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陕飞王立春:青春无悔共成长 愿随陕飞共辉煌

航空工业陕飞王立春:青春无悔共成长 愿随陕飞共辉煌

航空工业陕飞王立春:青春无悔共成长 愿随陕飞共辉煌

陕飞予我以成长,我馈陕飞以青春。转眼间40年过去了,记不清走过多少工地,但却记得没有一个工地是相同的。我的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重复,从一个工地走到又一个工地,正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中,朦胧羞涩的青春一去不复还,我也渐渐老去,而留下的是企业一座座的现代化厂房,犹如历史的丰碑,永存在我的记忆中。

1978年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陕飞公司。从繁华的西安市经过一天的旅途颠簸,到达了位于陕西省汉中的工厂,最初工厂的名称是“国营彤辉机械厂”,我被分配到基建科。

当时基建科坐落在山坡上,一排简易的小平房就是我们的办公场所。干打垒的墙,油毛毡的屋顶,木质的门框、窗框,地面是一色的青砖铺地。

第一天上班,我去报到,科长给我分配了一个师傅带着我,师傅姓李,是个湖北人,30多岁,但看起来像个40多岁的人。李师傅是1971年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毕业分配进厂,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师傅首先给我进行了安全教育,分给我一个藤条编织的安全帽,然后就领我去工地熟悉工作。

往工地走是条铺着石子的土路,师傅在前面领路,一路走一路给我介绍厂区,师傅指着左手边的新厂房说:“前几年刚验收的××厂房,厂房主体工程虽已完工,但还有三分之一的设备未安装。”又指着右手边说:“这边是家属区,叫迎风楼。”随手看去,一个不高的山顶上建有几幢红砖楼房,孤零零耸立在风中,“迎风楼,这名字真怪?”我的问话勾起了师傅的回忆:“我刚进厂那会,彤辉厂是新建的‘三线企业’,基建主要工作就是‘三通一平’;当时的工地上只有很少的几辆推土机和十几辆拉沙拉石的汽车;挑沙运石主要是靠人力,土建主力军是刚招进厂的北京、西安知青,转业军人,以及地方援助的民工,从祖国四面八方赶赴这七沟八梁、荒草丛生的猫儿山下,工地上一片人海,红旗招展,人声鼎沸,铲土声、刨地声、推土小车轱辘声、还有人叫喊声,交织在一起,热闹极了。

晚上住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它的梁、柱、门窗框都是用当地的竹子做的,墙面是用草和泥糊在竹排上制成的,几十人住在里面;夏季时草棚里闷热难耐,青工们晚饭后,就喜欢到一个对着山口迎风的小高地上乘凉,后建在此地的家属区,就被大家叫成了‘迎风楼’了。”

我们的工地在一山坡下,一侧是起伏的山峦,一侧是一层层的梯田,梯田里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后来知道这里是猫儿山的边缘。初到工地,我对各个构件都十分感兴趣,东张西望,但都看不出什么门道来。李师傅可能看出我的困惑,就指着几米宽十几米深的大沟说:“这是治理滑坡的排洪沟。1973年秋季连降暴雨,厂区出现滑坡现象,泥石流冲垮了围墙护坡,洪水冲进厂房。天刚亮,科长就到草棚门前喊我,让我立即赶往厂房,当时我穿上雨鞋,冒雨急往厂区赶,汉中的土质属于红性粘凝土,下雨走路时粘在鞋上,甩不掉,越粘越多像两只大球;遇到坡,走一步滑二步,一路走下来裤腿上、鞋腰里尽是泥坨。当我赶到厂房,厂房里灌满没膝的泥水,机床都泡在水中;匆忙赶来的职工都站在厂房门口一筹莫展。这时,一个腿有点残疾的老干部赶到了,这是一位在革命战争中屡建战功的老革命——姜厂长,只见姜厂长大吼一声:‘干部、共产党员跟我来。’挽起裤腿,就跨入车间的泥水中,在厂长的带动下,职工都涌入车间用脸盆、撮箕往外泼水、扫水;几个小时后,车间里的泥水清理干净了。

滑坡、洪水使科研、生产被迫处于停产状态,决定工厂命运的‘治滑保厂’的大会战打响了;公司各单位成立‘青年突击队’‘铁姑娘班’,‘白天红旗漫卷,锹舞镐飞,夜晚灯火辉煌,车来人往……’当时基建任务量很大;我和众师傅们日夜不停地干活,累了倒地坐,汗水湿透衣,满身汗味,满脸灰尘;往往凌晨两三点回到宿舍,天刚亮又要正常上班。那时不能不称赞中国工人阶级的高贵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加班加点没有加班费,但大家毫无怨言。

‘治滑保厂’经过7个多月的艰苦鏖战,硬是在职工手拉肩扛的苦干中,几千米长的截洪沟挡住了猫儿山、黄猫山的洪水;几十根抗滑桩将姜家嘴、井家山几个滑动的小山坡牢牢定位;几十堵抗滑墙壁垒森严地护卫着厂房;数千米的排洪沟、支撑盲沟,让山洪俯首帖耳滚滚流去。你看到的这深沟就是当年的收尾工程。”

那时候,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是去工地,看上一圈,仔细查看前一天的施工进度、质量,然后放线。遇到问题随时向领导汇报,同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夏季,烈日当空,强烈的阳光晒下来,在工地走上几十分钟,就已经汗流浃背。冬季,站在工地上,寒冽冷风吹拂在脸上,像是一把小刀轻轻地刮着肌肤。我咬咬牙坚持住了,但过去白皙的皮肤变成棕色,人也苍老了许多。

一年后,在师傅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对工地上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熟悉、了解,慢慢地也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我出徒了。

1992年,我们单位改名叫技术改造处。领导安排我负责一项建筑工程。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工地,平静地走在满是灰尘的工地上,望着眼前高耸入云的塔吊,整洁的拌和站,轰隆隆作响的大型搅拌机等工程机械,几十米长的输送溜槽把混凝土输送到高楼上。

我的脑海中回想起刚进厂时的建筑施工,那时的工作环境很艰苦,混凝土只能靠普通的搅拌机搅拌后倾倒在小车中,人推着小车进卷扬机吊篮上提,再一车一车把混凝土倾倒模板内;人工浇筑构件要靠施工者的经验施工,质量无法掌控。

2003年,单位改名叫技术改造办公室,后来又改名技改基建部;办公室也从北区的一栋两层红砖小楼,搬到南区宽敞明亮的行政大楼一层。

2014年,××厂房施工开始了,当时的厂房都是几十米高构造柱,混凝土泵车伸着几十米细长的长臂,把搅拌好混凝土泵送到几十米的出料口,几十分钟就整体浇筑完成。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都是日新月异的发展,让老基建人都感慨不已。

1978年底,彤辉机械厂与劲松机械厂和基地设计所 ,两厂一所合并成一个厂,厂名叫汉中运输机制造厂,1985年改名叫陕西飞机制造公司,2008年底又改名叫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我现在就要退休了,离开企业的日子,多少让人有些伤感;面对离开的单位,有种深深地眷恋,淡淡的忧伤。朝夕相处四十年,这期间的酸甜苦辣,有谁能够体味?在陕飞,不仅仅像我这样的外来者,把一生献给了航空事业,而且还有陕飞老一辈的建设者们,他们不远万里,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个曾经的不毛之地,为航空事业奉献了他们毕生的精力。他们中,有的子承父业,有的祖孙三代,一棒接一棒,建设着陕飞公司美好的家园。

凝神注视这块曾经的不毛之地,这里曾经是我们陕飞人奋斗过的地方,它承载着我们多少的欢乐与汗水。现在陕飞公司也已经不是刚进厂时的土坯房、草棚,而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所代替。陕飞公司现在成了一个拥有先进设备、宽敞厂房、庄重的办公楼、美丽的花园式厂区的现代化航空城。看见陕飞公司一天天变得更加强大,变得知名度越来越高,作为陕飞公司的一分子看到这些变化心里真的很自豪,也很高兴。

基建人的成长经历也是陕飞公司改革开放后发展壮大的一个小小缩影。作为进入陕飞公司工作40年的老员工,我见证了陕飞公司的成长。但不管我们今后如何,陕飞公司仍是我们心之所属、情之所向的地方。因为这里曾是我的家,我们在这里工作过,成长过,我们曾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陕飞。无论我们走到那里,陕飞人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永远是航空企业的一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