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宇宙可以沒有地球,但人類不能沒有地球。

一週之前,颱風山竹登錄東南,打響了今年大自然復仇人類的第一槍。

幾乎與此同時,被稱為現實版“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在Space X公司發佈會上正式宣佈:

日本富豪前澤友作將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私人月球旅行者,將於5年後乘坐BRF火箭繞月旅行。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前澤友作是時隔46年,第25個去往月球的人類。而在他之前的24人,都是專業宇航員。

“上九天攬月”,正在由夢想變為現實。

有人說,馬斯克和前澤友作的相遇,是當今世界兩位大夢想家的情懷激盪。

可是,這場頂級富豪的圓夢遊戲,已在不知不覺間,拉響了盤桓在人類頭頂的太空警報。

01

大哲學家康德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使人敬畏,那就是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然而康德生前一定不會想到,人類對星空的敬畏,在他去世之後的150年就被打破了。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自此以後,太空就成為了人類科技競賽的頂級戰場。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據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統計,1957年以來,人類共向太空發射了4000多顆衛星,目前在軌運行的仍有1000多顆。

看起來是一件好事,手機通話、汽車導航、天氣預報……無時無刻,我們都在享受太空中的某一顆衛星所提供的便利。

但是很少有人會問:這4000多顆衛星中,已經退役的3000多顆,都去哪了?

答案觸目驚心。

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報廢成為太空垃圾,終生遊蕩在地球上空或低或高的軌道上。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上面這張圖,直觀地顯示了自1957年人類涉足太空以來,太空垃圾數量的指數級增長。

不僅僅是退役的衛星,航天發射中的火箭助推器、整流罩、逃逸塔等,在發射後的短短10分鐘左右,也將脫落變成太空垃圾。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這些漫無目的漂流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還會因為自身質量和引力的干擾,互相碰撞、爆炸,從而產生更多的垃圾碎片。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更可怕的是,前蘇聯和美國曾在冷戰時期,大量進行導彈反衛星試驗。其中,僅前蘇聯就曾進行了19次,給太空帶來了500—1000塊大小不等的垃圾碎片。

2017年歐洲宇航局的數據顯示,在地球軌道中超過10釐米大小的碎片約有2.9萬個,介於1釐米至10釐米之間的碎片達75萬個,1毫米至1釐米的碎片已達1.66億個。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而且至今為止,人類依然沒有大規模的有效手段,清除這些太空垃圾。

如果說大氣汙染、水汙染、塑料汙染,是人類親手豢養在身邊的奪命猛獸。那麼太空垃圾,就是高懸在整個地球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02

著名作家茨威格說過,“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這些以釐米計算的碎片,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們的飛行速度卻普遍在5000米/秒以上,是狙擊步槍子彈速度的7倍左右。

在高速度的加持下,這些垃圾碎片彷彿在地球軌道上組成了一張高密度的子彈網,用槍林彈雨來形容毫不為過。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1991年12月,俄羅斯已廢棄的人造衛星“宇宙1934”號與飛船“宇宙926”號釋放出的一大塊物體相撞,旋即發生爆炸。

2009年2月,銥星系統第33星和俄羅斯Cosmos 2251衛星發生了碰撞,在短短几個月之內,兩顆衛星碰撞產生的垃圾幾乎覆蓋了它們曾經所在的軌道。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銥星33和Cosmos 2251在碰撞前和碰撞後四個月的垃圾碎片分佈圖)

2016年4月,有一塊極小的太空垃圾碎片,擊中了國際空間站上的Cupola對地觀景臺玻璃,造成了一個直徑7毫米的裂紋。

假設玻璃破碎,空間站中的有氧環境被破壞,太空中的極度嚴寒和缺氧,將對宇航員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國際空間站的Cupola觀景臺和裂紋放大圖 來源:NASA

類似的事件屢見不鮮,隨著太空垃圾所佔的軌道空間一直擴大,碰撞爆炸發生的可能性也在不斷增加。

更嚴重的威脅在於,部分質量過大的太空垃圾,甚至有直接墜落地球造成衝擊性災難的後果。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在秘魯發現的隕石,其實是太空垃圾。

1978年1月24日,前蘇聯“宇宙954”號核動力衛星迴收時失控,從天而降墜落在加拿大西北部地區。

當時它攜帶30千克濃縮鈾核燃料,這些具有高放射性的碎片在18000平方英里的範圍內散落,引起了加拿大全國性恐慌。

所幸這次災難發生在地廣人稀的加拿大西北部地區,如果衛星墜落城市,後果不堪設想。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早在1978年,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唐納德·凱斯勒就提出過一種理論假設。

他認為當近地軌道的航天器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將無可避免地產生碰撞,形成碎片,進而形成更多碰撞,更多碎片……

美國一項研究曾評估認為,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數量已經逼近臨界值,近千顆衛星面臨著被太空垃圾撞擊的威脅。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太空垃圾全球分佈圖,紅色為地球靜止軌道上的正常工作衛星。

要知道,一顆衛星的造價加上發射成本,都在數億美元以上。每有一顆衛星被太空垃圾撞毀,就意味著數以億計的納稅人血汗錢被白白浪費。

並且,正是這些衛星時時刻刻向地球傳輸各種信號、追蹤天氣、進行全球定位,才賦予了我們現代化的生活方式。

一旦太空中沒有它們存在的空間,人類將瞬間被打回到飛鴿傳書、快馬送信的農耕時代。夜幕降臨,抬頭仰望星空的人類,也失去了一個文明應有的高度與尊嚴。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03

如果說,國家層面正常的太空探索活動,帶來的垃圾碎片難以避免的話,那麼近年來興起的某些商業太空活動,則擺脫不了將全人類的公共利益置於私慾之後的嫌疑。

1997年4月21日,美國科幻電視連續劇《星際旅行》製作人金·羅丹貝利舉行了世界上第一場太空葬禮。他的骨灰,被火箭送往了浩瀚的宇宙。

在美國、日本和歐洲部分國家,太空葬禮今天已經頗為成熟。

有限的數據顯示,截止2007年,美國“太空服務”公司已經安排了7次發射,把300人的骨灰送到了太空。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有的家屬選擇將親人的骨灰送往近地軌道,巡遊若干圈後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墜至大氣層燃燒殆盡;而有的家屬卻願意付出更貴的價格,將骨灰送往更高的地球靜止軌道,成為一顆永遠在太空漂浮的幽魂。

或者某種程度上說,一份新的“太空垃圾”。

一週以來,當人們在互聯網上為馬斯克和前澤友作所謂的“登月夢”歡呼吶喊的時候,是否想過:

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超級富豪,加入太空旅遊的計劃。他們用金錢滿足自己的個人夢想之後,留給我們的卻是一片越來越危險的太空。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災難電影《2012》中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因為人類的無度開發,地球生態即將崩潰。

世界末日來臨前,部分大國聯合起來,秘密研發了逃離地球的“諾亞方舟”。

不出所料,優先登船的永遠是那些權貴富紳。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電影《2012》劇照

百年以前,太空是全人類的太空,地球也是全人類的地球。

生死麵前,人人平等。

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份平等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終將因人而異。

但至少此時此刻,地球仍是我們共同的、唯一的家園,太空也是我們共同的、唯一的保護傘。


人類第一位月球遊客即將誕生:他們離開後,我們將無處容身


浩瀚無垠的宇宙,失去一個行星根本微不足道;但唯一的地球失去了自己的天空,人類將暗無天日,沒有誰能夠倖免於難。

宇宙可以沒有地球,但人類不能沒有地球。

不要汙染了陸地,汙染了大海,又去汙染太空,最終我們將容身無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