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開發區布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智能汽車生態圈初步形成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長江、漢江交匯之地,區位優勢明顯、產業特色鮮明,擁有以汽車為龍頭,電子產品、生物醫藥並駕齊驅的現代產業集群,形成了先進製造業示範區、商務城園區、智慧生態城、通航及衛星產業園等8大產業園區。其中,東風、本田、神龍、雷諾等7個知名汽車品牌,年產量120萬輛,2017年產值2587.4億元,佔武漢市汽車產業產值的75%。

被譽為“武漢車都”


武漢開發區佈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智能汽車生態圈初步形成


5年來,機械工程博士畢業、從事汽車製造的陳剛,每天從武漢城東到開發區上班,路上要耗費幾個小時。現在,他在開發區有家了,步行10分鐘就能到單位。陳剛說:“現在企業轉型,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我對自己的事業也更有信心了。”

武漢市委常委、武漢開發區工委書記胡亞波指出,面向未來,只有轉型才有出路,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創新體系,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在打造知名“車都”上下功夫

為什麼轉,武漢車都從做大到做強

30多年前,我國首批14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沿海開放城市興建。27年前,武漢開發區因承接中法合資神龍汽車產業項目動工興建。

寧要漢口一張床,不要漢南一套房。”68歲的鄭智剛,是漢南本地人。談起以前,老人記憶猶新。“荒坡亂草、泥巴土路”與“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的武昌、漢口的一派繁華,形成鮮明對比。

  武漢開發區因汽車而興。1992年,神龍富康問世,技術含量高、舒適度高、油耗低,受到廣大出租車司機和乘客的喜歡。短短几年,與大眾桑塔納、大眾捷達、一汽夏利、北京現代等汽車品牌,共同佔領了國內出租車市場。

武漢開發區佈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智能汽車生態圈初步形成


2004年,神龍在武漢的數量超過1.5萬輛,大街小巷跑的全是神龍。”神龍出租車公司經理說,“在北京、鄭州等地,神龍也很受歡迎,單是北京就有2.5萬輛,佔據了北京出租車市場的半壁江山。”

多年來,武漢開發區作為中國製造的“開路先鋒”,在第一輪創業進程中培育形成了汽車產業集群,成為全國汽車產業重要集聚區。2002年產值突破100億元,2010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推動武漢市從“鋼時代”邁入“車時代”。東風本田成為武漢市首個產值過千億元的單體企業。

在汽車產業發展形勢最好的時候,武漢開發區提出開啟第二輪創業新徵程、推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武漢開發區佈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智能汽車生態圈初步形成


為什麼轉?這是擺在開發區汽車產業面前的時代課題。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鄧教授認為,汽車產業是“大象經濟”,競爭主要靠規模,近些年出現了整車結構線產能過剩、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落後等現象,這些都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尤其是產品研發能力薄弱造成的。

武漢開發區汽車連鎖超市張經理分析,現在汽車產業鏈比較單一,將來會形成一個全生命週期的“汽車+”系統,包括新車生產銷售、用車養車、金融保險、汽車租賃以及汽車文化等盈利增長點。

青年汽車設計師蔣勝表達了對汽車產業融合發展的看法。他認為,現在是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的時代,年輕人追求時尚、個性、智能,汽車設計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輪子”,而是“腦子”,要把智能化、網聯化融進汽車,給汽車裝上“最強大腦”。

武漢開發區未來發展方向仍然在汽車產業,將下一代汽車作為“十三五”支柱產業重點佈局,承載了湖北省和工信部共建的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設立了300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全力建設世界級智能汽車產業集群。

武漢開發區佈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智能汽車生態圈初步形成


靠什麼轉,靠科技+人才實現創新驅動

“汽車產業是武漢開發區的航母產業,轉型難度大,靠什麼轉?一靠觀念,二靠技術,最終靠人才。”胡亞波認為。

武漢開發區大力藉助“外腦”,佈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未來方向。

6月26日,下一代汽車產業發展專家諮詢會召開,眾多院士、技術工程師等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同日舉辦的中法智能出行論壇,中法頂尖人才圍繞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等話題,分享智能出行產業發展對策。6月28日,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專家評審會召開,提出開發區到2022年成為武漢氫能產業核心區。

7月11日,在武漢智能汽車發展戰略院士專家諮詢會上,賙濟院士建議,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與製造技術深刻結合,形成新一輪工業革命。武漢可把未來汽車作為戰略重點,建設世界級先進製造產業集群。

鍾志華院士認為,過去汽車只是簡單的交通工具,現在則是一個自動駕駛的多功能載體,包括移動終端、移動空間、移動能源等。

武漢開發區破立兼顧,充分集成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給傳統汽車插上智能翅膀,滿足現代人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表明,我國已經掌握了常溫常壓儲氫等核心技術,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平臺,這相當於給汽車換了心臟,隨著加氫設備的不斷普及,氫能汽車會越來越快開進尋常百姓家。

8月13日,湖北首座固定式加氫站,在轟隆作業聲中快速建設。這座加氫站日供量達1000kg,可滿足800輛小汽車或200輛大巴加氫需求。深圳雄韜集團董事長張華農介紹,加氫站是氫能汽車上路的關鍵一步,公司計劃2020年前在武漢建成20座加氫站。同時,武漢將佈局氫能公交車、通勤車、物流車線路示範運行,力爭今年投入100輛,五年內投入3000輛。

武漢開發區佈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智能汽車生態圈初步形成


武漢開發區為破解高端人才缺乏瓶頸,通過舉辦頂尖智庫論壇、國際創業大賽等,巧妙搭建引才平臺,以賽引智。

7月20日至21日,武漢開發區舉辦全英學聯30週年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20支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大學等全球頂尖高校的創業團隊上演巔峰對決,7個項目落戶武漢。7月26日,舉辦2018RoboCom車都院士專家論壇。與會者均為全球頂尖院士專家,如德國漢堡科學院張建偉院士,是國際智能機器人頂級研發專家,中國工程院王復明院士是國際工程“醫院”創立者。

“借大賽之機,邀請全球頂尖院士專家來漢把脈問診,並通過他們向世界頂尖人才和團隊,傳遞武漢發展汽車產業的決心,吸引全球尖端人才來漢創新創業。”車都院士專家論壇負責人說。

武漢開發區佈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智能汽車生態圈初步形成


轉出成效,“智能車都”闖出集群發展之路

今年8月10日,外表炫酷的東風風神全新一代AX7在東風汽車技術中心首秀,贏得好評如潮。

搭載著WindLink3.0人工智能車機系統,只需一句“風神你好”就能喚醒系統,導航、訂機票、選酒店、問天氣、聽音樂等一系列訴求,“只要您說話”就能輕鬆搞定。

6月29日,被譽為“超級純電動中級車”的東風風神E70,工況續航里程超過350公里,勇奪環青海湖電動汽車挑戰賽五項桂冠。這款去年10月上市的電動車,正成為新能源綠色出行方式的引領者,純電動中級轎車的標杆。

武漢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彭浩介紹,開發區正圍繞“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輕量化、共享化”發展方向,補齊補強下一代汽車產業鏈條,加快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建設,推進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知名智能車都。

武漢開發區佈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智能汽車生態圈初步形成


電池、電機、電控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繼去年東風電動入股福建寧德時代後,今年4月雙方合資組建了東風時代(武漢)電池系統有限公司。6月,東風與國內汽車電子巨頭深圳航盛合資設立的東風航盛(武漢)汽車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投產。隨著東風電機、東風時代、東風航盛等公司相繼成立,東風集團正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加速奔跑。

今年3月,搭載科大訊飛智能人機交互系統的東風啟辰D60、T90等高端化產品,贏得市場廣泛認可,成為我國智聯網汽車領跑者。4月,東風公司成為國內獲頒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首批企業。次日,東風達安汽車檢測中心獲准籌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幾天後,百度DuerOS賦能的AI車機系統東風風神WindLink3.0、東風eπ新能源高性能轎跑概念車亮相北京國際車展。

建設智能車都,要從單打獨鬥走向集團作戰,走產業集群之路。目前,武漢開發區已建起四大“創新谷”,集聚了各類新興產業。其中,南太子湖創新谷,是武漢面向工業4.0數字化製造技術打造的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園區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重點聚焦發展智能設計、智能製造、智能裝備及車聯網等產業,已吸引數十家與大數據、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研發機構入駐。

武漢開發區著眼未來,一批集聚“三電”、電堆技術、智能芯片、傳感器、車載通訊終端等硬件企業,以及高級算法、高精度地圖等軟件企業,高強度鋼等新材料以及零部件企業不斷興起,一個全新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圈正加速形成。

武漢開發區佈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智能汽車生態圈初步形成


短評

轉型才能持續發展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經濟持續增長培育新動力、打造新引擎,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武漢開發區在轉型中發展新產業,用事實證明,只有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才能在全國經濟新舊動能加速換擋的關鍵時期,踩緊戰略性新興產業油門加速前進。

沒有觸及思想靈魂的觀念轉型,就沒有產業結構轉型。沒有刀口向內的自我改革,就沒有產業創新發展。武漢開發區堅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壯大新動能,推動240多家企業向智能工廠轉型升級,舉全力打造“汽車之都”。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財政收入等6項主要經濟指標,名列武漢市第一。

轉型發展,要緊密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武漢開發區拓寬發展視域,立足武漢區位優勢,面向長江經濟帶建設,輻射全國甚至全球高端產業鏈。轉變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改善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培育創新要素集聚能力,提升發展能級。

武漢開發區佈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智能汽車生態圈初步形成


轉型發展,要主動站在科技革命浪尖。面對新一輪經濟和產業格局深刻變化,武漢開發區不斷突破核心技術,把產業發展命門掌控在自己手上,讓智能化成為撬動傳統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最有力槓桿,從單打獨鬥走向集團作戰,集聚各類新興產業,促使傳統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轉型發展,要充分發揮人才核心作用。武漢開發區在高端平臺上,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兩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平臺38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7個,累計引進院士11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0名,人才創新創造能力全面迸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