的關鍵指標。如果這個城市房地產的稀缺性沒有改變,那麼即便房價跌了,它最終還有機會上去,而不是說一直趴那兒,因為,這是它的本質。只有這種稀缺性下降甚至是消失了,它的投資價值才會消散。

是以,我們評價一座城市房地產的前景也好,或者是一個樓盤的價格前景也好,關鍵都在於:如果評估它的稀缺性,判斷它的稀缺性是繼續維持、繼續強化,還是開始弱化了。很多很多專家做的分析工作,都是圍繞著這三個字來展開,最終也都要落腳到這三個字上面。

這個大的原則很容易理解,但如果分解,對應到一個城市、一個地段,甚至一個樓盤,會變得非常複雜。你需要去搜集、梳理足夠完備的信息——GDP、土地(又涉及到開發率、居住用地比例)、人口(總量、結構)、產業(又涉及到產業結構)、基建配套、政策、貨幣等等,並對這些信息進行甄別、篩選,然後去做出判斷——判斷這個樓盤所在的城市稀缺度高不高,樓盤所在的地段稀缺度高不高,最後是才是這個樓盤的稀缺度高不高。

當然,就算是你這麼做了,也可能會錯,沒有人能做到“全知”。

寫這麼多,不是跟大家講:華潤城這個樓盤值不值得買。而是覺得這個樓盤這前後3個月的境遇差別,是個很好的案例。值得我們去思考,到底你決定買不買一個房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是市場情緒?還是有穩定的估值判斷?這是很重要的訓練,決定我們最終會成為一個從眾者,還是逐漸成長為獨立思考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