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前沿|人-機組合與未來的地面部隊

來源: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翻譯:沐儉 譯自: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

作戰前沿|人-機組合與未來的地面部隊


【導讀】本文是由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研究員米克·瑞安撰寫的關於未來地面部隊使用機器人、人工智能和人體機能增強技術來提高部隊作戰效率的研究報告,報告題為《人-機組合與未來的地面部隊》。作者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總是比人們預期的來得更快,在不久的將來,軍隊將充滿機器人和自主系統。地面部隊將通過人和機器人、人工智能以及人體機能增強技術組成人機組合團隊,從而極大提高部隊的作戰能力和後勤管理能力。

卡爾·比爾德(Carl Builder)曾寫道:“軍隊需要軍隊的理論。除了士兵、坦克和大炮之外,還必須有一些其他的東西——一種概念、一種戰略、一種觀念,即它是誰、它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軍隊、它是做什麼的、它想要做什麼”。在展望未來人機結合的願景時,地面部隊的未來觀念將會改變。為了充分挖掘人機結合的潛力,地面部隊還需要一個關於預期能力結果和投資優先次序的戰略。同時,他們還必須進行條令、概念和文化的調整。為此,本研究報告的最後一章提出了地面部隊在短期和中期發展人-機團隊的戰略。

任何一個完全建立在人機一體化技術上的戰略都有可能失敗。多位作者對幾個世紀以來軍事歷史上的創新和成功源泉進行過研究。威廉森·穆雷(Williamson Murray)、特雷弗·杜普(Trevor Dupuy)和斯蒂芬·彼得·羅森(Stephen Peter Rosen)等作者的一個重要發現是,僅僅靠技術是不太可能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的。但是,當新技術與新的運營理念和新的組織模式相結合時,創新則更有可能獲得持續的優勢。

這也是五角大樓淨評估辦公室在二十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對新技術的影響進行評估時發現的。當時的淨評估主任安德魯·w·馬歇爾(Andrew W. Marshall)寫道,之所以傑出…主要是在作戰理念和組織創新方面有著傑出的觀念。實際上,在作戰概念和組織安排上的領先可能要比使用它們的技術或武器系統的任何優勢還要持久得多。構建人-機團隊的戰略必須實現技術、作戰概念和新組織的融合。

開始一項新戰略的最好方法是描述其戰略目標。美國陸軍最近描述了其在機器人和自主系統使用方面的目標:“陸軍部隊將使用機器人和自主系統來提高作戰效能,並在聯合作戰中保持對強大敵人的優勢”。這是一個很有用的起點,但是,還要有一個更廣泛的關於機器人系統、人工智能和人體機能增強系統的使用概念。因此,對於地面部隊而言,比較恰當的目標可能是:地面部隊使用人-機一體化團隊中的機器人系統、人工智能和人體機能增強技術來準備國內和作戰部署地面部隊,以獲得戰役和戰略優勢,做到作戰和企業化效率、負擔能力和制度價值之間的平衡。

除此之外還需要有具體的目標。最初的目標主要是實驗。通過人-機組合實驗可獲得一個初始的核心,所有後續的人-機組合項目都將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在情報、監視和偵察作戰、突入和突破行動以及近距離作戰等領域進行的初步實驗,將包括適度的人-機一體化活動。通過這些實驗獲得的經驗將為後續的人-機結合行動提供基礎。在隨後的實驗中可以在人和機器人組隊的範圍內和複雜性方面有所擴展,然後逐漸擴大到人工智能集成和人體機能增強。

作戰前沿|人-機組合與未來的地面部隊


未來的五年

在短期內,研究、實驗和制定計劃將是至關重要的。這將影響到長期目標和資源的優先分配次序。在此期間,地面部隊的設計者和戰略規劃者應該考慮三個關鍵步驟:監測、設計和實驗。

監測

地面部隊應擁有專門監測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人體機能增強的計劃。這有助於瞭解和掌握最佳實踐和最有效的方法。它將使地面部隊的設計者掌握潛在的能力獲取辦法,同時瞭解敵方在這一領域可能開展的工作。這種監測職能應在西方地面部隊之間合作進行,並由美國陸軍來牽頭。

設計

地面部隊的現代化步驟還必須開始設計下一代人機團隊。可通過組隊實驗和與學術界、工業界和盟國開展合作來獲得這方面知識。此外還可以通過使用商定的長期目標來獲得信息,以此來拓展想象力,從而使地面部隊獲得新的和創造性的設計。地面部隊的設計者不要害怕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和丟棄許多不同的模式。這些設計必須具備安全可靠的網絡聯接組織。

這一設計階段必須包括對各種倫理問題的討論。對於臉書、谷歌和推特等科技公司所面臨的一些問題,軍方絕不能在應對時措手不及。作為小型初創公司,它們的發展迅速和用戶群會不斷增長。但是,這些公司現在在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方面面臨著來自美國和歐洲政府的質疑。推特的一位聯合創始人指出,“沒有時間去考慮我們在公司早期所做的一切所帶來的影響”。考慮到許多相關係統的殺傷力,為地面部隊進行人-機組合的設計人員不能再犯類似的錯誤了。

設計工作中的另一個要素是重新設計教育和訓練模式。訓練個人發展能力,以及個人在不同規模的團隊中的工作熟練程度是當前軍隊訓練模式的重點。當在戰鬥部隊和更廣泛的體系中引入大量的自主和半自主機器人時,這種訓練模式就必須改變。新的訓練模式將更廣泛地採用仿真技術來開發有效的人-機團隊。

在個人和小單位層次,更多的人-機結合將增加幾乎每個士兵的認知負荷。對於領導者來說,在使用人工智能方面的最佳實踐將會導致軍官和初級領導者發展以及軍事職業教育計劃的改變。在實施人體機能增強方面,已增強的和未增強的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將是訓練的重要內容。總的來說,這將促使吸引和招募新人員、增加有知識含量的教育科目,並促進更廣泛的教育和訓練方法發生變化。

這種新型人-機一體化部隊的設計還將推動軍事人員管理的變革。目前的軍事人員管理模式還是建立在冷戰後期出現的全志願職業化軍事模式上。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正在改變民用產業的勞動力模式。軍事專家也將不得不改變他們對人員建模和職業發展的辦法。在這種新型人-機組合地面部隊中,軍事人員將從事形式上大為不同的工作。一些舊的專業可能會消失,新的專業將會形成。軍事人員專家應該預料到這些變化,並開始為此進行戰略規劃。

設計的另一個方面將是為組織和文化的改變制定規劃,這會伴隨大量機器人、人工智能和機能增強人的使用,並融合新技術、新作戰概念和創新的組織設計。成功實施組織變革的方法有很多,在軍事創新方面,許多專家都提供了採用新理念和新技術的經驗。然而,組織變革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是1983年發表在《軍事評論》上的一篇文章,其標題為“改變軍隊”。在這篇文章中,退役將軍唐·斯塔裡(Don Starry)分析了美國軍隊是如何在越南戰爭之後進行自我改革的。他提出了幾種機制,這些機制能為軍事組織提供最好的適應機會。其中三個與組織變革相關的設計是:

必須建立制度機制以確定變革需求,擬訂改革參數,並清楚地說明在需要變革的地方必須做什麼。

位於或接近機構高層的人必須要聽取關於變革的論據,同意變革的要求,接受新的經營理念,併成為變革的擁護者。

必須從高層提倡變革。通過這種提倡來對新理念建立一種共識並讓更多人相信並採納它們。這些就是改革設計的重要元素,也是地面部隊建立更完整的人-機界面的整體設計過程。


試驗

最後,地面部隊必須進行試驗。有了足夠的機器人系統,先進的分析能力,早期的人體增強能力,和有人與無人組隊的概念,就可以開始試驗了。這些試驗首先要將機器人的戰場應用作為核心職能,然後再應用人工智能和人體增強技術。

在完整的系統尚未使用的情況下,複雜的模擬程序可以用來支持試驗。對許多類型的機器人管理也需要建模。由於大多數機器人將與其他機器人一起工作,機器人隊伍的管理可能會涉及到現行人員管理和後勤管理程序的諸多方面。

這些試驗可能僅限於某個國家的地面部隊,也可能是與盟國或工業和學術界聯合進行。譬如,地面部隊可能與本地大學和其他研究中心合作。西方地面部隊也可能與美國陸軍進行聯合試驗。美國陸軍從2017年開始實施其 “機器人和自主系統”發展戰略,以減少人類受傷的可能,在需要時效的作戰行動中提高決策速度,並執行一些人類無法執行的任務。在與學術界和美國陸軍合作時,西方地面部隊可以通過組建一些小型團隊來生成機器人、人工智能和人體機能增強的原型方案。無論選擇何種方式來進行試驗,地面部隊都將面臨如何設計未來結構的深刻變革。這些試驗將使他們學到知識,經歷失敗,並將所學到的東西傳授給後續的地面部隊設計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