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之宝”|民国三年袁大头


“银元之宝”|民国三年袁大头

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银币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在正面的图案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背面的图案和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所不同,各具特色。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职,后又成为正式大总统。

当时,为了巩固国内政局稳定,发展民族经济,也为“制宪”和“称帝”作准备,于是发布《国币条例》,毅然决定在全国“统一币制”。

于是“袁大头”钱币开始首次铸造,该币被定为中华民国国币,在我国的钱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银元之宝”|民国三年袁大头

本枚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币,重量27.0g,直径3.89cm,钱币正面上端镌刻“中华民国三年”六字,“年”字后没有“造”字,“民”字中有一“点”。

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大胡子,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嘉禾,下系结带,铸在钱币之上寓意国家重视农桑、以民生为本、关心百姓生活;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谐音,寓意”家和万事兴“之意;中央为币值“壹圆”,挺拔秀美,洒脱飘逸。

钱币工艺极其精湛,雕工极其完美,浮雕感强烈,镜面平整光滑,纹饰非常清晰,齿距排列均匀,内齿清晰匀称,色泽亮丽,包浆自然,使用痕迹明显,形制规整,经过岁月长河长年洗礼,品相依旧保留完好,具有较高的革命历史纪念意义和文物收藏价值。

“银元之宝”|民国三年袁大头

民国建立后,中央财政几乎有出无入,国库空虚,财政危机十分严重。从短期来说,发行纸币亦不失为敛财妙法,只是纸币是银元的代表者,是兑换券,若没有银元的充分准备和广泛流通,纸币信用亦难确立。此时此刻,币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缓。

“袁大头”银元正是基于此而诞生的,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整顿统一币制,规定民国三年袁头像钱币一元为本位币,统一流通,由天津造币厂开铸。

后南京 、广东 、武昌 、甘肃造币分厂陆续开铸,币值有一元 、半元 、二角、一角等面值。有签字 、无签字版,边齿为185 、170道直线。纪年有三年 、五年、八年 、九年、十年五种,细微差异颇多,成色参差不齐。

经过多年铸造,加上其信誉很高,“袁大头”数量增多,流通渐广,虽僻处边陬,也有其踪迹。“袁大头”银元的通行促进了银元的统一,也为“废两改元”准备了条件。

“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钱币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钱币中流传广、影响的钱币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银元之宝”|民国三年袁大头

钱币专家表示,“一些罕见钱币基本都集中在资深藏家手中,民间流落的数量已很少,许多都是仿冒品,大藏家也纷纷惜售,可以说好货高价难求。”

原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姚朔民指出“民国三年,北洋3军阀政府正式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币,其银两分量足、信誉好,是民国时期乃至往后更长时间中国各地使用的通行货币”。

民国三年袁大头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

珍贵的民国三年袁大头记录了辛亥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历史,尤其是品相好的更为稀缺,因此很受收藏爱好者青睐,在货币收藏界被誉为“银元之宝”,是钱币爱好者及收藏家不断寻求的一种珍品。

“银元之宝”|民国三年袁大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