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父母通过“睡前故事”就拉开了孩子阶层差距!

如果同半个世纪前的父母相比,现在的为人父母者,无论教育程度还是收入水平高低,都用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们的孩子。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金钱投入的阶级差异,陪伴孩子时间的增长也表现出了阶级差异,

如果我们区分受过大学教育的家长和只有高中教育程度的家长,则前一类父母在时间投入上的增长幅度要大得多。更具体地说,阶级差异的加剧主要变现在“睡前故事时间”上: 换言之,也就是用在儿童发展活动上的时间。

残酷,父母通过“睡前故事”就拉开了孩子阶层差距!

(在研究家长是如何分配他们的时间时,学者经常会区分两种时间:一种是睡前故事的时间,另一种是用以在生活中照料孩子的时间,即他们所说的“换尿布时间”。)而最终,时间投入的阶级差异主要集中于童年的早期——如果我们这篇文章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在此阶段父母的陪伴是最为重要的。从下图就可以看出,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则他们勇于照顾0~4岁婴幼儿的时间(主要是“睡前故事”时间)也存在差距。


残酷,父母通过“睡前故事”就拉开了孩子阶层差距!


回到20世纪70年代,父母每天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基本上并不存在阶级差异。但到了2013年,如果出生在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则一位婴幼儿所能得到的睡前故事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父母仅受高中教育的婴幼儿。根据上图显示,前一类婴幼儿每天同父母互动的时间要比后一类婴幼儿多出近45分钟。

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更有可能在外工作,这也就减少了她们用于陪伴孩子的时间——但凡事有失必有得,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通常会有一位花时间陪孩子的配偶。不仅如此,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通常会更积极地实践精耕细作的教育,特别强调要花时间同孩子相处,认为父亲也要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

残酷,父母通过“睡前故事”就拉开了孩子阶层差距!

高知父母有着稳固的婚姻关系,他们可以拿到更高的经济收入,而不必因工作而牺牲同孩子相处的时间;斯特芬妮在此意义上就是个反例,像她那样单身母亲,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要外出工作,这也就打断了她可以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由此可见,出生在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富裕家庭的孩子们是幸运儿,他们尽享两种成长的红利——首先是更多的金钱投资(因为他们的父母出得起钱),其次是更多的时间投资(因为父母双方都把陪伴孩子当成家里的大事)——相应地,出生在下层阶级家庭的孩子就要承受两种成长的困境。

残酷,父母通过“睡前故事”就拉开了孩子阶层差距!

当穷孩子未能获得来自家长的关注时,他们通常会做些什么?有些研究调查了美国儿童是如何打发时间的。相关的调查显示,穷孩子最常见的回答就是看电视。当我们向达琳问及家庭晚餐事宜时,她也是这么回答我们的。

一类孩子像德斯蒙德和安德鲁,他们的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另一类孩子则像是凯拉、米歇尔和伊利亚,他们的家长都没读过大学。研究表明:第一类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要少于第二类孩子,阅读和学习的时间却多于第二类。随着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网络上的娱乐已经逐渐取代了电视,但基本事实仍未改变:当有钱的孩子正在同家长共进晚餐时,穷孩子却只能看电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