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种植百香果,切莫轻易尝试“新品种”!

种哪个品种的百香果好?又到准备秋种的季节,很多人问这个问题。应该说没有十全十美的品种,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不要盲目种植新品种,商业化种植百香果千万别“贪新”。

商业化种植百香果,切莫轻易尝试“新品种”!


商业化种植百香果,切莫轻易尝试“新品种”!


商业化种植百香果,切莫轻易尝试“新品种”!


(网友提供的蓝冠百香果图片)

百香果品种有400多种


百香果属西番莲科、西番莲属之多年生蔓性植物, 共有 400余种,其中 60余种可供食用。大多数的百香果以观赏花及庭园栽培为主要用途,全球以果实生产为目的之百香果商业栽培地区有巴西、澳洲、肯尼亚、南非、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中国等地。

商业化种植百香果,切莫轻易尝试“新品种”!


▲大多数百香果仅作为观赏用途


台湾主栽百香果品种变迁过程


1901至 1907 年间 ,日本人田代安定氏从东京时川植物园引进紫百香果在台湾各地试种,因为产量较低乏人栽培 ,散生于全台湾各地的山区成野生化杂草 。 1964年泛太平洋农场引进黄百香果,在彰化白沙坑进行企业化栽培,并推广至彰化县 、南投埔里及鱼池等地区 ,加工做成浓缩果汁 ,口味广受欢迎,是台湾当时外销国外的果树产业。但因黄果种为自交不亲合性,需行人工授粉,人力需求较高 ,在台湾工资上涨后使栽培成本增加,农民栽培意愿下降,栽培面积逐年减少。1967年农复会园艺作物考察团 ,从中南美洲引进 7个黄百香果及 1个紫百香果品系 ,并交由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进行试验,经过多年的比较试验,选出泛美、维基及秘鲁等3个表现较优的黄色品系。

商业化种植百香果,切莫轻易尝试“新品种”!


1982 年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为减少人工授粉劳力成本,利用紫百香果与黄百香果进行杂交 ,育成具有自交亲合性的新品种——台农一号(杂交种) ,该品种果实大 、产量高 、质量佳 、果皮鲜红色 、不需人工授粉就能结果,自然授粉率可达60%以上,因而广受欢迎 ,逐渐取代黄百香果,成为台湾主要的经济栽培品种。 台湾百香果的栽培面积于 1985 年间曾达 1213 公顷,可惜因为病毒病快速的蔓延,感染病毒病的百香果植株生育不佳,果型小而畸型,产量低,果汁率低 ,风味变差失去商品价值,收益也变差,栽培面积因此急剧下降,目前维持在5000亩左右。

商业化种植百香果,切莫轻易尝试“新品种”!


▲台湾目前以“台农一号”为主


从台湾百香果主栽品种的变迁过程可以看到,一个适合当地气候、容易高产的新品种选育过程是很不容易的,很多引进的新品种都不适合商业化种植。

“贪新”一般都没好结果


以广西为例,商业化种植常见的品种无非4种:台农一号、紫香一号、满天星和黄金百香果。因为品种稳定性的原因,目前无毒嫁接苗只有台农一号、满天星和黄金百香果三个品种。而福建省则认定通过了福建百香果1号、福建百香果2号两个品种,其中福建百香果1号(闽认果2016005)是从2005年台湾引进的台农一号中筛选,福建百香果2号(闽认果2016006)是从2010年广西引进的紫果西番莲中筛选。

商业化种植百香果,切莫轻易尝试“新品种”!


现在有很多人在炒作百香果新品种,香蕉百香果、西瓜百香果、哥伦比亚热情果,还有各种自造品种(自己命名的),乱起编号,比如台农几号、黄金几号、某某品种等等。但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果树种苗管理办法》规定,“果树种苗新品种必须依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方可经营和推广”

。由于管理的不严,不法苗商都在明目张胆的推广,而且苗的售价很高,有的甚至上百元一株,并且没有种植示范园参观,没有技术指导,种得好与差完全看个人。

商业化种植百香果,切莫轻易尝试“新品种”!


新品种的层出不穷,刚好满足了种植户“贪新”的心理,今年种这个品种不赚钱,马上想改另一个新品种来种,但往往以失败告终。

新品种由科研院所去研究就好了,我们不应该成为新品种试验的牺牲品,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仅供参考,台湾部分内容引自:台湾农试所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作者:李文立、王德南。

欢迎大家聚焦我们于2018年9月28日至9月30日举办的百香果种植技术实训班,我们将百香果种植的可持续进行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